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巴尔的摩级巡洋舰

作者:LSY_342发布时间:2024-09-29

标准美国海军重巡洋舰(1942-1946年)

巴尔的摩级巡洋舰是优秀的战舰,但它们在太平洋战场上出现得太晚,未能发挥重大作用。 它们在各个方面都优于克利夫兰级,但也不是最后一批、最大或最优秀的常规重巡洋舰,这个头衔属于得梅因级。巴尔的摩级巡洋舰延续了在“威奇托”号基础上开始的研究,并在条约结束后加以改进,同时在多个方面关注细节。由于进度上的延误,这些改进最终导致了经过进一步优化的俄勒冈城级(这将在独立的文章中介绍,包括改装为导弹巡洋舰的波士顿号和奥尔巴尼号)。


设计背景

1939年9月开始的战争实际上使华盛顿条约失效,同时也废除了自1930年伦敦条约以来对8英寸口径巡洋舰的禁令。美国海军现在可以自由进行重巡洋舰的替换研究,以取代相对平庸的彭萨科拉级及随后“轻装”设计的北安普顿。刚刚完工的“威奇托”号被视为一个优秀的工作基础,但目标是大幅度提升其稳定性。本计划最初计划将舰宽增加0.6米(1.9英尺),但由于计划中的防空武器数量大幅增加,1940年决定做更大幅度的调整。由于与克利夫兰级巡洋舰相比优先级较低,这些巡洋舰的完工被推迟到了1943年中期,这一延迟导致了其在战争中的角色受限。

由于条约造成的主力舰缺口,美国海军将重巡洋舰作为主要的水面作战单位,而这在1942年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激烈战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六个月的时间里,参战的11艘重巡洋舰全部被击沉或重创。自1943年起,幸存的重巡洋舰和新服役的重巡洋舰主要用于岸轰(它们的慢速火炮适合这种任务)和舰队防空屏护(得益于它们更大的舰体和更强的防空火力)。

凭借其较高的航速、现代化的雷达以及更好的防空能力,这些巡洋舰几乎总是被指派为航母编队护航舰,而很少有机会参与水面作战。例如,一艘在大西洋服役的巴尔的摩级巡洋舰仅进行了岸轰任务,从未与任何德国舰艇交战。即使取消战争限制,巴尔的摩级在满载情况下的排水量可达17,000吨,这使其在盟军巡洋舰中名列前茅。



一个成功的设计公式?

巴尔的摩级巡洋舰计划建造24艘,但1945年8月12日取消了6艘订单。剩余的18艘中,有12艘在战争结束前完工并服役,分别是:巴尔的摩号、波士顿号、堪培拉号、昆西号、匹兹堡号、圣保罗号、哥伦布号、芝加哥号、布雷默顿号、福尔里弗号、洛杉矶号和梅肯号。它们于1942-1944年间下水,并于1943-1945年间完工。

这些巡洋舰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其巨大的舰体结构,与“威奇托”号一样采用了三座三联装主炮炮塔的布局,同时配备了强大的双联装5英寸副炮及新型标准40毫米和20毫米防空火炮。战争的教训表明,集中火力和火力覆盖区域有助于在1945年形成一道防御神风特攻队的“钢铁防线”。结果,仅有一艘巡洋舰在战斗中遭到空投鱼雷的损伤。

以“威奇托”号为例,1939年2月服役时,它仅有8门单装5英寸炮和8挺.50口径机枪。相比之下,巴尔的摩级最初计划安装四联装28毫米“芝加哥钢琴”高射炮,但最终更换为44门以上的40毫米/56倍径博福斯高射炮,5英寸/38倍径副炮也改为双联装炮塔。类似于克利夫兰级的设计,这些火炮按照菱形布局排列。工程师还选择加长了水线装甲带(即舰体中部防护区)。因此,标准排水量增加到13,600吨,并提高了舰体高度以增强航海性和稳定性,最终也提升了最高航速。



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的诞生

1940年9月16日,8英寸重巡洋舰设计研究(CA-B方案)。注意机库位于中央。这本可能成为一种满载排水量超过20,000吨的庞大设计,但防空炮射击角度依旧受限,防空火力也没有实质性提升。


1939年9月战争爆发后,美国海军开始进行条约解除后的设计研究,因为此时的巡洋舰已经不再受到总吨位和单艘吨位的限制。然而,由于时间紧迫,海军总参谋部无法彻底重新考虑其巡洋舰作战理念。为了节省时间,从现有基础上进行改进是更实际的做法:例如,克利夫兰级是布鲁克林级的改进型,沿用了后者的舰体和动力装置,仅在防空火力及其他配置上进行了优化。

与此同时,新的重巡洋舰设计研究启动稍晚,但也是基于“威奇托”号(1937年设计的最后一艘已知重巡洋舰)展开的,这种设计已从条约时期第一代重巡洋舰(从彭萨科拉级到新奥尔良级)过渡到二战时期的设计。“威奇托”号也参考了布鲁克林级(尤其是其舰体设计),因此同样影响了1940年研究的克利夫兰级。巴尔的摩级巡洋舰在侧面轮廓上与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拥有更长的舰体和更集中化的上层建筑布局,以适应更大、更重的8英寸炮塔,这使得其前后烟囱两侧的舰桥更加高耸。

S-511-29,四座三联装 8 英寸炮塔设计, CA-C方案,1941 年 3 月 18 日,但从未采用。



设计演变

设计演变,S-511-65“新设计”,1943 年 10 月 1 日。

总体而言,美国海军认为“威奇托”号是一个成功的设计,但1万吨的限制导致其设计过于紧凑,导致在升级防空和雷达时出现严重的稳定性问题。这也成为了克利夫兰级巡洋舰的重大问题。然而,“威奇托”号仍然足够成功,并成为后续三种重巡洋舰的模板:巴尔的摩级、俄勒冈城级和得梅因级。它们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装备8英寸主炮,这些重型远程火炮专为与日本海军的巡洋舰进行水面作战而设计。

然而,美国海军与8英寸炮的关系有些矛盾。条约巡洋舰仅因条约限制而配备这些火炮,但美国海军更希望拥有更长射程、更强穿甲能力的火炮来对付装甲目标。与现有的6英寸火炮相比,8英寸炮在射程和穿甲能力上仍有优势,而6英寸火炮的唯一优势在于射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炮架的改进,6英寸火炮甚至承担了防空的角色。这导致美国海军除了8英寸火炮外,没有合适的水面作战主炮。

炮击试验和实战经验表明,8英寸炮的性能令人担忧,射速很慢,甚至可能不如日本巡洋舰的8英寸炮。主要原因在于其采用了分装式装药,导致装填周期较长。为了保持装填角度和稳定性,射速也被进一步降低。即便在最佳条件下,熟练的船员最多也只能达到每分钟3-4发的射速。这一射速难以有效对付高速巡洋舰和驱逐舰,即便是在使用雷达时也是如此。这也是克利夫兰级比巴尔的摩级先建造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样一来,有了更多时间思考如何提升8英寸火炮的效率。

替代设计(俄勒冈城级)的最后一次发展是在 1943 年 12 月。设计方案S 511-64用于计划建造的CA-139至CA-142号巡洋舰,并配备了全新8英寸/55倍径速射炮(该型号火炮的需求早在二战之前就已提出)。这一设计最终演变为“得梅因”级重巡洋舰。


建造历程

首批四艘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的建造始于1940年7月1日,当时美国尚未参战。考虑到远东地区日益紧张的局势,12月又追加了四艘的订单。第二批主要订单是1942年8月7日战争紧急动员计划的一部分,共批准建造16艘重巡洋舰。在14个月的时间里,太平洋战役中半数以上的重巡洋舰遭受损失,尽管如此,建造进度依然延迟。

实际上,较轻且设计更简单的克利夫兰级巡洋舰及其快速航母改型(独立级)优先用于航母编队,因此巴尔的摩级的建造进度受到影响。前八艘巴尔的摩级巡洋舰的建造进度如此之快,以至于美国海军有了更多时间对设计进行改进。然而,这种修改后的设计一经推出,就被推迟用于接下来的 6 艘舰艇,共有14艘采用了原始设计方案。在取消建造之前,只有三艘被改装成俄勒冈城级。

最终,共有17艘巴尔的摩级和俄勒冈城级巡洋舰服役,而第18艘计划命名为“北安普顿”号的巡洋舰被暂停建造,后于1950年作为指挥舰完工。另有五艘已铺设龙骨的巡洋舰被取消并拆解,还有一艘虽已下单但未开工,因1945年建造计划取消而被终止。在第一批CA-68至CA-75号巡洋舰中,八艘在贝斯勒钢铁公司福尔里弗船厂建造。CA-130至CA-133四艘在新泽西州卡姆登市的纽约造船公司建造,最后两艘CA-135和CA-136在费城海军造船厂建造。

按照以往惯例,这些巡洋舰都以大城市命名,但“堪培拉”号除外,它是为了纪念在萨沃岛海战中被击沉的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堪培拉”号,与澳大利亚首都同名。这一命名旨在更好地安抚太平洋战役期间的澳大利亚盟友。所有巡洋舰都采用了“CA”编号,这是早期“装甲巡洋舰”的编号方式,虽然这些重巡洋舰的装甲保护远不及装甲巡洋舰,但它们的防护设计更加完善,并可谓是巡洋舰防护设计的顶峰。冷战时期的巡洋舰在防护这一设计理念上则有所削弱。



最终设计特点

船体与总体结构

巴尔的摩级巡洋舰在设计图纸上比克利夫兰级更大,但由于更重的装甲防护区,它们显得更加紧凑,炮塔和弹药库的布置更加集中。两座倾斜的烟囱和桅杆仍被保留,但由于3英寸/35倍径双联装副炮的布置位置比克利夫兰级更加紧凑,因此整体设计更加密集。较大的舰体及更好的重量分配产生了更好的稳心高度,因此稳定性允许在舰桥上再增加一层甲板,使得这些巡洋舰看上去更具威慑力和指挥能力。

巴尔的摩级巡洋舰的炮塔比“威奇托”号更大,全长673英尺7英寸(205.31米),舰宽70英尺10英寸(21.59米),设计吃水深度为23英尺11英寸(7.29米)。这一设计未在后续的奥尔巴尼子级和波士顿子级中进行修改。满载排水量达到了17,031长吨(17,304吨)。舰首采用了大幅外张的设计,线条流畅,舰艏高达33英尺(10米),能够应对恶劣海况,比较低矮、超载的克利夫兰级巡洋舰更少出现“湿舰”现象。舰艉在正常载荷下离水线有25英尺(7.6米),烟囱高度达86英尺(26米),前桅高达112英尺(34米)。

舰上上层建筑占据了整体甲板长度的三分之一,较克利夫兰级的比例更小。两座舰桥分别与烟囱相连,之间的空间通常用于存放一些辅助小艇。桅杆位于烟囱的两侧,虽然是单柱式桅杆而非三柱式,但结构坚固且倾斜,用于安装电子设备平台。这些桅杆非常坚固,即使在1950年代进行电子设备升级后,也无需做出任何修改。

装甲防护

与“威奇托”号相比,巴尔的摩级巡洋舰的装甲防护基本保持不变:

舷侧装甲带厚度为6英寸(152mm),下段削薄至4英寸(102mm);水平装甲厚度增至2.5英寸(64mm)。

炮塔正面装甲厚度达到8英寸(203mm),顶部达到3英寸(76mm),炮座装甲厚度则为6.3英寸(160mm);司令塔的装甲厚度也有6英寸(152mm)。

动力装置与性能

巴尔的摩级的续航表

尽管巴尔的摩级的排水量达到了17,000吨,但它仍然需要比克利夫兰级更强大的动力系统。巴尔的摩级采用了四台螺旋桨推进器,由四个轴驱动,连接到四台蒸汽轮机组,并由四个巴布科克和威尔科克斯(Babcock & Wilcox)锅炉提供动力,总功率达到120,000轴马力(89,000千瓦),比克利夫兰级多了20,000轴马力。凭借更为精致的舰体线条,巴尔的摩级巡洋舰的最高速度为33节,相较之下克利夫兰级的最高速度为32.5节。

即便如此,其更大的舰体意味着能够携带更多的燃料。巴尔的摩级巡洋舰可携带多达2,250吨燃油,以15节(28公里/小时)的巡航速度可以达到10,000海里(19,000公里)的航程。而在改装为导弹巡洋舰后,波士顿级和奥尔巴尼级的航程分别降至9,000和7,000海里,尽管它们的燃油容量增加到2,600吨和2,500吨。这仍然优于最初设计的克利夫兰级巡洋舰8,640海里(16,000公里)的航程。

巴尔的摩级巡洋舰稳定性更佳,在急转弯时仍然会有一定速度损失,但操舵反应灵敏。其较长的舰体更适应大浪波长,表现得更像是一艘“快速巡洋舰”而非“重型骑兵”。其艏楼高度更高,自由高度更大,因此在大浪中比较低且超载的克利夫兰级“湿度”更低。虽然焊接工艺的缺陷在风暴中造成了舰首损坏,但克利夫兰级的受损情况要更为严重。这些特性使得巴尔的摩级巡洋舰成为了更理想的改装平台,这也是美国海军愿意投入数十亿资金并花费五到六年时间将其改造成导弹巡洋舰的部分原因。

武器装备

巴尔的摩级巡洋舰的武器装备没有革命性的改变,基本沿用了“威奇托”号的设计理念,并在建造过程中不断改进。与更早的“北安普顿”级巡洋舰及其后的“波特兰”级和“新奥尔良”级巡洋舰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大量的防空火力,并完全依赖于40毫米博福斯防空炮。

CA-68至CA-71号巡洋舰装备了三座三联装203毫米/55倍径Mk 12主炮,六座双联装127毫米/38倍径Mk 12高平两用炮(呈菱形布置),以及十二座四联装40毫米/56倍径Mk 1/2防空炮和二十四座单联装20毫米/70倍径Mk 4防空炮。需要注意的是,当时40毫米炮的数量已经远多于20毫米炮,因为1943年其有效性已经得到充分证明。20毫米厄利孔防空炮甚至在1945年逐渐退役。而在1940年,原计划装备四联装0.5英寸布朗宁机枪和1.1英寸“芝加哥钢琴”四联装高射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计划被取消,并采用了新标准的武器系统。

至1945年时,巴尔的摩级巡洋舰装备了十二门5英寸炮、四十八门40毫米防空炮和二十八门20毫米防空炮,甚至超过了克利夫兰级巡洋舰,仅次于更大的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巴尔的摩级巡洋舰的另一大特色是采用了更合理的防护布局,并配备了专为8英寸主炮设计的更重型炮弹。这些炮弹以抛物线弹道飞行,可以穿透当时最厚的日本重巡洋舰装甲。然而,随着太平洋战争接近尾声,日军水面舰艇与美军舰队的交战机会越来越少,巴尔的摩级巡洋舰的主炮更多地用于对海岸的炮击,而其防空炮火则在护航航空母舰时可能击落了上百架敌机。



相对短暂且轻松的二战生涯

波士顿号,1945
匹兹堡号,1945
昆西号,1944

在17艘(包括俄勒冈城级)完工的巴尔的摩级巡洋舰中,有12艘在日本投降前服役,但由于训练和部署时间的限制,只有7艘实际参与了太平洋战区的作战行动。一艘巡洋舰还曾在欧洲和地中海作战。到1947年,已有9艘被退役并进入预备役,但其中7艘(海伦娜号、托莱多号、梅肯号、哥伦布号、圣保罗号、罗切斯特号和奥尔巴尼号)恢复服役,这使得13艘巴尔的摩级巡洋舰可以投入朝鲜战争,其中参与朝鲜战争的舰艇比在二战中参战的数量还要多。当然,这些舰艇中只有少数在后期被改装并重新服役,成为波士顿级和奥尔巴尼级导弹巡洋舰。

在少数未改装为导弹巡洋舰的“纯粹”巴尔的摩级巡洋舰中,只有少数参与了越南战争。到1969年,服役的六艘巡洋舰中有五艘已被改装为导弹巡洋舰,只有圣保罗号作为传统的火炮支援巡洋舰继续服役。圣保罗号作为传统巡洋舰的服役时间最长,达26年。而导弹巡洋舰中,芝加哥号是最后退役的一艘,于1991年拆解,见证了二战和冷战的结束。

由于大多数舰艇在服役时的战局背景,只有巴尔的摩号、昆西号、波士顿号和堪培拉号在二战中参加了重要战斗。1944年,在欧洲和地中海,纳粹德国海军已不再构成威胁,而在太平洋战区,日本也已失去了大部分海上力量。这些巡洋舰被设计为取代战前建造的重巡洋舰(这些重巡洋舰在1942年遭受了重大损失),然而巴尔的摩级并没有机会在海战中使用其新型8英寸/55倍径主炮。相反,它们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对地火力支援和防空作战。

在二战期间,只有堪培拉号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损伤。1944年10月13日,堪培拉号被一枚空投鱼雷击中,其姊妹舰波士顿号拖曳其脱离险境,但这也导致两舰错过了二战最后一次大型海战——莱特湾海战。在朝鲜战争期间,除了一次炮塔内的意外火灾外,仅有少数舰艇(如海伦娜号和洛杉矶号)受到沿岸炮火的轻微损伤,未造成人员伤亡。1968年,波士顿号曾遭遇友军火力误击,被美国空军的AIM-7“麻雀”导弹击中。然而导弹的战斗部未能引爆,且更多的导弹击中了其护航舰——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的霍巴特号。

因此,巴尔的摩级巡洋舰的服役生涯总体上相对“轻松”。在二战末期,它们曾多次抵御神风特攻队的自杀式袭击,击落约20架敌机。此外,它们在1945年用水上飞机、朝鲜战争期间用直升机救起了多名飞行员。而在越南战争期间,波士顿号和奥尔巴尼号还击落了几架米格战斗机,但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由于战时的紧急造舰计划,这些舰艇大多在战后被搁置完工,从而错过了大部分战斗。此后,随着战争模式的改变,它们再也没有机会参与传统的大型海战,尽管它们的设计初衷是在1940年为传统海战而打造。

如果需要为这些巡洋舰的服役历史写一个结尾,那么巴尔的摩级并不是美国海军最后一批重巡洋舰。尽管“阿拉斯加”级属于一个独立的“大型巡洋舰”类别,但因其“白象”(昂贵但无实际作战价值)的特性被淘汰。而1946年,常规巡洋舰仍被视为一种有效的作战平台。尽管当时导弹的概念已逐渐成形,但导弹的可靠性尚需数十年才能完全实现。

在这段过渡时期,火炮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并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无论是使用更大口径火炮和更先进火控系统的“得梅因”级巡洋舰,还是作为轻巡洋舰时代终结者的“伍斯特”级巡洋舰,均为这一时代划上了句号。得梅因级比巴尔的摩级服役时间更长,直到1991年才被除籍。它们被视为传统巡洋舰的最后一代,如今或许只有电磁轨道炮的引入才能引发巡洋舰的复兴。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