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人工智能|AI大模型|ChatGPT|文心一言|通义千问

时代风口为什么避不开人工智能?这是历史宏观角度下的科技宿命!

作者:玄义创作社发布时间:2023-04-23

2022年末,ChatGPT一起,江湖上再度掀起了人工智能的“腥风血雨”。

众多厂商纷纷做出强烈响应,祭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产品:百度的“文心一言”、华为的“盘古”、阿里的“通义千问”、腾讯的“混元”、京东的“言犀”、三六零的“360智脑”、知乎的“知海图AI大模型”、商汤的“日日新大模型”、昆仑万维的“天工”、谷歌的Bard、亚马逊的Titan等,后续字节跳动的AI大模型产品预计也在2023年的年内发布。

人工智能产业已经初步展露出百家争鸣的兴盛格局。

人工智能的概念诞生于1956年,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时代风口上被热炒一番,形成周期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人工智能作为时代风口被热炒的周期也越来越短。

时代风口为什么总是避不开人工智能?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要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得再问问另外一个问题:人类的科学技术最终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本人认为,这个目标就是以越来越高的效率开发地球上直至整个宇宙的各项供人类生存发展的资源。

这其中,如何达到“越来越高的效率”,就显得非常关键。以宏观角度来纵观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经历过多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化的人类社会就一直在追求这个目标。

如果仅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人力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等几个阶段。

人力时代的人类社会,人力是开发生存资源的过程中最主要的要素,因此如何提高人类自己“这一双手”的生产效率,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

正所谓“人力有穷尽”,人力的生产力上限太低,科技在上面再怎么折腾,也难有质的飞跃。因此古代社会的生产力虽然一直在提高,但要启动“质的飞跃”,实现社会阶段的跨越,还要依靠堆叠“人力的数量”来推一把,即在生产关系上做极致的进化。

人类社会在人力时代实现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几次飞跃发展。

原始社会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部落为顶层组织,通过家族部落来聚集人力,集中开发生存资源。

奴隶社会的顶层组织则是跨越了血缘关系的部落联盟,形成了国家的雏形,组织规模更大,人力聚集程度更高,生产效率和规模进一步提升。

封建社会则产生了国家组织力量,人力聚集整合程度已经达到了人力时代的最高水平。

这个时候,咱们中国依靠无与伦比的庞大国家力量,总生产力水平在整个人力时代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引领时代潮流。

但人力时代终究是靠人的一双肉掌来开发资源,虽然有诸如牛、马、犁、铁器等辅助性工具,但人力还是主要性的消耗单位,工具是辅助性的消耗单位。

到了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出现,才让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蒸汽机能够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动能,从而可以取代人力成为主要的动力工具,人力反而成为了辅助性的消耗单位。

蒸汽机的出现,引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拉开了人类社会的新篇章。机械动力比起人力,生产效率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出现了蒸汽机轮船、蒸汽火车等许多划时代的工具产品。

英国由于率先启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蒸汽时代取得了先发优势,拥有了世界最高水准的生产效率,因此发展成了当时称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

蒸汽机虽然取代了人的重体力劳动,但能量难以远距离传输,且不易存储,而且蒸汽机太过笨重,一些轻体力劳动还是得人力来做,这就让人们还是不太爽利。

说得好听点,人们是为了追求“轻松”、“便利”等。说的难听点,人们是为了追求“懒”

不好意思,这就是科技追求的本质。既要自己不动手,又要获取到生存资源,且要长期永久地获取到生存资源……

典型的人类思维:既要……又要……且要……

所以,为了更好地“偷懒”,第二次工业革命又来了,“电”出现了。几乎所有的热能、动能等,都能转化为电能远距离传输到别处再转为热能、动能等,还能用电池存储起来,而且适用于大大小小的电器,几乎克服了蒸汽机的所有缺点,一度满足了人们既要……又要……且要……的幻想。

美国就是在这样的电气时代弯道超车,大力发展电力产业,成为了领先于世界的国家。

有了“电”,人们虽然爽利了,但还不够爽利。体力劳动省掉了许多,但还有脑力劳动呢,人们还要用脑子想事啊,这也很辛苦啊。

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计算机被发明出来了,信息时代来临,第三次工业革命升级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面已经不仅仅是工业,各行各业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计算,作为核心的脑力劳动之一,计算机不仅在这方面替代了人类,而且很多性能指标还远远超过了人类,比如计算速度和信息存储容量。就拿超级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来说,都是以每秒亿亿次为单位,让人类的大脑望尘莫及。

那人们对现在的计算机就满意了吗?不能,远远不能,人们甚至还嫌弃现在的计算机“太笨”。

因为现在大多数的人类,还需要去上班,还需要靠自己的辛勤劳作去开发这个世界的生存资源。这说明,计算机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类。

人类的终极梦想,就是自己什么都不用做,什么都不用想,就能得到丰足的生存资源,这是最高水平的生产效率。

一切都怪计算机,还需要人类编写程序来指挥它该干什么,甚至都不能跟人类正常地沟通交流,它居然连人类的感情都无法理解,太笨了!

那又该怎么办呢?人们迫切需要计算机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将人类的智能完全赋予给计算机,这种智能不是天生的智能,而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以叫“人工智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人工智能,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是空前的。

我们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上班,只想躺平,那么在说远不远的未来,谁能代替我们去上班呢?我们四下里看了看,能够给予期望的,似乎只有人工智能。

数次站在时代风口的人工智能,正在掀起第四次科技革命。

作为以“地球主宰之神”自居的人类,其贪婪的欲望也是“神级”的,人工智能若要让人类得到相当的满足,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这是人类历史遗留的愿望,即实现人类零投入、全产出的愿望,人工智能以极致的生产效率在各行各业全面替代人类,人类从此做到彻底躺平,普通人也能过上一辈子不上班、不劳动、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梦幻生活;

第二,代替人类完成对生命、对宇宙的探索,即在最高等的脑力劳动区域实现对人类的全面替代,帮助人类打败病毒、打败疾病甚至打败时间……

这是人类科技发展的大方向,不管中间要走多少弯路,这个大方向都不会变,所以人工智能的崛起就成为必然趋势。

当然,人类也会怕,一旦自己被全面替代,人类将成为毫无价值的生物,这是违背生物界底层规律的。

因为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都有其所依赖的生存智慧,在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生存价值。

你可以说人工智能就是人类生存下去的生存智慧,但这又是矛盾的。如果人工智能真的拥有了等同于甚至远超人类的智能,它本身就成为了另一种高等生物,它完全能够摆脱人类的束缚。人类岂能不怕?一旦驾驭不了人工智能,等待人类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生物界遵循弱肉强食的底层逻辑。人工智能一旦完全超越人类,将跃升为强者,人类将会沦为弱者,所以等待人类的也是弱肉强食的悲惨命运。

因此,我们对人工智能,绝不能期望它们能像人类一样思考。人类有发达的智能,却也有自私、懦弱、恐惧等人性弱点,难道你们期望人工智能也能继承这些人性弱点?

人类科技发展的最终目标,应是将人工智能视为自己手下的工具,而不是让一个工具完全替代自己。“偷懒”是人类科技发展的动力,但不能将其视为终极目标。人类绝不能彻底躺平,人类一旦实现彻底躺平,那就是人类末日之时。

不过,连宇宙都有兴衰更替,在生物界更是常识。人类如果不能及时纠错,改变不了发展趋势,有兴,就会有衰……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