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大的热门话题就是ChatGPT对人类的职业技能的挑战,设计师的工作方法与思维逻辑也正在发生转变,如何面向未来人工智能,是目前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目前的人工智能设计工具,例如Midjourney等工具还属于弱人工智能,这些AI工具暂时无法拥有人类的主观能力:感情、灵感、感知能力,也没有人类的跨领域进行推理、抽象类比能力,目前的AI绘图工具只能依赖庞大的数据库和人的经验数据来创作或者解决问题。这些工具还不具备自我的学习修正能力。设计工作除了需要解决问题以外,还需要设计师有对于美学的认知,艺术创作是人对美的抽象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创作过程,这里需要设计师有对于历史、文化、环境、情感等客观和主观认知因素,所以不同国家地区、时代、阶级、民族有着不同艺术观。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美感能力,有些是先天因素影响,取决于个人的感知能力;有些是在设计实践过程中训练出来的。
弱人工智能缺乏人类的主观情感感受和推理类比能力,机器缺乏对历史、人文和环境的理解能力,因此弱人工智能对美感一无所知。但机器比人类拥有几个明显的优势:1.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超复杂的运算;2.可以重复性的工作;3.超强的记忆储存,积累的经验可以被随时调用;4.不受情感等主观因素控制,比人类更公正客观对待每个设计方案。这些优势可以使人工智能可以在解决超复杂项目时,机器可以不断探索新方案并不断积累经验,优化方案,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对比,找出最佳的方案。人工智能在不同的领域积累的经验增加,它对事物间关系的洞察力也会逐步提高,它也会不断反哺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设计师的工作方法正在发生演变,未来的设计演变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交流方法 : 人机交互、交流越来越重要,数字化语言、 传统视觉语言转向数字化,传统人与人交流的人类语言,转向数字输入指令式的语言。指令式工作方法,设计师的“思想与审美能力”直接转化为设计师的“职业技能”,因此设计师的美学基础与认知变得更加重要。
2. 设计工具的转变;机器的智能化分析、类比、设计计算能力变得更加强大,传统设计师的设计构思工作、人工绘图、手绘绘画已经无法适合复杂空间的需求,传统的设计手绘已经由设计工具转变为审美修养;设计师的思维逻辑能力成为设计师工作指令的核心;
MID JOURNEY
3. 基础审美教育更加重要,设计的分类分科已经逐渐消失,产品、平面、时尚、建筑空间、材料设计更加整合与跨界,要求设计师具备综合整合工作能力越来越强。
4. 人的精神与情感在空间中的体现更加重要。西方与东方建筑中的精神体现不同,但是精神与环境意识在未来建筑室内设计中变得更加重要,无论是通过机器、还是传统设计的手法,精神与环境意识需要更加强化。
5. “国际化”标准化与程式化的审美逐渐消失,本土化与地域化的审美工作方法更加有意义。时尚与文化结合才有意义、时尚与技术结合才有价值。
6. 设计时效更新变得更加快。审美周期将变得更短,设计风格分类将变得更加模糊化。
当今的人工AI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但是未来科技发展是不断加速,人类的智能如何对抗机器智能,这个问题已经变得更加重要。
-------------------------------------------------------------------------------------------------------------------
作者:韩居峰
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