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刷着手机,跟 ChatGPT 聊着天,在 VR 里看场演唱会,再听听马斯克讲他想让每个人带着一台特斯拉 Optimus 机器人殖民火星的宏伟计划。回望二三十年前,iPhone 还不存在,人们还带着现金出门,互联网仍拖着大屁股计算机,处在小众极客的田园时代。毋庸置疑,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世界,并在不断重塑我们的生活。这时突然有人跳出来宣称,科学进步正在放缓,且已经减速了很长时间了,你会信吗?
图:殖民火星,机器人先行丨来源:Cybertruckownersclub
不过,这个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无病呻吟。从最直观的来说,你关注过近些年的诺贝尔奖吗?它们几乎大部分都被授予了在多年前取得突破的科学家,可以说,从发现提出到获奖之间的年份间隔正不断加大。有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了论证,还发了篇顶刊论文。
万有引力定律统一了地面物体和宇宙天体的运动规律;麦克斯韦方程组以一种近乎完美的方式统一了电和磁,并预言光就是一种电磁波;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这些科学与技术上的突破有个共同点,就是颠覆现有知识体系、引导科学技术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图:艾萨克·牛顿爵士丨来源:biography.com
然而,最近的研究显示,近 60 年内的颠覆性科学与技术已经愈发匮乏,科学进步正在“降速”。论文标题为"Papers and patents are becoming less disruptive over time",并于今年一月发表于 Nature 期刊。
图:论文标题页丨来源:Nature
据悉,来自明尼苏达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个新的定量指标 CD index,可以用来描述论文和专利如何改变科学和技术的引用网络,随后他们使用这一指标分析了 60 年内的 2500 万篇论文和 390 万个专利,得出了上述结论。他们发现,近年来发表的论文和专利越来越少颠覆过去的发现,反而更有可能巩固和进一步发展以前的工作成果,而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单就论文而言,1945-2010 年期间社会科学的颠覆性得分下降了 91.9%,而物理科学则惊人地下降了 100%;
图:论文与专利的突破性正在下降丨来源:Nature
原因可能有多个。其中一种理论是,颠覆性创新的所有“唾手可得的果实”都已经出现,提高生产率的创新基本都已经实现了。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表示此前积累的知识可以服务于未来可能的进步,但同时也意味着,海量的知识从客观上来讲需要占用科技从业者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理解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在此基础上创新的成本。而这也引出了另一点,也即高度细分的各学科领域带来了跨学科了解和学习的极高壁垒和巨大成本,而正如论文第一作者 Michael Park 所说,“很多创新都来自于尝试新事物,或者从不同领域汲取想法,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这样的情况再加上如今学术圈“不发表就灭亡”的普遍压力和焦虑,使得科研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出”上,长期依赖一套较为狭窄的现有知识体系,而无法深入、广泛地阅读,或是去思考一些可能带来颠覆性突破的大问题。
图:历年来高质量科学突破趋势丨来源:Nature
这项研究固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过整体趋势确实不容乐观。而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需求、气候变化、人类健康与福祉等使得我们前所未有地需要更具颠覆性的创新。如今,它们或许更少了,但同时也更加清晰地定义了未来的模样,越是放缓,这些加速的力量就越显珍贵。
为了更好地看见未来,同时通过鼓励、赋能青年创新者来创造未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自 1999 年起即每年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 35 岁以下可能对未来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科技创新领军人物,诞生的“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简称 TR35)包括曾入选的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发明者张锋、生物成像技术先锋庄小威、特斯拉联合创始人斯特劳贝尔(JB Straubel)、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权威吴恩达(Andrew Ng)等如今各自领域的先驱人物。
他们是大趋势的逆行者,也因此成为了时代的塑造者。现如今,人工智能带来的范式转移开启了新的科技时代,在新的机遇与挑战之下,自主创新前所未有得重要,而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强劲参与者、竞争者,我们从"Copy to China"走向"Copy from China",从仿制药转向"License-out"。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人才开始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他们对“大问题”的思考以及颠覆性的探索惊艳非常。自 2017 年正式落地中国开始区域性评选的 TR35,在过去的 5 年中见证了 175 位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其中有将人类 DNA 破译时间向前推进 30 万年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有推动导航与通信交叉学科深度融合的“北斗女神”、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导航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徐颖,有彻底改变游戏规则、有望通过光子让“中国芯”反客为主的曦智科技联合创始人兼 CEO 沈亦晨,还有将量子反作用和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带到宏观世界的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后学者研究员于皓存等等……我们或许不会和他们走同一条路,却可以与他们仰望同一片星空。
图:TR35 部分入选者丨来源:TR35 中国官网
六年成长,六届发布。2022 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将于 3 月 30~31 日在“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峰会”上重磅发布。峰会由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联合主办,北京演绎科技有限公司(DeepTech)、北京水木络绎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届时,除了新一届的 TR35 中国入选者之外,我们还将同步邀请来自全球的顶级科学家、科技商业领袖、政府高层官员以及往届全球范围内的 TR35 入选者一同参与,围绕科技创新的终极目标以及中国式自主创新的意义和指导等“大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不仅要在实践创造中找寻答案,更要在思想碰撞中提对问题,在为中国科技发展提振信心、指明方向的同时,共同投身于下一轮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爆发。
在此,我们诚挚地向所有人发出邀请,与青年科学家一道,触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