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AI大模型|融资

小米澎湃OS系统携手AI大模型,开启智能新时代?

作者:科技先生发布时间:2023-11-21

原标题:小米澎湃OS系统携手AI大模型,开启智能新时代?

作者|纪凯

历经史上最大规模的"底层重构",小米终于在几天前的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自研的小米澎湃OS操作系统。

小米推翻MIUI,重建澎湃OS,试图链接百亿智能硬件设备的行为,归根究底是为了确保用户能够更加顺畅地使用小米的硬件设备。

而在澎湃OS系统中植入AI大模型同样旨在改善用户体验。无论小爱输入助手、WPS 随手拍,还是AI 妙画、AI 搜图,亦或是率先支持 NPU 部署等功能的实现,最终都是为了让用户能够享受更加智能高效的体验。

这不但小米从“手机 X AIoT”升级到“人车家全生态”的战略定位,也符合利用AI技术,不断改善手机用户的体验的行业趋势。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手机行业还处于 AI 大模型的混战前夜。

跑通手机大模型有多难?

几乎没有一家手机厂商愿意错过将大模型集成到手机中的机会。然而,将参数动辄达到百亿、千亿级的大模型放入小小的手机端并非易事。

按照小米技术委员会AI实验室大模型团队负责人栾剑的理解,“跑通”手机大模型至少要同时满足三方面的要求。

内存占用不能影响其他应用程序的运行。如果大模型占用了过多的手机内存,可能会导致手机无响应、整体性能大幅下降,甚至直接引发死机的情况。

运行速度要快。这很好理解,如果生成一个字符就需要花费数秒的时间,对用户体验无疑是灾难性的。

功耗不能过高,不然的话,计算芯片在高负载下很可能导致手机过热并缩短电池寿命。

为了在内存、执行速度、功耗等要素之间找到一个精妙的平衡。业界普遍采用了端云协同的方法。

雷军今年8月发布的MiLM轻量大模型就是一个例子。据他介绍,这个拥有13亿参数的大模型已经成功在手机上运行,并且在某些场景中与拥有60亿参数的云端模型的结果媲美。

轻量化和本地化部署是小米大模型的主要突破方向。所谓的"端侧"即指模型服务不在云端部署,而是直接存储在手机设备内部的芯片中,仅利用芯片的算力生成结果。

端侧轻量化大模型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减少了对网络的依赖,提供更快的响应速度;另一方面,数据无需上传到云端,能够更好地保护隐私,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低的运营成本。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假定仅凭手机端便能解决所有问题。正如小米透露的,他们将继续遵循端云结合的策略。某些功能或能力,如果可以通过端侧的模型来实现,就无需转移到云端处理。

小米暴露的AI野心有多大?

尽管小米高层曾表示“小米不做通用大模型”,但不管是在“跑通端侧大模型”方面,还是连续押注通用大模型公司,雷军展示了相当大的AI野心。

8月,雷军宣称“小米全面拥抱大模型“后,10月就通过小米集团和顺为资本投资了王小川的大模型公司百川智能。

据了解,这已经不是雷军第一次押注百川智能了,早在今年5月就有过一轮投资。而且,雷军还不止对这家公司进行了投资。

为了在大模型领域加大不均,小米集团和顺为资本还将钱砸向了智谱AI和MiniMax。

业内广泛预测雷军在大模型领域的布局将复制小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策略,通过投资和并购相结合,内部研发和外部投资相互促进推动发展。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小米建立了自己的AI智能团队,据了解,其研发人员数量超过了百川智能整个公司的规模。根据2023年Q2财报,小米研发费用达到了46亿。

AI是被视为未来的生产力,也是小米持续进行长期投入的核心领域。

实际上,小米早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布局人工智能领域。2016年,小米成立了AI实验室,并组建了第一个视觉AI团队。今年4月,他们成立了专门的大模型团队。

经过7年的扩展,小米的人工智能团队已经发展到了超过3000人,并逐步建立了视觉、语音、声学、知识图谱、NLP、机器学习、多模态等AI技术能力。

不难看到,自创立以来的13年里,小米一直在持续进行技术布局,其科技实力也不断提升。按照雷军的预期,技术创新应该成为小米生存和发展之本。

大模型何以成为智能手机新卖点?

大模型与终端的结合,已经成为下阶段AI战场的必争之地。其实不止小米,国内手机厂商无一不在追赶大模型风潮。

8月4日,华为宣布HarmonyOS 4接入AI大模型。通过AI大模型的赋能,华为智慧语音助手小艺在智慧交互、高效生产力和个性化服务三个方向持续增强。

10月11日,OPPO宣布与联发科技合作,共同推动AndesGPT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的应用。

AndesGPT是OPPO自主训练的生成式用户专属AI大模型,基于AndesGPT大模型开发的全新语音助手小布已开始新一轮公测。

11月1日,在2023vivo开发者大会上,vivo发布了自研的AI大模型蓝心大模型。蓝心大模型包括十亿、百亿和千亿三个参数量级的共5款产品,全面覆盖核心场景,模型能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凭借AI大模型的支持,智能手机不仅可以成为用户的个性化数字助手,还可以显著提升对复杂语义和语境的理解能力。

AI手机和其他智能终端有望成为未来消费电子行业变革的方向。强调AI功能的优势显然是各大厂商战略中的重要环节。这不仅能激发用户对高端产品的购买欲望,为品牌创造更丰厚的利润,而且有助于提升市场地位。

手机行业已经见证了各大品牌相继投身于AI大模型的竞争。然而,在跟风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挑战。

有的业内人士曾表达,手机端的大模型实践只是为了迎合市场趋势而非真正的技术进步,因为,如果手机能够轻易做到大规模计算,英伟达这类GPU制造商就没有必要存在。

还有业内人士则认为,小米虽然宣称其端侧模型具有优越的能力,但是相较于更大型的云端模型,它仍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弥补这个问题,小米力求将端侧模型优化到可在特定领域上超越云端模型的程度,但它依然无法全面替代云端模型的能力。

简而言之,AI大模型在手机领域的普及仍然进展缓慢。目前的努力只是探索之旅的初步阶段,各大手机厂商要想让AI技术成智能产品新卖点,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