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香港巴菲特”李兆基的长子首谈家办:千亿豪门传承之道

作者:家办新智点发布时间:2024-10-18

李兆基与郭得胜、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并称“香港四大地产天王”。因为对股市预料准确率极高,李兆基也被坊间称为“亚洲股神”“香港巴菲特”。2024福布斯中国香港富豪榜,李兆基家族财富达270亿美元(约2106亿港元)是香港第二富裕家族,仅次于“香港首富”李嘉诚。

近日,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主席、香港中华煤气主席、李兆基长子李家杰罕见分享了他创立家办——赋生资本(Full Vision Capital)的初衷及家族传承之道,家办新智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以银行家思维管控风险 安稳传承

李兆基与郭得胜、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并称“香港四大地产天王”。福布斯统计,李兆基家族财富达270亿美元(约2106亿港元),是香港第二富裕家族。

近日,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主席、香港中华煤气主席,李兆基长子李家杰向港媒分享了他创立家办——赋生资本(Full Vision Capital)的初衷及发展之道。

李家杰

李家杰直言,父亲李兆基为他两兄弟创造了巨额财富,「钱去到一个环境,早早已经满足私欲」,需要做些事为即将发生、难以想象的社会经济难题提出解决方案。

赋生资本已成立10年,秉持“Doing Well by doing Good(行善助人)”的理念,旨在以创业家身份投资及研发新智能解决方案及创新环境技术,所孵化的企业估值已达65亿美元(约507亿港元)。

抱着不能「坏掉上代名声」的压力,李家杰称,由其牵头的赋生资本要为即将发生的宏观难题找方案,借助赋生资本的投资为地缘政治、人工智能(AI)和气候变化等宏观变局未雨绸缪,确保在最难的日子都「有饭食」。

多年来,赋生资本孵化及投资了许多项目,当中最成功的3个分别是将生物油脂转化为可持续发展航空燃料(SAF)等生物燃料的怡斯莱(EcoCeres)、聚焦新型镍氢气电池的EnerVenue及生产狮子山芯片的赛昉科技(StarFive),其中EnerVenue更获得沙特阿美旗下创投子公司Aramco Ventures投资。

其父亲李兆基博士创立的兆基财经,因早年常投资新股被外界熟知。李家杰称,每一代人都有其心水投资,「兆基财经已经是家办」。李家杰认为,「第二代未必是想做第一代做的事,同时需要保存那个财富,由家办传承财富是很正规手法。」

李家杰形容,与父亲、弟弟李家诚无所不谈,与第一代凭创意创富不同,自己一直被训练要有「Banker Thinking(银行家思维)」,确保风险可控。其中,做最要紧的是了解自己的风险,以及知道自己可以承受的风险,或你的集团能承受的风险。

“机会和风险是成正比的。若你很怕风险什么都不做,就没有成长。若什么都不怕,根据自己个人的主观爱好做伟大事业,最终有两个可能性。一是飞黄腾达,不得了,成为下一个Elon Musk(马斯克)。另一可能性就是可能全军覆没。”李家杰在访谈中表示,“马斯克作为独立的个体去冒险,没有对不起任何人。如果作为家族第二代成员,过分冒险或许就会对不起第一代。作为二代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做一些令父母羞耻的事,做Banker一定要以安稳传承为主。”

近年来,港府锐意提升香港作为家办枢纽的国际地位,并决心将香港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家办中心。据悉,目前香港现有2700间单一家族办公室。

谈及香港的家办发展,李家杰称,家办非新鲜事物,香港现在家族传至第二、第三代,欧洲已去到很多代了、很成熟。「因为一个家族发展至第三代,每一代的兄弟姐妹众多,第三代家族成员越来越分散,不会让家族成员来管控财富风险,而是去外面找最厉害的人管理。专业的管理人既是管家,也是拍档。」

270亿美元财富始于1000元的创业 

李兆基出生于1928年,祖籍广东省顺德市大良镇。李兆基之父亲李介甫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叶于故乡顺德先后开设「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经营黄金、汇兑、外币买卖。

儿时的李兆基展现了过人的天赋,他善于心算,勤学好问,深受私塾老师好评。李兆基自六岁开始,就被父亲安排到家里的铺头学习做生意。到十二岁时,他已学成出徒,熟练掌握了看金、化金、熔金的核心技术及知识,成为天宝荣金铺的掌柜。

李兆基于1976年成立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

在中日战争期间,李介甫因长驻广州湾的生意,于是将顺德的「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都交予当时只有十五岁的李兆基掌管。

1948年,20岁的李兆基,带着1000港元只身来到香港创业。由于对于黄金知识较为熟悉,初抵香港,李兆基选择了买卖外汇和黄金的生意。1949年前后,外汇兑换和黄金买卖业务格外兴隆,李兆基由此大赚一笔,为其日后在香港的事业发展赢得了第一桶金。

上世纪50年代后,香港工商业和进出口贸易逐渐复苏发展,李兆基转行做起了五金生意和进出口贸易,同样因为看准了进入市场的时机,李兆基的生意顺风顺水。

回顾早年创业经历,李兆基坦言“要大富,必先成小富。第一笔财富最重要,有了它作为踏脚石,即是钱滚钱,才易于成功。”

进军地产行业

二战后的香港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持续增加。这使得香港的住房需求急剧上升,房屋兴建计划不断。李兆基看准了这一商机,进军地产市场。1958年,李兆基和冯景禧、郭德胜等8人合股成立永业公司,涉足地产生意。

*(左起)冯景禧、郭得胜、李兆基摄于当年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开幕酒会

李兆基等人将房屋销售的对象定位为急需安家落户的普通大众,推出“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方式。永业公司一改过去香港地产整栋出售的销售模式,使得生意十分火爆,所建楼宇均销售一空。其中,李兆基所始创的分期购买,更在此后被广泛采用,对香港市民的置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1963年,李兆基与郭德胜、冯景禧三人将永业重组,成立了“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新”字取于冯景禧的“新禧公司”,“鸿”字代表郭得胜的“鸿昌行”,“基”字自然是李兆基之名。由年长而且拥有40%股份的郭德胜先生出任集团主席,年纪最小、拥有股份30%的李兆基则出任副主席兼总经理。

伴随着香港房地产业的风生水起,李兆基、郭德胜等人也逐步成为了香港房地产业的领军人物。李兆基、郭得胜、冯景禧也被业界冠以“三剑侠”的美名。李兆基曾感叹:“如果(时光)能倒流,很希望重温当年与郭得胜,冯景禧先生组成‘三剑侠’,一同经营事业的年代。”

“那时候,我们三人各展所长,分工合作,亦师亦友,相处甚欢,有问题、困难一起讨论,一起解决,一起承担。郭先生是我认识最勤力的人,他几乎每一天都会落地盘视察。冯先生的人脉广阔,而且见多识广,最适合做金融方面的工作,至于我的专长,就是卖楼,判断一块地皮兴建楼盘是否有潜力。和他们两位拍档,除了事业成功的满足感,还有那份浓厚的情谊,我一生都在怀念。”李兆基曾在接受采访时回顾道。

1972年新鸿基地产上市,李兆基与合作了十多年的冯、郭二人和平分手。李兆基分得约值五千万港元的地盘和物业。

同年底,李兆基和胡宝星等人组建了“永泰建业有限公司”。1973年初,香港迎来股市牛市,李兆基趁机推动永泰上市。在这个过程中,李兆基也通过永泰建业大赚了一笔。

而在此后股市崩盘,手握现金的李兆基以低价买入大量土地和旧楼,充实土地储备,为成立恒基兆业和1981年恒地上市建立了丰厚的基础。

李兆基于1973年以1.5亿元创立「恒基兆业有限公司」(简称「恒基兆业」)。同年,李兆基以物业换取了永泰的股票,成为最大股东,并取代合伙人胡宝星出任永泰董事局主席。

1981年,在香港股市疯牛之时,李兆基带领恒基兆业成功上市,集资10亿港币,全力发展地产业务。

偏爱农地与旧楼

恒基兆业成立之初,仅有股本1.5亿元,楼盘20个。但几年之后,它的地盘激增至逾百个。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要源源不断地取得足够的土地来建房绝非易事。

据报道,在香港,恒基兆业很少参加政府的土地拍卖,但总有办法买到地盘,且质优价廉。这主要在于李兆基有两大策略——偏爱农地与旧楼。

恒地逐步成为本港主要发展商之一,李兆基对购入农地情有独钟,认为市区商住地价格处于高位时,新界农地则成本低且利润高。如今恒地已是全港拥有农地土储最多的地产商。

当年,港府征收新界的农用地作发展用途,是先用换地权益书向农民们分批收地,等政府有可建房屋土地集中拨付时才与其交换。李兆基就以现金购入他们持有的换地权益书,既受欢迎,又价钱便宜。等政府一宣布开发计划,他买得的大量权益书就会变成可发展的地皮。

李兆基另一觅地招式是旧楼并购重建——买下黄金地带的旧楼,在旧地盖新楼。这种办法一举多得,发展商得利、市容焕新、旧业主套现、政府增加税收,但却十分辛苦,因为单独收购一个小物业(如一个住户)并不能支持一个地产项目的发展计划,因此恒基兆业还练出一个绝活——并楼,即通过向某个目标地盘上的多个业主收购物业,凑零为整,得来土地。

为了收到旧楼,李兆基除面向本港外,还到在港留有物业的侨民移居地找楼买。

李兆基长年在欧美的中文报刊上刊登广告,收购香港的旧楼。这一招方便了华侨,也使得李兆基在没有竞争对手下取得最优化的效益。

在收购了一层旧楼后,他会陆续买下全楼,然后再逐渐买下周围楼宇。在收购后期时,即使价格较高,他也会买下。因为即使如此也比官地竞投合算。李兆基以工业化方式经营地产业。他将土地视为原料,楼宇为制成品。源源不断地收买土地和不断生产出成品,使恒基兆业博得港人口中的"楼宇制造工厂"的名声。

并楼极其艰辛复杂,一个业主不卖就会满盘皆输,但恒基兆业却对此情有独钟,几十年来,并楼无数。对此,李兆基直言“寸土必争”。

李兆基的借壳上市、以小博大的收购、吞并战术,至今仍成为股市收购战中的成功范例,成为香港的经济学教授的课堂上经常引用的著名例证。

值得一提的是,李兆基因早年热衷投资中资股及常评论股市,在账面上均获厚利,令其财富急升,所以又被称为“香港巴菲特”和“亚洲股神”。80年代末期,李兆基开始进入资本市场发展,投资日本的债券市场、内地的蓝筹股等等,资产迅速暴涨。不过,李兆基在金融海啸期间多次看错股市,笑称自己只是“冒牌股神”。

1988年,恒基兆业地产全面收购了永泰建业,并改名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至此,李兆基也一跃成为香港十大富豪之一,旗下业务横跨地产、能源、酒店、交通及零售等多个领域。

时至今日,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一个超级集团,包括恒基兆业地产集团在内的六家于香港交易所独立上市的公司。除恒基地产外,还包括恒基发展0097.HK)、香港中华煤气(0003.HK)、港华燃气(1083.HK)、美丽华酒店(0071.HK)、香港小轮(0050.HK)。1996年,李兆基以1270亿元身家,登上美国福布斯杂志世界十大富豪排行榜的第四名,成为了华人首富,1997年再次蝉联。

香港作家梁凤仪曾评价李兆基为:「过往无论香港地陷山摇,滔天风浪,他不动心、不移志、不外骛、不从俗。总之,楼照起,地照买,最终就是名照升,钱照赚。」

千亿豪门交接班

2019年5月28日,时年91岁的李兆基在两个儿子陪同下,出席恒基兆业股东会,正式宣布退休,李兆基的长子李家杰、次子李家诚出任集团联席主席兼总经理。自此,李兆基将他创立的商业王国真正地交由两位儿子李家杰、李家诚接手。

*李兆基博士与其五名子女、两位女婿及三名外孙女摄于父亲李介甫与母亲陈风七十周年结婚晚宴

恒基兆业资产庞大,李兆基的交棒和退休计划酝酿多年。李兆基与妻子刘惠娟育有三女两子,他们陆续完成学业回港,先后参与到家族企业中。李兆基对子女的培养十分重视,让他们从基础做起,逐步接手家族企业。

李兆基目的在于:“最重要的是令家杰明白,年轻一代入主父系企业,切忌动辄革新以示现代化,以示讲求进步。好大喜功往往是下一代在承接顺境之中最易触犯的大忌”。

不同于郑裕彤和李嘉诚“双轨并进”和“分家”的传承模式,李兆基选择了“分工不分家”的传承模式,让两个儿子李家杰与李家诚实现“共治”。

具体分工方面,李嘉诚根据两个儿子性格才干不同而各有安排:长子李家杰为人低调,且早已独当一面在内地发展,适合执掌内地业务,现任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主席、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主席。次子李家诚多年来在李兆基身边跟随学习,适合接管恒基香港,负责香港地产业务的发展。

此外,李兆基还将其他家族成员如胞妹冯李焕琼、女儿李佩雯、女婿李宁和外孙女李敬恩等引入管理层,形成了家族成员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局面。

2019年,李兆基最后一次以主席身份出席恒基地产和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李兆基在股东纪念册里写道:“集团业务稳健,两位接任之联席主席家杰与家诚,既已独当一面,兼且合作无间,本人深信于他俩领导之下,必能带领集团承先启后,续创高峰。”

家族企业传承,人是第一力量,“四叔”李兆基喜欢孩子是出了名的,他鼓励后代多生孩子,且重重有赏。其二儿媳妇徐子淇8年间产下两女两男,除了重奖传宗接代“第一功臣”徐子淇外,“四叔”曾豪发千万红包,让集团上下欢天喜地,传为一段美谈。

孙女李晞儿

总结一生,李兆基感叹「实在很幸运,上天对我好好,让我有机会发展我的事业」。他表示自己没什么专长,工作就是专长。他还希望在退任主席后可有多点时间享天伦之乐并继续做慈善工作。

「我有11个孙,6男5女,由3岁到30岁,他们都很孝顺,我想花多点时间跟他们一起。」李兆基表示自己最享受与孙儿一起玩乐,让他有返老还童,回复青春的感觉,并表示孙儿们「无大无小」地戏弄、欺负他,做老板多年都未试过,但确实很“过瘾”。

(《家办新智点》提醒: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预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家办新智点”(ID:foinsight),作者:foinsight,36氪经授权发布。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