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

第一批用AI替自己干活的人:一个人顶一个团队

作者:一条发布时间:2023-04-24

原标题:第一批用AI替自己干活的人:一个人顶一个团队

今年是人工智能的大年。

去年年底,Open AI发布了

颠覆性的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

今年3月,

新版本ChatGPT 4.0发布,

它可以智慧地回应所有任务,

写代码、做方案,写论文...

用建筑AI软件一键导出的大师风格效果图

贝聿铭大师风格(左)和扎哈·哈迪德大师风格(右)

用建筑AI软件一键导出的

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风格效果图

与此同时,

AI制图软件Midjourney

也在中国社交平台火了一把,

摄影师用它复原20世纪老照片,

设计师直接用它出图。

还有建筑行业的AI,

可以一键生成大师风格的效果图……

我们采访了四位使用AI工作的普通人:

他们是广告导演、程序员、

大学老师,和建筑结构工程师,

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是不是真的吃到了AI红利?

有了AI,工作是更卷了,还是更轻松了?

他们的行业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撰文:张锐嘉

责编:倪楚娇

何斌博士,一级注册结构师,AI建筑设计使用者

我从事建筑结构设计20多年,主要做城市更新和豪宅。

博士毕业后,来到西北做教育,所以我平时会关注很多新科技,尤其对学生未来工作的影响。

今年是AI的大年,市面上突然出现很多建筑行业的AI设计软件,比如房地产开发的画图AI,结构的计算AI,还有单体建筑画图的AI。其实这些技术研发是几年前就开始了,借助ChatGPT的热点才引起更多人讨论。

以前我们接到一个别墅改造的案例后,会在网上给客户找大量的意向图,很生动具体。但核心问题是,图里房子毕竟不是业主的房子。所以传统办法就是我们做模型,出效果图。

做模型的周期长,一个图就要画两三天。而且速度慢,人工画图一次只能画一个,不可能批量做十个、八个让对方选。因此成本高,几天人工少说也要几千块钱出去了。

模袋云导入线稿

小程序操作界面(左)和

选择“宫崎骏”大师创作的生成图(右)

模袋云是一个建筑行业的AI画图软件,做别墅设计用得比较多。两三年前他们就开始研发了,一直在做内测,AI模块上周才正式开始公开外界使用。

在这个小程序里,设计师把建筑的简单图形导入后,不到一分钟就能出一张效果,而且还能选择风格。

“柯布西耶”大师风格的生成图(左)和

“托马斯·赫斯维克“大师风格的生成图(右)

“安藤忠雄”大师风格的生成图(左)和

“扎哈·哈迪德“大师风格的生成图(右)

建筑AI软件“模袋云”提供选择的大师风格

里面有几个大师的风格可以选择,比如安藤忠雄,贝聿铭,扎哈·哈迪德,柯布西耶,而且还可以生成多张图供你选择。

相比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国外制图网站,这个小程序的训练库针对性强,基本都跟建筑、室内和景观有关,背后的研发团队也比较了解建筑行业的痛点。

但就是因为新,所以也确实需要更长时间的训练,需要更多的数据和资源把它“喂”出来。但进步也很快,可能过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使用体验又是完全不一样了。

“安藤忠雄“大师风格生成图

“密斯“大师风格生成图

“贝聿铭“大师风格生成图

培养一个建筑学生很不容易的,不光要学习艺术方面的设计,还有理科的结构,还要学建筑史这样的社会学科,还要掌握大师们的风格,所以说建筑师很难培养。

以前我们本科教学都是用教材,在书里面学比如贝聿铭的风格,看他很多案例,提取他的风格的元素,再去模仿他做创作,周期很长,但现在有了AI,你可以很快导出他风格的设计图片。

整个建筑行业都不是太景气,我们土木工程方面也需要去做拓展和突破。

所以针对土木这样更看重实践的行业,我们希望学生要平衡专业的知识学习和技术应用,把重心放在方案的创意和输出上。

这时候AI就帮了大忙,它可以做执行工作,学生再用它的成果来输出创意就方便多了。

但说到底,AI现在更多是个工具人,在它能不能取代设计师的问题,我的结论是取代不了。

设计的核心是创意,所以我认为至少未来的5-10年里,设计师都无法被AI替代。

建筑需要是从一句话、一个想法、一张图片中激发创作灵感,我们学生需要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掌握建筑的核心本质内容,而不是AI替代他们去学习。

土木工程现在正面临着50年一遇的大挑战。上次改革要追溯到80年代,很多研究人员出国之后,看到了很多国外的结构计算软件,引入了中国,然后进行二次研发,推出了一系列结构计算的编程软件。

现在AI的出现算是第二次革命,它现在能把建筑图纸输进去就能出一个结构图,这是革命性的。

很多东西我们都还在探索的阶段,没有融入到真实的教育工作中,我觉得可能真正的爆发点,还有几个月或更长时间,到那时候整个行业就会认识到这种冲击的猛烈。

但我们要如何处理这个变革?我还在思考,我相信很多人也还在思考。

伍哥,39,广告导演,Midjourney使用者

我目前在上海做广告导演,之前做了15年摄影师。

Midjourney确实是快,它让我的工作变简单了,但同时会增加我的工作量,也会让我一个人承担原本一个团队才能做的事情。

我的工作就是在接到项目之后,出一个视觉方案,里面包括脚本,这个一般是插画师手绘的黑白线稿,以及氛围图,就是在网上找视觉参考图,这部分也是最费时间的。

有一天我在抖音上刷到了Midjourney,我当时很兴奋,马上就在第二个的项目里试用了一下,有点颠覆我的想象。

之前的线稿和氛围图现在可以用Midjourney一个软件搞定,节省了前期制作成本,又提升了效率。

伍哥用Midjourney导出的脚本视觉图

对于客户,他们可以在拍摄前期就看到一个具体的影像参考,包括人,景,物,光,色,和构图,甚至说就是最后想要拍出的理想画面。

Midjourney的工作方式对我来说也很友好,我用自己语言描述给它我想要的画面,它就会开始高效地为我工作,结果大部分是令人满意的。

而且不是傻瓜式的,Midjourney的参数设置非常具体。

Midjourney的操作页面(目前仅支持英文)

最下方对话框内为人工输入描述,上方为已生成图像

比如前阵子我做的香薰广告的案例,故事发生在大山脚下的一个房间里,女主角是个漂亮的女孩子,我就会输入:一位美丽的女孩坐在窗边,旁边的茶几上摆着我们的香薰产品,早上的气氛,柔和的光,窗外远方是群山,写实风格,ue5引擎,8k分辨率,- - ar 16:9, - - v5,然后点击生成。

不到一分钟内,它就会按照你的叙述生成4张画面,我可以在里面选一张我觉得最接近的,然后再让它生成4张,直到得到我最满意的那张为止。

如果想要个帅哥,网络上建议输入韩国男生,这可能和kpop的文化有关。

整个行业对于Midjourney的出现都是很兴奋的状态,但对未来也有焦虑,尤其是插画师朋友,听说已经有些插画师的工作被Midjourney等AI工具代替了。

我担心AI的这种高效,不但不会减轻中国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反而会助长资本的贪婪性,不断压榨年轻人的劳动力。原本3天交的项目,因为AI,未来可能会被要求1天里交付。

伍哥的ChatGPT使用界面

但在生活上,ChatGPT确实是方便的,几乎替代了我用搜索引擎搜东西的习惯,也可以快速地帮你理解一些难懂的东西。

比如我对哲学一直挺感兴趣的,但哲学领域的一些名词和概念,经常越查越迷糊,就算读懂了我也理解不了。ChatGPT出来之后,我就直接问它: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帮我解释帮我概括,叔本华和黑格尔为什么总吵架。

ChatGPT直接回我,因为两个人一个比较悲观,一个比较乐观,两人性格和理念不同,然后再慢慢去了解,就发现叔本华的思想也能读懂了,黑格尔的书也不那么晦涩了,还明白了原来尼采和黑格尔也是一脉相承的这种关系,如果是用普通搜索引擎的话我可能要花很久才能搞明白。

小许老师

小许老师,西安民办高校教师,ChatGPT使用者

我现在在大学当老师,我教的这门课叫《文化创意与策划》。

最开始关注到ChatGPT是因为一个学生,有一天上课我让学生们讨论一个创意产业的案例,他一直低着头,我问他在干什么,他竟然在用AI软件查我问的问题,然后还推荐给我说可能对我的工作有帮助。

后来我又遇到第二个学生也在用ChatGPT,主要是在做副业赚些生活费,工作主要是做PPT。

有了ChatGPT,他就把客户的要求输入进去,输出的内容调整一下就能直接用了,每个PPT能赚个100-200元,每个月做十几个就能赚出一个苹果手表了,简直是躺着赚钱。

其实上学的时候我也做过一段时间副业,工作之后就停了,但我对副业还是很感兴趣的,我就更想研究这个东西了。

小许老师的ChatGPT使用截图

我开始会担心AI给出的东西会不会太傻瓜啊,结果确实比我想象中好很多。他后来教我注册和使用,我发现真的可以帮助我备课,大概提高了我30%-40%的备课效率。

ChatGPT有几个方面对我很有帮助:

1. ChatGPT很擅长生成框架,给到要点。

比如我让它帮我设计一个《文化创意与策划》的课程,主题是西安城市文化IP,它直接对西安这个中国的非一线城市进行分析,给到西安的建筑、城市资源、风土人情等内容的回答,我觉得很厉害。

小许老师的ChatGPT使用截图

2. 完成规章式“任务”。

我习惯用它生成的内容查漏补缺。比如我们学校跟当地会展集团有合作,让我们老师提意见,有些项目条例都是很标准化的文件,有时候我没耐心一条条看完,我就会输进去看它给我什么答案。

有时候它确实会给出我没考虑到的意见,我就会补充进去,很有帮助。

小许老师的ChatGPT使用截图

3. ChatGPT很擅长内容整合,以前搜索引擎需要来回搜索的内容,现在能直接吐出来给到我们。

比如我们老师需要写的课题,之前需要搜索很多参考资料、论文等等,现在都省去搜索的时间了。

我有时候会担心我输入的课题都太聚焦太本土化了,它可能会给到一些比较老的数据,但实际上我问过它关于西安特色小镇这种已经非常聚焦、非常细分的课题,它的数据也都是比较新的。

小许老师

我也是最近一两个月才开始用,偶尔问问它我感兴趣的话题,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关于主流社会认为女性应该要结婚,它怎么看。

我也曾经用过别的AI聊天机器人,会有劝导女性去结婚的意味,但ChatGPT给我的回复比较客观,它表达了是否结婚是女性自己的决定,也会列出一些结婚的利弊,是一个开放式的回答。

我觉得AI短时间内不会替代教育行业。

AI肯定是有自己的优势在,但教育行业是注重过程的行业,结果甚至没那么重要,尤其我们现在使用设计情景的方式教学(PBL教学法),老师在其中主要是引导作用,就更难被替代了,

但是随着AI的发展还是会有所担心,未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教育方式或许会有所转变。如果不能提升教师相关能力,还是面临着“被优化”的可能。

小宋,27,算法工程师,

ChatGPT使用者、前研究者

我研究生学的是自然语言处理,现在在大厂做算法工程师,负责的是网页的落地页广告和电商的变现收入,说白了就是你在刷短视频的时候,给你推荐更感兴趣的广告,然后尽量让观众下单变现。

现在很火的ChatGPT,本质是一种语言模型,简单理解就是个转换器,你随便给它喂一个东西,它都能给你吐出一堆东西。比如你给它一段文本,它通过编码-编码的方式输出另一段文本。可以是问答、续写、复述、机翻等关系。

我研究生阶段,就在开发GPT,只要你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数据去训这个模型,只要训的数据足够广泛,效果就足够好。

其实2020年的GPT-3也很厉害,但还没有披上聊天机器人的外衣,也没有问答的形式,所以我们只用它来解决行业内的一些专业技术问题。

这次ChatGPT能让普通人注册和使用,很牛逼,属于是破圈了。

小宋的ChatGPT操作页面

现在我基本上每天必问ChatGPT。最常用的就是问它我不会或者记不住的语法和算法。

前段时间我要用到一个叫做bosun的语法,说实话我没学过这个语法,也不会写,问了组里的人也没人回我,我就把我的问题发给ChatGPT了:“请你用bosun语法帮我写一下。”

它最开始给我返回的答案是错的,我就又输入:“你写错了。”它就回复我,它会按照我的需求重新修改一下,然后给到我一段满意的正确的代码。

在工作上,ChatGPT相当于我的一个私人助手。

当我确定我在搜索软件里一定能搜到的问题,我会直接问ChatGPT,相当于给它派个活儿帮我查一下,然后它把查到的结果汇总给我,比如让它给我写一段C++代码的单元测试。

但如果是我觉得我主动去检索都查不到的问题,那它可能会胡说八道,那种我也不太会问它。

ChatGPT操作首页,在下方对话框输入你的问题

其实使用ChatGPT的重点是你怎么描述你的问题,它需要你把问题分解到非常细,便于它理解,实际上我认为能把问题分解到这个层面,你就已经具备解答这个问题的能力了。

GPT终究只是GPT,是个“工具人”。

ChatGPT是可以完成很多简单的、重复性的代码工作,但在公司里做事,我的工作是拿到代码,把它嵌入到项目里,拿着实际问题去,跟产品啊、运营啊等部门的人“对齐”,然后再由我来设计算法去解决“需求”,再然后,剩下的工作才可能用到ChatGPT。像项目的业务背景和逻辑分析等是它无法完成的工作。

小宋提供的ChatGPT使用记录

生活上我也会经常问ChatGPT。

比如我最近在装修,买家具家电的型号啊,木踢脚线和铝合金踢脚线的利弊呀,主要想看它有没有比我更厉害的回答。

国外有个新闻是说ChatGPT参加谷歌的面试,还通过了,这是因为面试的本质就是一个提问,一个回答,这个场景就跟做题一样,是很适合ChatGPT的场景。

说白了ChatGPT现在只能接受文本,而且只有被动输入,它不会主动问你问题,这是很大的问题,所以它百分之百不可能替代公司员工,只能替代一些重复劳动,去增加人效,这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未来它可以接入一些语音识别的能力,包括一些动态感知,我觉得未来还是很可期的。

题图来源:韩国AI女团Eternity的MV《I’m Real》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