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汉民族史记》—《河北人的人文特征》

作者:冲重鸟发布时间:2024-09-06

河北人长期处在“天子脚下”,从元代“腹里”,到明代北直隶,再到清代直隶的组成部分,形成了拱卫京都的“畿辅”人。对于河北人的人文特征,有一句民谣云:“东北虎,西北狼,河北人,小绵羊。”[1]此民谣把河北人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一 文化底蕴深厚的河北人


河北人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几乎承载了汉民族文化最厚重的部分。


汉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炎帝和蚩尤,是古史传说时代三个不同族群部落联盟的首领。黄帝姬姓,为游牧民族;炎帝姜姓,为农耕民族;蚩尤是东夷族。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炎帝、蚩尤都曾在今河北一带活动。黄帝先是在阪泉(今河北怀来)与炎帝打了三仗,炎帝战败,部族并入黄帝部落。之后,蚩尤带领九黎部众由南向北发展,与黄帝族发生涿鹿之战,蚩尤战败被杀,九黎部众一部分与黄帝族融合。涿鹿之战后,黄帝作为盟主,与各部落首领“合符釜山”,即黄帝各部落在釜山(河北境内)会盟庆祝胜利。整个部落联盟出现了兵祸息、万国和的局面。“千古文明开涿鹿”,通过阪泉之战、涿鹿之战,最后以合符釜山为标志,成就了以黄帝为首的众多部落的大联合,初步奠定了汉民族的人文基础。


先秦商民族的祖先长期活动于河北中南部。据《世本》记载,契居于蕃,封于商。蕃地,学者一般认为在今河北平山县境。契之子昭明,居于砥石,砥石在今河北元氏、平山一带。到了王季、王亥、上甲微时,商族活动于易水流域。王亥是商朝开国之君汤的七世祖,上甲微为其子。《竹书纪年》明确记载了王亥上甲微父子在易水流域活动的确凿事实。商祖祖乙时期,迁都今河北邢台。后来,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市),商王朝以殷为中心进入极盛时期,但追溯其源,商族祖先出自河北,河北是商王朝的肇源地。这就把河北人的文化之根扎进了历史的深处。


河北又是汉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地。荀子、董仲舒是河北学术思想的开创者,二人的学说奠定了汉民族“北学”[2]的基础。战国时期,赵国人荀子在先秦儒家中最具客观精神和实用精神,兼收并蓄,集成众家,并由此构成了北学的基本特征,他的外王之学也成为北学的重要标志。西汉时,董仲舒承袭了孔孟道统,对儒学加以改造,构建了一套新的儒学理论体系,强调君权受命于天、天人感应和大一统等,还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从民间走向庙堂,成为延续两千余年的官方意识形态,开启了儒学的新时代。西汉时期,河北是《诗经》研究的中心,当时能讲解《诗经》的只有韩、鲁、齐、毛四家,其中有韩、毛两家在河北,特别是毛诗影响尤大,以后齐、鲁、韩三家诗逐渐散佚,只有毛诗流传下来,成为《诗经》的独脉。自东汉以来,河北经学盛行,并始终处于北方学术的中心。东汉卢植为当时大儒,门生弟子遍天下。魏晋北朝以来,河北地区有崔、卢、李等世家大族,这些大族以经学传家,在北方战乱纷扰中延续了学术薪火。隋代全国分裂割据局面的结束,使经学上的南北统一也开始提上了日程,刘炫和刘焯为隋代最著名的经学融合之先声。唐初,冀州衡水人孔颖达主持编纂的《五经正义》兼采南北学,促成了儒学的统一,南北经学之争随之终结。唐代各级学校均以此为教材,科举考试亦以此为标准答案。除了孔颖达外,贾公彦、啖助、李翱等也是当时大儒。于是,河北进一步巩固了北方学术中心的地位。宋明时期,儒学在批判吸收佛、道等诸家的基础上,形成了宋明理学。范阳(今河北涿州)邵雍名列北宋五子,为北宋理学创始人之一。元代时,河北理学家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元代三大儒之一的刘因。刘因独承有元一代儒学之坠绪,使理学广播于北方,对元初北方思想文化的重振产生了积极影响,更对北学的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清初,学术界以孙奇逢为代表的北学主张躬行实践,与黄宗羲代表的南学、李颐代表的关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北方学者多受其影响,尊其为泰山北斗。颜元和其弟子李蜷所创的颜李学派,重视实践和实用,是清初颇具影响的一个学术流派。崔述《考信录》对于先秦诸书,即使奉为经典的六经也大胆质疑,其学术精神对后来顾颉刚古史辨派的出现有直接影响。晚清时,河北南皮人张之洞不仅为著名的政治家、洋务运动的中坚,还是著名的学者、思想家,著有《书目答问》《劝学篇》等,影响深远。晚清保定莲池书院人才辈出,士子书生云集,直隶学术之盛,甲于全国。总之,自先秦至清代,河北名儒硕学辈出,率治趋实之学,与南学长于思辨,崇尚心性的治学路数迥异,具有典型的北方学术风格,堪称北方学术的代表地[3],同时也为河北人人文特征的熔铸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在这种传统儒学文化土壤上形成的河北人只能是“羊”,绝不会是“虎”和“狼”。


二 侠义忠诚:河北人的特质


唐人韩愈在《送董邵南序》中曾云:“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4]的确,燕赵之地,自古英雄辈出,产生过一批享誉中国历史的豪杰侠士。有不食周粟、饥饿而死的商末孤竹国(今河北卢龙西)君长子伯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燕地刺客荆轲;有擅长于用兵之术,接连攻破齐城七十余座的战国时燕国将领,中山国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乐毅;有黄巾起义军首领,太平道创始人,钜鹿(今河北宁晋)人张角;有三国时蜀汉政权的创立者,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刘备;有“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猛张飞;有三国时蜀国将领,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赵云;有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窦建德;有武艺高强,创太祖长拳的宋朝开国君主,涿州人赵匡胤;有刺配沧州道、雪夜上梁山的好汉林冲;有元末农民起义军(红巾军)领袖,原为栾城(今河北栾城)人的韩山童;有血染沙场、舍身报国的狼牙山五壮士;有舍身炸碉堡的怀来县人董存瑞……古往今来,唱出了一曲又一曲激烈、高亢的浩浩燕赵之歌。于是后人将“感慨”改为“慷慨”,“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成为河北人侠义忠诚特质的生动写照。


侠义而尚武,这是一种源于古代燕赵习武之风的人文性格特征,这种特征在河北人中一直被保存下来。其中的原因是河北地理位置特殊,兵家争战频繁,人们为了自卫生存,不得不习武以自保。燕赵人“只能在血气的夹缝中寻找一小片适合自己的生存夹缝,他们必须使自己的力量更强大,斗志更坚贞勇敢,如果不这样的话,他们将很难存在下去”。[5]因此,河北的武进士、武举人也就特别多,明清时雄县有武进士23人,武举人74人;文安县有武进士25人,武举人128人;枣强、饶阳、冀、深四县有武进士武举人364人。[6]有关河北人习武并出产著名拳师之类的传说和史事,在民间有流传在典籍中也有记载。《水浒传》大名府的卢俊义,蓟州的公孙胜、石秀,沧州的柴进和清河的武松便都是河北人。在近代,王子平、霍元甲、朱国福等都是河北籍的著名拳师,他们在上海击败欧美各国的拳击家大力士。如沧州全能武术家王子平,号称“神力千斤王”,1902年应邀到上海与欧人康斯顿比武。“王至沪后住孟渊旅馆,当晚在旅馆练功时,曾在高楼栏杆上做一‘倒立’,康斯顿闻讯后,连夜离沪逃走。次年,王子平再次击败在沪摆擂的美人沙利文、英人乔治、法人彼得。名画家齐白石欣然书写了‘南山搏猛虎,深潭驱长蛟’贺联,赠送王子平。”[7]


河北人的尚武性格,使河北的沧州等地成为全国著名的武术之乡,许多武术拳种在河北形成或在河北发扬光大,如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拳、六合拳、八极拳、八闪翻等。这些拳种目前在全国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有人说河北人的侠义之气已经不再有了。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只不过侠义已经化作河北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河北古道热肠,真诚相助的事随处可见。比如简单的问路,河北人会非常热情地为你解说半天,若你还是没明白,干脆他就会带你去。你要问河北人借钱,只要他身上有,保准会不假思索地掏出来。因此,在他们的身上依然流淌着侠义的热血,河北人的侠义忠厚已融入他们的血液之中。民间流传这样一个段子:


说有一天,东北人、广东人、河南人、上海人、北京人、浙江人和河北人共乘一架飞机,飞机升空后发现超重,需要一个人跳下去才能确保安全。谁该跳下去?广东人掏出一张支票:“哪位跳下去,这张支票就是他的了。”北京人慷慨陈词:“生命是能用钱买的吗?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不就一条命吗?我——”当众人敬佩地看着他的时候,北京人却话头一转:“我今天要和联合国秘书长特使谈论国际维和问题,事关全人类的大事,我不能死,只好把青史留名的机会留给诸位了。”上海人说:“我认为谁该跳下去,要由一个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价值来决定。我的宝贵生命是为大上海的经济地位服务的,没有理由不珍惜!”河南人忽然泪流满面:“俺是农民,俺该跳下去,可俺家还有80岁老娘。”东北人不耐烦了,亮出拳头说:“整那么多废话干吗?谁的拳头硬谁就留下!”于是大家都看着瘦小的浙江人,浙江人拿出一个小秤说:“我才80斤4两,即使我跳下去也解决不了问题啊!”这时河北人站出来了,啥也没说就拉开了舱门。从驾驶舱又过来一个河北人,拍着他的肩膀说:“关键时刻还得看咱河北爷们,老哥陪着你一起跳!”机舱里一片赞叹声!突然,飞机剧烈下坠了——陪老乡一同跳下去的河北人是驾驶员。[8]


正因为河北人侠义忠厚,所以,河北人说话虽不好听,一口浓浓的地方口音,伴着憨厚朴实的语言,踏踏实实做事的风格,从而熔铸了河北人忠诚的品质。而这忠诚的品质,渗透沉淀在河北人的心灵深处,一旦他们认准了值得为之忠心耿耿的事或人,就会忠诚有加,不会有丝毫懈怠,为朋友同生死,共患难,两肋插刀,忠于爱人,忠于家庭,忠于朋友。笔者有一个学生是河北人,才华横溢而待人忠诚,爱上了一个柳州妹,呵护有加,毅然放弃考博,落户柳州,做了上门女婿。所以,跟河北人交朋友,你可放心地去交往,绝对可交!可见,从侠义忠厚中化出来的忠诚,是河北人历来的优良品德。[9]


三 恋家恋乡:河北人的心态


农耕和近畿文化又锤炼出了河北人的“内陆心态”。所谓“内陆心态”,即恋家恋乡的自我封闭意识。


河北人恋家恋乡其实就是恋土,这是由河北人的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当面对的是决定你生存质量的土地,而一旦失去这土地,你就失去生存的机会,那么,谁也不会放弃对土地的执着。河北人的恋土就来源于对土地的热爱,还加上移民者若失去土地将变得一无所有这一空前的压力。《高邑县志》这样描述生活于他们土地上的人民:“居民多耕读相兼,勤作苦俭,用度务实践,不尚文采。以故见闻不广,失之固陋,而淳谨朴讷,犹存敦庞忠厚之风。务本力田,衣食粗恶,长于保守,少进取性。”[10]这样一种足不出户老死于土地上的正宗传统的农民,岂能不养成恋土的习惯。


恋土的性格也可以从河北农村中以村为单位的宗族聚居得到诠释。河北是平原,少有山水可依,村落星散地建造于大路两侧,各村内部布局严密,房屋错落、等级有序,各村之间有田地相隔相望,但只有小路相通。每村多以一姓为主,各村之间除了集市贸易、争夺水源或婚丧嫁娶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往来。有人说原因是“河北人经历了太多战乱与动荡,头脑里早生了一层保护壳,求稳怕乱是河北人的一大心理特征,所以河北人虽在平原,犹如处于深山;虽距京都不过百余里,却如在天涯海角一般”。[11]其实不仅是河北人怕乱,更深层的是河北人的恋土。宗法社会就是这样铸造着传统农民的人格:在有序的人伦血缘温情下,磨合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族人,使性格脾胃都符合社会宗族的口味。而一旦这种口味形成,那么你就再也离不开这个环境了。否则,你就无法正常地生存下去,更何况你还有家庭的牵累呢?这正合了那句北方盛传的“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俗语,而如果一个中国农民,土地能满足他们的最低生存需要时,他们更是决不会贸然离开而去做他们并不熟悉的活计。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河北人恋家恋乡的心态表现得特别充分和突出。河北人普遍认为,千好万好不如家好,这亲那亲不如乡亲。反映到眼界上,就是只有我家、我村、我乡、我县、我市;反映到关系上,就是只有我爸、我妈、我哥、我弟、我姐、我妹、我同学、我同乡;反映到行动上,就是只愿在一亩三分地上打转转,一切围着老家转,一切围着老乡转,一切围着老事转,交友找老乡,出门靠老乡,做买卖认老乡。这样的恋家恋乡心态,必然造成故步自封、自我封闭的意识。[12]于是不少河北人取得一点成绩就容易自我满足、自我陶醉,小进即满、甘愿平庸;不少人追求稳定与舒适,不愿意闯荡,不愿意“吃苦受罪”,对安稳的祈求胜过对发展的祈求;还有不少人过分留恋单位,留恋“吃公家饭”,不想自谋职业,更不敢自主创业,对做“单位人”的祈求胜过对做“社会人”的祈求。对此,有人举例说:在张家口,一些青年农民冬天蹲在墙根晒太阳,当问他们为什么不出去打工时,他们说:“我们又没有饿着,所以就愿意坐着”,“虽然我们很穷,但是我们闲着。”这种懒文化,慢腾腾地、“幸福指数”很高地到处游荡,说它慢,它也没有停下来;说它快,它又跑不起来,就是在屁股上抽两鞭子,它也跑不到前面去。[13]


恋家恋乡无可厚非,但异化成自我封闭的内陆心态,就会成为河北人的精神包袱。



——————

[1] 《河北人的性格特点》(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323e3b0100begi.html)。


[2]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南人、北人之分,在不同历史时期,或以黄河、淮河为界,或以长江为界,在古代学术界也相应产生了“南学”和“北学”的概念。作为学术范畴的“北学”一词,较早出现在唐初编纂的《隋书·儒林列传》中,云“大抵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本书所说的“北学”,特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经学。明清以来,“北学”往往特指以河北之学为核心的北方之学。河北之学被称为“北学”,不仅缘于河北的地理位置,更缘于北方之学长期以河北为中心。


[3] 戴长江、孙继民、李社军:《论河北历史文化的阶段和地位》,《河北学刊》2011年第1期。[4] (唐)韩愈:《送董邵南序》,《韩昌黎全集》卷二十,世界书局1935年版。


[5] 和文军:《人文地理与中华伟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页。


[6] 蒋宝德、李鑫生主编:《中国地域文化》下册,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2140页。


[7] 蒋宝德、李鑫生主编:《中国地域文化》下册,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2140页。


[8] 《河北人的性格》(http://www.kaixin001.com/repaste/8571737_767396244.html)。


[9] 同上。


[10] 民国三十年《高邑县志》卷十二,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版,第109页。


[11] 倪建中主编:《人文中国》下册,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第798页。


[12] 李炳亮:《河北人的“内陆心态”亟待改变》,《领导之友》2007年第1期。


[13] 李炳亮:《河北人的“内陆心态”亟待改变》,《领导之友》2007年第1期。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