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便利蜂一门店被指拒收现金且态度强硬,便利店黑马跌落神坛?

作者:天天财经116发布时间:2024-09-26

天天消费讯,近日,有消费者发布视频称,天津市河东区一便利蜂门店多次以没有零钱为由拒收孩子现金。

01 拒收现金且态度强硬

视频发布者自述:“每次买东西都没有零钱,没有零钱是理由吗?”店员态度强硬称:“您要有事您可以投诉,录像没有用。”

对此,便利蜂客服回应称,门店是收现金的,视频中的情况需要联系门店核实,如果店员存在违规情况,会处理。

据经视直播,利蜂工作人员表示,河东区便利蜂门店拒收现金的事情已经有专员在处理了,视频中拒收现金是因为当天门店的零钱恰巧不够。“当天门店收的现金过多,所以恰巧那个时间就没有零钱可以去找。我们已经反馈到门店,后续会去改善,多备一点零钱。”对于视频发布者提到,孩子多次使用现金买东西都被拒收,是否都是因为门店零钱不够时,这名工作人员并没有正面回答。

值得注意的是,便利蜂便利店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拒收现金的情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第四季度拒收人民币现金处罚信息表》,南京便利蜂商贸有限公司扬州江阳西路二店因为拒绝公众使用人民币现金消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对其单位给予警告,并处1000元罚款;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500元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故商家拒收人民币现金属于违法行为,任何单位与个人都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不得以非法定理由拒绝使用现金,不得以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支付。

新华网曾发表评论称,千万别再为拒收现金找任何借口,因为这是一种赤裸裸的违法行为。人民币现金是我国境内最基础的支付手段,保证现金顺畅使用是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的基本要求,现金支付在任何场景下都应得到尊重和接纳。谁知法犯法、仍抱有侥幸心理,谁就将受到严厉处罚,挑战法律者必将付出应有代价。

在日常消费时如果遇到拒收现金的情况,消费者可保留相关证据,如相关视频、音频证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反映,或拨打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热线“12363”,依法维权。

02 便利店黑马跌落神坛?

便利蜂曾是便利店行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称为行业"黑马",如今却风光不再。

2017年便利蜂成立,短短三年时间就在全国20个城市开出超过1500家门店,其中仅北京一地就有500多家。2020年首次跻身全国前十,到了2021年底门店数量达到2800家。但进入2022年,发展势头急转直下,关闭795家门店,去年又关闭接近500家,排名一降再降。

如今,便利蜂在全国9个城市还有店面在经营。

今年年初,青岛的蔡女士发现,身边的便利蜂在陆续关店。市南区东海西路31号保时捷大厦楼下的便利蜂是坚持到最后的一批门店,春节后也没再营业过。

据悉,此前青岛便利蜂仅剩的6家门店已全部关门歇业,有部分被其他品牌接盘。据媒体统计,便利蜂进入青岛市场四年,已累计注销百余家门店。

而济南情况也差不多。2020年4月,便利蜂杀入济南,到了2021年7月就开到了83家门店,高峰期曾超过105家门店。官网显示,目前便利蜂在济南仅剩25家店面。

作为国内第一家喊出“互联网模式”经营零售行业的便利店公司,便利蜂的失利,让很多业内人士开始重新思考,这种针对白领阶层的纯互联网模式是否真的能走通。

便利蜂基本上针对写字楼上班的白领们,里面大多是零食、小食品、饮料等,油盐酱醋、生活日化类的商品并不多。而纯自助的购物方式,几乎把一部分老年人挡在了门外。

便利蜂试图用大数据和算法来管理仓储、供应链和SKU,但是其品牌定位的限制了产品的SKU的拓展,再加上其店铺多开在繁华街区,房租成本不低,产品的零售价格也会比较高,势必没有竞争优势。

更加致命的是,便利蜂的独家产品比较少,相比7-11的饭团,罗森的甜品等,便利蜂特点并不出众。曾经便利蜂的咖啡在白领中短暂出圈,但随着库迪的介入和新茶饮品牌纷纷推出咖啡产品,便利蜂的咖啡也没有了竞争优势。

03 融资停滞,宣布“冬眠”

2016年成立后,便利蜂在4年时间里获得多个投资机构青睐,完成了总额超20亿美元的3轮融资。

天眼查显示,便利蜂的最后一轮融资停留在2020年5月。公司罕见地没有透露具体投资方和交易金额,仅强调新增股东包括全球顶级PE、国家主权基金、国际一流大学基金以及超大型互联网公司,累计融资额达15亿美元。

细究其运营主体虫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便利蜂商贸有限公司不难发现,2020年承诺的融资实际分为多次到账。2021年2月和11月,便利蜂商贸注册资本分别增资2.5亿美元、2亿美元。虫极科技注册资本则分别于2021年1月和12月增加5000万美元、6000万美元。但纵观2022年全年,除了便利蜂商贸的注册资本由9亿美元提升至12.1亿美元,其他关联实体再无增资。

融资环境骤然趋冷,坚持重资产、高投入直营模式的便利蜂尚未见到盈利曙光,不得不自寻出路为2021年的“烧钱”行为买单。

据公开报道,2022年初,便利蜂宣布因业绩不及预期,全体员工年终奖取消,多个岗位被迫降薪。年中公司先后开启三轮裁员,物流、中台、运营等多个业务部门受到波及。其中,技术部门裁员比例约为20%,选址开发部门超7成员工被裁。咖啡茶饮业务被迫叫停,在天津投建的鲜食工厂再无进展。

同年年底,便利蜂内部提出“冬眠计划”,关闭了当期700余家亏损门店,总门店数降至2005家。

2023年9月,便利蜂开放了加盟。据“便利蜂伙伴共赢计划”介绍,自营店委托型加盟需要申请者准备不少于21万元的自有资金,包括品牌使用费5万元,保证金15万元和培训费1万元。带店型加盟则要求申请者准备自有资金65万元,该数值还可能根据具体店铺而上下浮动。

便利蜂加盟业务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若以日销售额为2万元的门店为例,加盟商月收入可达60万元。在剔除毛利率、总部分成比例、员工薪酬以及水电杂费等基础上,每月净利润约在2-3万元之间,委托型合作伙伴只需9个月便能收回成本。

然而,要实现单店日均销售额2万元并非易事,即便是在行业高歌猛进的2019年,便利店的单店日均收入也不过5297元,约为便利蜂目标日均销售额的26.40%。

造血不足,发展受阻,生存和扩张的焦虑同时环绕着便利蜂。便利蜂从高光时刻跌落神坛,市场战线在萎缩,未来发展走向极其不稳定,让人唏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天天财经116”,作者:天天财经116,36氪经授权发布。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