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个月里,大模型、AIGC等概念几乎风靡全网,不少企业在AI技术浪潮的发展之下就选择投身其中。只是,在这样的浪潮下,企业仍旧需要重视基础功能的能力构造,不被热点而裹挟。
三个月前,一股科技热潮从西方扑向东方,掀起了AIGC的全民狂热。从最初的讨论到多家企业进入研发、测试、发布竞赛,这一趋势发展迅速。
在这段时间里,笔者有幸与国内多家科技公司、技术专家探讨AIGC话题。通过学习和亲身体验,对这项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了解到其潜在的巨大价值。
然而,随着AIGC和大模型的流行,部分ToB企业和SaaS公司似乎出现了盲目跟风的现象,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技术概念上。
不可否认,AIGC的确具有神奇的力量,以“化繁为简”来形容不为过。在当前碎片化和复杂化的时代,这项技术可以成为最佳助手,特别是对于ToB软件和SaaS这种“复杂、高门槛、流程繁杂”的产品而言。AIGC的出现就像太阳消除了黑暗,让人们进入更高效、便捷、智能化的工作时代。
然而,实际情况是AIGC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它就像一位顶级销售专家,可以吸引大量新客户的关注。但如果产品本身不具备实力,最终也只能成为市场上的“一锤子买卖”或“王婆卖瓜”。
这个时代,AIGC和大模型等技术的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让繁琐的流程变得简单。当前,随着IT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世界已经成为现实世界的重要补充,并且人们不断探索数字世界的边界和深度。
起初,人们只是将业务放到数字空间进行统计和规划,完成基础的信息化建设。然后,通过挖掘数据的内在价值,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架构,实现数字化转型。然而,数字化并不是结束,因为在现实场景中实现数字化价值需要一定的门槛,包括理解数字化流程和掌握数字化工具。
不同行业和管理场景中都有专业术语和约定俗成的隐性规则,这使得数字化转型遇到一定的困难。由于社会发展的迅速,市场需求也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这推动了许多新兴场景和行业的发展,数字化服务商也推出了大量功能来应对这些新需求。
然而,尽管数字化服务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但实际操作却越来越复杂。许多人发现他们需要在一个 UI 界面上找到许多不同的功能,而常用功能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化,这增加了应用的门槛。老用户也经常遭遇使用难题,对于新用户来说更是难以快速适应。许多数字化服务商也收到了大量用户反馈,抱怨产品过于复杂、重量级,以及需要对业务进行深入理解才能使用。
尽管数字化服务商们了解到这些问题,但最终并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现如今,尤其是在数字化服务商们逐步迈入AI实现业务智能化的时候,问题更加突出。
AIGC和大模型等技术的出现,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漆黑的夜晚。它们可以让数字化服务商们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同时也可以让用户更加容易地理解和使用数字化工具。这一技术的创新,既能够提高数字化服务商的竞争力,也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但同时,也需要警惕概念化的陷阱,重视技术更多的本质意义,而不仅仅是学习现成的概念。最终,仍需重视产品本身的实力和市场需求,才能实现成功。
理解各行业场景需要长时间的共同探索与积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与此同时,数字化服务商为满足各种需求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产品功能的多样性,导致产品变得越来越“重”。
为了服务更多人只好选择满足多样性需求,而在应对“复杂的吐槽反馈”和各种需求方面“简易、轻便”让步。这些数字化问题使得使用门槛居高不下,需要耐心学习。
AIGC和大模型的兴起恰好解决了这些问题。一名海外IT工程师表示,AIGC和大模型对SaaS和ToB软件具有重大影响。在前端UI方面,AIGC和大模型的普及可能导致传统的图形用户界面向对话式界面转变,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与软件交互,例如文本或语音命令。这种变化将使软件更易于访问和使用,因为用户可以更自然地表达其需求。因此,该层的界面将需要进行重大演变以适应这些新的交互模式。
简单来说,用户之前发现产品功能变得越来越丰富后,产品变得越来越“重”,需要耗费时间去一个一个找到功能的位置,使操作变得复杂且难以上手。现在,通过接入AIGC和大模型,用户可以直接从产品搜索栏中使用平时的语言来调用功能,不仅保留了产品的丰富度,而且让用户感受不到产品的“重”,甚至觉得产品变得更加轻便。
对于缺乏行业知识的用户,该工程师还提到,通过训练AIGC和大模型,使用具有行业特征的结构化数据,可以从大量数据中获取行业化经验,快速形成客户需要的行业化解决方案,解决了长时间共同探索的难题,使产品不仅能贴近需求,而且做到了极为敏捷与迅速。
AIGC和大模型推动了SaaS和ToB软件发展的精彩之处,让丰富而复杂的产品变得轻量,而不会损失其丰富度。同时,它也让应对行业场景的解决方案变快,而不会牺牲与行业场景需求的距离。这就是AIGC和大模型的“化繁为简”的神奇表现,让产品轻松实现“举重若轻”的效果。
AIGC和大模型的出现无疑会为SaaS和ToB软件带来神奇,推动其发展。但问题是,神奇并不等于完美,忽视基础能力仍然无法持续发展。
之前的ToB行业头条指出,在中国的ToB软件市场,很受关注的是“新品”上市。Salesforce的创始人将CRM接入互联网并形成了初步的在线SaaS创新,这被许多ToB软件厂商视为成功秘诀。
随着移动化、连接化、行业化和认知AI的出现,这些点都经历了一番热潮。虽然这些点都是性感的创新点,在短期内受到了市场的认可,但是当热度褪去,许多人开始应用并提供反馈时,往往会发现其原来的想法是多么自以为是。
就像CRM一样,它的核心解决方案是客户关系管理。从获取客户到获得线索,再到生成订单,最后完成交易的流程表明了这个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因此,厂商应该先做好基础的流程,而不是只关注单点,先满足完整的管理需求,然后再优化单点对应的用户体验。
其他的SaaS和ToB软件也是如此。产品功能的丰富度和所有功能的易用性都需要行业经验和技术一起重视,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因此,如果基础功能的能力不够,长期只关注单点效果,那么就很容易形成“头重脚轻”的发展模式,导致在成长过程中不稳定。
现在,AIGC和大模型的出现也是如此。它最大的价值在于使用简单化,使得用户可以“如臂使指”地调用各种复杂的功能,从而“言简意赅”地吸收行业经验,让服务满足需求便捷化。
简单地说,AIGC和大模型是像“韩信”一样的元帅,武力不强,但能非常出色地指挥战场,并能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调用合适的人进行作战。
然而,无论哪种情况,AIGC和大模型都无法修改产品流程构建上不合理和功能粗糙的问题,因为AIGC和大模型直接改变的是产品的“易用性”,而非“好用度和适用度”。
因此,如果过度重视AIGC和大模型,只顾追求热点而忽略基础功能的能力构造,那么最终只能被热点裹挟,等到热潮褪去后就很难持续发展。
虽然AIGC和大模型技术带来了很多优势和神奇,但我们不能盲目追随潮流,忽略基础能力的建设。正如论语所言,过犹不及,物极必反,我们不能因为过于追崇热点而忘记长远的发展方向。对于ToB软件的发展来说,稳步前行、长期主义才是至关重要的。
联系我们,一起合作、一起发展、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