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人工智能

名家热议文学未来

作者: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3-04-02

原标题:名家热议文学未来

虹影

谢有顺

陈楸帆

吉狄马加

日前,花城文学院在穗揭牌成立。在此期间,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对文学的冲击,未来文学的发展方向等话题,引起众多与会嘉宾热议。

与此同时,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现实与传奇:王安忆余华对谈”活动现场,两位著名作家结合写作实践,分享了各自对文学创作的感想。王安忆认为:“生活是不按常理出牌的,这是我们打败人工智能的武器。”余华予以赞同,并指出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有败笔的,犯错也是人类的可贵之处。

技术高度迭代的时代,如何看待AI写作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文学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多位作家、诗人、评论家对此展开了交流和探讨。

文学家如何应对AI的冲击

作家虹影:

人工智能替代不了我的记忆

我一直是影像化思维的人。偶然的某时某刻,扭动了我的记忆开关,就会打开一个三维空间,我的写作就展开了。

我的每一部作品都有这样的偶然性。那一年,接到母亲病危的消息,我坐飞机赶回家,飞机上我恍恍惚惚看到母亲正朝我走来,后来知道那时候正是母亲去世的时间,《好儿女花》这本书就是这么开始的。

在酝酿《月光武士》的时候,我在重庆四处踩点,偶然看到一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式红砖房子,儿时的一段记忆又被唤醒了,想起7岁时我被母亲送到重庆西区动物园附近的一个亲戚家,那里的生活、那里的故事一下子流淌出来。

我写东西都跟我的记忆有关,我认为人的记忆是了不起的,人工智能替代不了。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诗人吉狄马加:

真正的诗歌来自诗人的灵魂

从技术层面来说,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海量积累,将人类迄今为止创作过的诗歌进行整合与学习,从而在修辞、语言等方面,成为一个“写作中枢”,以往有关诗歌创作的所有既有的可能,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计算,再度呈现出来。

但生活在任何一个时代、地域里的诗人,对于外界的个人经验与感觉,都是诗人作为独立的个体产生出来的、独一无二的主观感受,绝对不是简单地把某一种情绪、主题输入电脑,凭借计算就能完成的写作。

诗人的天分有两种,一种是对语言的特殊感觉与创造,一种来自内部精神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的互动与反应。因此,诗歌创作不是流程化地描述某个惯常故事的过程,而是塑造、挖掘、展现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的过程。诗人永远在发现,语言也是一种历险。甚至诗人自己在某个瞬间写下的、某种对语言的细微感受、对外界的反应,都是无法重复的。

正因如此,诗人的写作才能成为一种“来自灵魂、来自心灵的东西”。也许人工智能可以在某种语言、修辞、技巧上,完成非常复杂的写作,对某些普遍性的问题给予参考答案,但它没有灵魂,无法就某种带着深刻精神性的、强烈个人经验的思考去作出反应,无法像那些真正有生命感、有灵魂、有独特意识的诗人,去完成全新的创造。

文学的未来路在何方

文艺评论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

唤醒人对世界的热爱,是文学的意义所在

我觉得一个剧变的写作时代正在来临。整个技术正在把我们的世界变成数字,变成确定性的知识,那些数字化、量化的、可以被确定的知识越来越容易被代替。在这种语境下探讨文学,就意味着要守护一切模糊的、朦胧的,一切不可以被计算、被确定的东西,这可能才是文学写作真正的意义所在。

文学其实是不断地告诉我们,看似不容置疑的生活,其实存在着无穷可能性,还有很多选择空间。这意味着作家要重新成为创造者,只有创造者才有资格被称为作者。科幻小说家克拉克有一句名言,想象力是塑造未来最有力的工具。克拉克是深刻影响了马斯克的科幻小说家,马斯克之所以今天有这么多神奇的想象,就是因为受到了克拉克小说的启发。可见,文学还是能改变一些人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护想象力,重申想象力之于文学的重要性。

也许,文学以后会回归到一种非常古老的情怀里,要借由我们想象力的塑造,唤醒我们对世界原有的记忆、情绪,正视我们内心那些非常珍惜的东西。假如没有文学把我们带回到人本来的路径上,可能我们会对世界愈发感到陌生。不断唤起人对真实世界的热爱,文学就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科幻作家陈楸帆:

作家和作品的独特魅力尤为关键

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价值并非单纯挂靠在作家的技艺水平上,更多的是作家独特的生命经验、思想与人格魅力的外溢。如何让自己,包括自己的作品,在这个时代变得不可替代,这将是摆在众多创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说到大湾区独具特色的创作题材,身为潮汕人,我时常思考:到底潮汕人身上有什么样与众不同的特质呢?我注意到,潮汕文化一方面是特别传统保守的,但另一方面它又特别激进,特别喜欢往外去闯、去冒险。汕头是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潮汕人也是最早下南洋的一批人。而潮汕文化也在持久地输出与传承,工夫茶和潮汕美食走遍了全世界。各种矛盾冲突的特质糅合在一个群体的身上,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我一直持一个观点,写科幻就是写现实。比方说,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大湾区科技产业创新的龙头城市。这里有数百万人口是潮汕人,走在街上随处都听得到潮汕话,看得到潮汕小吃,所以深圳与潮汕人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结。还有马化腾也是潮汕人,他现在掌握了我们多少亿人的数字生活呢?如此一想,你就会觉得这是非常科幻,同时又很现实的事。

广东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和科技优势,奠定了很好的创作基础,再把科幻的题材放进去,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去做的事情。

南方日报记者 黄楚旋 王涵琦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除署名外)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