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香港创新科技署拨款,云端与流动运算专业人士协会主办的“云与创新科技应用研讨会暨协会成立十周年庆典”,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顺利开幕。魔数智擎创始人兼CEO柴磊先生受邀出席大会,并在圆桌互动环节分享AI落地经验与发展见解。
本次大会为期3天,第一天以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为主题方向,邀请中国联通、阿里巴巴云智能、华为云、谷歌云、DCL Technology、APCA、Welend、魔数智擎等多位企业代表、行业专家登台分享。
一、AI归因分析平台——聚焦结构型数据,打造简单易用的AI决策产品
柴磊先生在“未来已来,人工智能算力开启数字经济新时代”圆桌环节分享到:人工智能是个很大的领域,有很多细分的场景技术,而魔数智擎主要聚焦于对结构型数据的处理分析(如PAD、Excel表格数据),通过机器学习和循环利用技术降低整个数据分析的门槛,帮助商业人士及公司快速理解客户,对客户行为进行洞察与预测分析。
“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机遇场景。”柴磊提到,传统的人工智能决策产品因其大算力、黑盒化、模型极度复杂、预测结果高度自动化等特点,让商业及业务背景的人很难参与进去。模型复杂导致使用门槛太高,而黑盒化开发模式让使用者只能看到AI 输出的结果,而无法了解预测结果背后的逻辑、原因。“而事实上,我们发现这正是很多行业的应用痛点。”
基于此,魔数智擎的产品更倾向于是一个AI归因分析平台,采用白盒化开发模式,通过鼠标点击几下的快捷方式即可生成结果,并且借助可解释性和可视化的图形技术对过程与结果进行呈现,让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AI输出的预测结果、背后逻辑,甚至对结果进行干预和调整。
二、人与AI协同——GPT/大模型盛行背景下,创业公司的定位与坚守
对于如何协调好人和AI的关系,柴磊认为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譬如在金融、医疗这些决策非常慎重的行业,由于误判代价很大,这些场景中人还是主角,AI更多的是一个工具,重点需要做好与人的协同。"因此,我们将产品做的简单易用,各行业人士都能看得懂都能用,尽量消弭技术和商业应用之间的隔阂。"
(圆桌互动分享环节)
而面对GPT横空出世给行业乃至全球带来的影响,柴磊表示,这的确会改变很多行业甚至很多人的命运,但另一方面来看,每一次新技术浪潮来临,都会有一个类“GPT”出现,也都会出现所谓的泡沫。AI行业的确都有受益于这件巨大的里程碑式的事件,但对于创业型公司应该更加理性看待这件事。
与以GPT为代表的大模型需要强算力与海量数据支撑不同,很多行业场景如银行场景,数据量不够大且私有化程度高,无法仅依靠AI研究分析实施决策,这类场景下我们需要认可人的价值及模型的局限性,重点关注人与AI的协同,精准定位自身价值,理性思考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