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霜降的渊源和文化习俗

作者:积山国学堂发布时间:2024-10-22


霜降,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不仅标志着秋季的深入,也预示着冬季的临近。它不仅是自然界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俗活动。

一、霜降的渊源

节气定义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每年公历 10 月 23 - 24 日交节。霜降表示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霜降这个名称来源于自然现象,当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霜。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人们根据自然界的这些变化来调整农业生产活动,因此霜降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事时间节点被纳入了农历之中。它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随着霜降的到来,昼夜温差进一步拉大。

天文历法背景

霜降节气在太阳到达黄经 210° 时到来。在天文学上,这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位置有关。由于地球的倾斜角度,在公转过程中,太阳辐射的角度和强度在不同位置有所变化。当到达霜降这个节点时,北半球地面热量散失较多,气温骤降,水汽凝华成霜。

古籍记载

霜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古代称为“庸日”,意味着天气开始变冷,人们需准备御寒。在黄帝时代,霜降已被视为重要的节气之一,人们在这一天进行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逸周书·周月》中就有“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的记载。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也提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这些记载都说明了霜降节气的由来和特征。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生动地描述了霜降时节的气候特征,此时天气变得寒冷,空气中的水汽在夜晚遇冷直接凝结成霜。

霜降的文化习俗

赏菊

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菊花被视为生命力的象征。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就有霜降赏菊的雅兴。菊花凌霜不屈的品性深受人们喜爱,如陶渊明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得赏菊这一习俗不仅是观赏花卉之美,更是一种对高洁品质的赞美。许多地方会举办菊花展,展示各种品种的菊花,形态各异、色彩缤纷,人们在花丛中漫步,感受秋天最后的绚烂。

吃柿子

在民间有 “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 的说法。柿子一般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此时的柿子皮薄、肉多、味甜。而且柿子本身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 C、胡萝卜素等。柿子的吃法多样,除了直接食用新鲜柿子外,还可以制作成柿饼。柿饼经过晾晒,表面会形成一层白霜,这层白霜是柿子的糖分结晶,别有一番风味。

登高远眺

霜降节气秋高气爽,天空清澈,和重阳节的习俗有些类似。人们会选择登山望远,在登山过程中感受季节的交替。山上的树叶在霜降后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有红的枫叶、黄的银杏等,景色十分迷人。同时,登高也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锻炼身心,舒活筋骨。

送芋鬼

在广东高明地区有 “送芋鬼” 的习俗。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柴点燃,等到瓦片烧红后,把芋头或红薯放在塔内,将瓦片塔推倒,称为 “送芋鬼”。这一习俗含有驱邪避灾的寓意,通过这种方式送走不好的东西,祈求平安顺遂。

补霜降

民间有 “补冬不如补霜降” 的说法。因为霜降是秋冬交接的节气,人们认为此时通过适当的食补,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天。各地的食补方式不同,如在福建地区,人们习惯吃鸭肉,因为鸭肉性凉,在干燥的霜降时节食用比较合适,而且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等功效。吃柿子: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拔萝卜

在山东地区,有句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所以山东人霜降喜食萝卜

吃鸭子

闽南和我国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

扫墓

古时候,霜降时节人们还要去扫墓。据《清通礼》记载:“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扩荃,届期素服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霜降的历史意义

霜降不仅是一个自然现象,更是一个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的重要节气。它不仅是农民们根据自然变化调整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人们表达思乡之情、庆祝丰收的传统时刻。

霜降节气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更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