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人工智能

成都今年力争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

作者:红星新闻发布时间:2023-05-26

原标题:成都今年力争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

作为成都产业建圈强链的一条重点产业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含车载智能控制系统)产业链今年将如何发力?5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获悉,《2023年成都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含车载智能控制系统)产业建圈强链工作要点》(简称“工作要点”)于近日印发,这意味着成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含车载智能控制系统)产业链迎来发展“路线图”。

具体来看,成都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含车载智能控制系统)产业发展的细化举措有哪些?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该工作要点涵盖“工作目标”“重点工作”两个方面,其中,“重点工作”部分明确了17条细化举措。通过打出一套“组合拳”,成都的目标是力争2023年,全市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

年内新增开放数据不少于2000万条

分类制定存量数据中心优化提升计划

成都正打造“数据+算力+算法+场景”于一体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全要素产业生态体系。瞄准实现这一目标,此次印发的工作要点明确了一项重点工作任务——实施数据价值化攻坚行动,在此过程中,成都将强化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探索产业数据开放流通。

如何强化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工作要点显示,成都将制定年度公共数据开放重点清单,年内新增开放数据不少于2000万条。完善公共数据集中授权运营机制,全年形成不低于50类数据服务产品。加强成都数据集团运营,促进数据要素有序高效流动。力争在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公共服务细分领域开放数据集2个以上。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需要海量的数据资源,数据开放共享成为一大趋势。对此,成都将探索产业数据开放流通,推动成都市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重要数据目录的研究制定,开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数据采集标准化试点,力争在高端能源装备、智能终端、自动驾驶等产业细分领域开放数据集3个以上。

抢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成都已布局相关大数据中心,如何盘活存量资源?此次印发的工作要点也给出了“答案”。成都将实施算力资源化提升行动,其中,将区分已建、在建、待建和老旧数据中心,分类制定存量数据中心优化提升计划并予以实施。

产业发展还需体制机制保障,对此,成都将制定《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印发《算力券管理办法》,加快推进算力政策落地落实。

培育“四链融合”链主企业

瞄准至少100家重点企业开展招商引资

工作要点显示,成都还将实施产业能级提档行动,在此背景下培育“四链融合”链主企业。具体而言,这项工作有哪些抓手?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成都将编制《成都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链主企业“四链融合”需求清单》,梳理10家以上链主及准链主企业图谱,涵盖技术创新、市场拓展、金融产品、人才要素等需求清单,实施精准化服务。联合链主企业共同开展至少1场展、会、赛等形式生态合作活动,争取链主企业资源在蓉落地。

产业发展需要市场主体支撑,成都的目标已经明确——培育人工智能“四上”企业。成都将建立不少于100家企业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四上”企业库,构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潜力企业成长梯队。在大数据领域,成都力争年内挖掘1家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14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330家,上规企业超390家。在人工智能领域,力争全年培育国家级人工智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上市企业1家、上规企业10家、赋能上云企业20家。

既注重企业培育,也注重企业招引。通过实施招商引资攻坚行动,成都将形成包含至少100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上市、上榜”企业的重点招引名单,策划一批具有科技研发、总部职能、品牌营销、资产管理、财务结算等功能的重点项目。

此外,成都将打造“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投基金+领军人才”协同招引模式,2023年力争引进大数据重点项目20个以上、总投资额400亿元以上,引进人工智能重点项目25个以上、领军人才团队5支以上,总投资额600亿元以上。

工作要点还显示,成都将通过人才引育、金融服务、产业协同、产业交流等方式,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含车载智能控制系统)产业成势发展。仅在人才端,成都将推行“企业提需求+政府给支持”联合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梳理紧缺人才岗位需求,进一步壮大“成都市人工智能专家智囊团”规棋,2023年新增5位院士、专家、企业家入团,引进大数据产业领军人才团队6支以上。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宋嘉问

编辑 成序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