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贪污9000亿、微信不支持iPhone,为什么网络谣言越来越低级?

作者:丁道师发布时间:2024-09-04

 1

先来看近期引发公众关注的两则网络谣言。

谣言一:中石油集团原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贪污9000亿,平均每天贪1个亿。

谣言二:据可靠消息,在苹果和腾讯的博弈中,腾讯此次可能做的更绝,有可能不再支持 IOS18.2系统,意味着iPhone设备一旦升级IOS18.2系统将无法使用微信,因此目前iphone用户一定不要更新。

大家看到这些谣言有什么感受?是不是感觉很低级,这种谣言的不可信程度基本上等同于“明天太阳要从西边出来了”“中国的乌鸦要变成白色的”。

但恰恰就是这种离谱到违背基本常识的谣言,在中文互联网时代大有市场。过去几天,这两条谣言在各大短视频、朋友圈大肆传播,信者成群。

我们不禁想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几年谣言越来越低级?

2

想想十多年前,虽然互联网平台也不乏各类谣言,但大都有一定的伪装性和隐秘性,要辨别谣言,往往要动脑筋、查资料,会有一个思考的过程。

比如那时候流行一时的“WiFi辐射会损害健康”“高铁辐射严重致女性不孕”“法国科学家证明转基因玉米可致癌”“喝可乐会杀精”“儿童吃一次抗生素7天不发育”等等谣言,我们要揭开它们的真面目,就需要我们动用理性思维,深入探究,这一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新知识的获取。

腾讯很早就开通了辟谣平台,那个时代的辟谣过程,不仅是一场与虚假信息作战的战役,更是一次次全民科普的契机,让我们在辨别真伪的同时,也拓宽了知识的边界,增强了科学素养。

退一万步讲,这些谣言虽然危害也不小,但最起码没有侮辱所有人的智商。

而在今天,我们所需要辟的谣言大多是一些“屎不能吃”的常识。

从前年的吃大蒜防新冠,到去年的囤积盐抵抗海水辐射,再到今天的贪官贪污9000亿,这种“屎不能吃”式的辟谣工作,我们做的还少吗?

 3

这一切究竟是如何造成的?

回想过往,早期的互联网是一个我们需要主动获取信息、互动信息、创造信息的地方。在那个时代,人们为了获取一条可信的信息、一篇文章,往往需要主动搜索,需要翻阅多个网页,对比多种观点。那个时候,人的思维是活跃的,得到了锻炼,并且经过了多种信息的交叉验证。大体上来说,像今天这种关于9000亿贪污的低级谣言,在十几年前的互联网平台上是没有市场的,因为那时的人们更加理性,更加善于思考和辨别信息的真伪。

然而,今天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今天是一个被短视频信息流算法主导的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变得不再主动,手机会根据你所谓的兴趣爱好标签,自动推送你喜欢的内容,包括短视频、文章、种草的商品链接等等。

在这个信息投喂的时代,人的思维可能会逐渐退化,因为大脑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主动思考和辨别信息的真伪。我们变得越来越依赖于手机推送给我们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是片面的、缺乏深度的,甚至有时候是虚假的。

持续的投喂式信息获取模式,让人们的思维逐渐变得懒惰和片面,满足于短视频/短信息带来的短暂快乐,不再主动搜索多样化的信息,也不再对接收到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

这种信息投喂模式不仅削弱了我们的思考能力,还让我们变得更加容易受到操纵。算法根据我们的点击、浏览和购买行为不断优化推送内容,形成了一个个“信息茧房”,使我们逐渐与外界的真实、多元信息隔绝。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低级的谣言、煽动性的口号、夸张的广告等,都更容易趁虚而入,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策。

不信,翻看下你的朋友圈,看看那些喜欢转发各种低级谣言的朋友和长辈,是不是每天没事抱个手机刷视频?

4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信息投喂模式还可能加剧社会的分裂和极化。算法往往根据我们的偏好和行为推荐相似的内容,使得我们越来越难以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样一来,不同的群体之间的信息壁垒越来越高,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社会的共识和团结也因此受到威胁。

比如“微信不支持iPhone”这种测智商的谣言,在我们科技互联网圈内是没人会相信的,也就不会去转发、传播。

但是出了圈,比如在某平台,大量网友在这条信息下面留言互动。甚至我注意到,有不少网友看到这条信息后,义愤填膺,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表达了“放弃苹果转用华为”的决心。

9000亿贪污的谣言也是如此,背后是群体的割裂,是挑动吃瓜群众对XX群体的仇视。

那些释放谣言的不法分子自然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固然可恶,我们自身何尝不应该好好反思下:面对谣言越来越低级化的趋势,社会各界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提升公众的信息素养,包括如何辨别谣言、如何获取权威信息等,以增强社会整体的针对虚假信息的抵抗力?

 5

要想解决这些的问题,如果在以前,我会说短视频、信息流、社交网络平台,要主动作为,承担主体责任,传播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恰恰搞反了,因为目前的问题,根本就是这些短视频、信息流、社交网络平台造成的。

这些网络谣言、对立情绪,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关注度,他们往往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态度,攫取流量时代的红利,而又不愿意承担谣言反噬带来的风险。

试想,假如民智真的开启了,假如每一个网民都做到了理性、客观、公正,这是那些依靠算法推荐为生的短视频平台们想看到的局面吗?

换句话说,目前的问题,如果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几乎无解。

因为,屎就是它们投喂给我们的。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