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温州海关截获89株濒危多肉,“植物中的大熊猫”走私再敲警钟

作者:中国绿会发布时间:2024-09-21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https://mp.weixin.qq.com/s/piYOPaI6C62qMbMtU5jRGQ
文 | 沈一杭


图片来源:温州晚报

2024年9月,温州海关在对一件进境邮包进行例行的X光机查验时,发现图像异常,怀疑包裹内可能装有大量植物。经现场开箱检查,发现包裹内用纸巾包裹着89株活体多肉植物。经专家鉴定,这些植物均属于仙人掌科的濒危物种,列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其中包括珍稀的龟甲牡丹、龙舌兰牡丹、花笼和姬牡丹等。

据介绍,目前,这批植物已被海关暂时扣留,等待进一步处理。温州海关同时提醒公众,进出口濒危物种及其制品必须持有合法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并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违规者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这一事件是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IWT)的冰山一角,不仅揭示了走私活动的隐秘性和危害性,也反映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巨大挑战。濒危植物走私,往往涉及高额的经济利益,这些植物因其稀有性和市场需求而成为走私贩的目标。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但由于走私活动的隐蔽性和复杂性,打击这些非法行为依然面临诸多困难。

在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的阴暗角落,植物往往被动物的光芒所掩盖。尽管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为无数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但植物的非法贸易却鲜少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这种现象的背后,既有植物在市场上相对较低的经济价值,也有其隐蔽的交易方式。然而,必须意识到,植物的消失将直接威胁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其后果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严重。

近年来,在资本的操作下,随着对于珍稀植物“异宠”般的收藏热的兴起,越来越多跨国非法野生植物贸易在悄悄进行着。

此前,为了保护濒危植物,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植物园工作委员会发起了肉锥清网行动(Clean Internet for Conophytum),旨在通过净化交易平台的非法野生植物交易,来打击非法的野生生物贸易活动、尤其是跨国盗采和非法多肉植物贸易,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该行动于2023年3月9日启动,得到了公众、自然保护人士、园艺届人士和企业的支持和参与。

对于此次温州海关的截获,肉锥清网行动工作组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欢迎留言、讨论。)

文 | 沈一杭

编辑 | 绿茵

收稿日期 | 2024年9月16日

排版 | 绿叶

读者来稿·欢迎评论

QUESTIONS &  CRITICAL THINKING

【参考资料】

https://news.66wz.com/system/2024/09/11/105652528.shtml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