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世界越嘈杂,就越需要记者在场,描摹世间的面相,丈量脚下的土地,看护人民的利益。
北京时间11月7日凌晨,记者节前一天,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宣布了重磅更新,升级后的GPT-4 拥有了更强大的效率与功能,每个用户还将获得一个定制版的专属GPT,可以完成自己特定的任务。
而在稍早的一周之前,英国一个叫布莱奇利庄园的地方,也举行了一场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会议。这次会议达成了一项共识:承认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可能造成“严重甚至灾难性的伤害”,并同意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共同管理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
这就是《布莱奇利庄园宣言》,这是中美欧各大国首次以国际共识的方式承认并正视人工智能的副作用,为未来各国管控人工智能提供了指南。
回首这一年,真是人工智能狂飙突进的特殊一年,ChatGPT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闯入内容生产赛道,文本写作、图片生成、视频编辑,连带新闻报道也不可避免地被AI波及、挑战与冲击。
面对此种情势,很多新闻人或许如我一样困惑:AI时代,记者何为?
答案,当然是确定的。技术越进步,越需要记者大显身手;信息越丰富,越需要记者披沙拣金;观点越多元,越需要记者明辨是非。
抵达现场,离不开记者。今年夏天,多年不遇的暴雨突袭北京门头沟,道路损毁,通信中断,多个村庄失联。新京报记者第一时间挺进灾区,从现场发回一篇篇文字、图片与视频报道,及时呈现灾区状况,反馈灾民需求,满足了公众的信息饥渴,也为后续救援提供了线索。AI做不到这些。
价值发掘,要依靠记者。就在前几天,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当选全国妇联副主席。这位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大山的“校长妈妈”,正是通过记者的笔端走向大众,为国人所知。无数读者沿着记者的报道,了解她坚韧不拔的办学事迹,感动落泪,备受鼓舞。AI提供不了这些。
原创新闻,必须有记者。原创能力是一个记者的根本技能,原创新闻是一家媒体的立身之本。唯“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方能察世事,明道理,见真章。大模型再高明,也是机器里堆砌出的字符,是旧有字节的排列组合,不可能输出有独特价值的原创内容。
辨别真伪,还需要记者。AI一键生成内容,资讯极大丰富,但大量低质雷同的文字也瞬间充斥于我们眼前。毫无营养的八卦,虚假难辨的信息,让一些人目眩神迷。巴以冲突假新闻泛滥,甚至连美国总统拜登,都在技术合成的“战争场面”面前中招了。
谁来抽丝剥茧,索引真相?唯有记者。机器不能到达的地方,记者能;数据无法捕捉的细节,记者能;算法不能共情的时刻,记者能。只有对真相足够执着的记者,肯下笨功夫的记者,才有耐心与勇气核实那些嘈杂的信息,祛除纷扰的噪音,还公众以澄明。AI同样不能实现这些。
所以,技术爆炸的时代,媒体记者从来都不会失去自己的位置,毋宁说信息越纷杂,我们越不可或缺。任何时代,任何技术,都是以人为尺度的,技术宰制于人,而不是人受制于技术。
若说记者与AI最大的区别,那或许就是:记者的本质是“求其在我”,人工智能的本质则是“求其在人”。操纵者布下什么棋局,机器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技术世界越嘈杂,就越需要记者在场,用理性的大脑,忠实的记录,一笔一画,一言一行,描摹世间的面相,丈量脚下的土地,看护人民的利益。那些纤毫毕现的洞察,载沉载浮的命运,都将从“人”的报道中跃然而出。
然而,技术与记者又不是势不两立。优秀的记者善于借力技术整理归纳、优化提升,但又不被绑架,喧宾夺主。技术瞬息万变,真记者历尽千帆而本色不改,五彩世界中仍能大道直行。
坚守该坚守的,相信该相信的。声光化电归根结底只是辅助,新闻记者的功能暂时无法被取代。做新闻需要追问、守望,需要眼光向下,需要以国家利益与人民福祉为依归。说到底,新闻是为人服务的。这是人的事业。
《雪崩》中有一句话,“琐碎得像一缕水汽的小事,她却能从中凝结出事实的露珠”。
面对新技术带来的种种如同“水汽”一般的迷惑,记者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凝结好“事实的露珠”,坚持是非观点,任技术如何蓬勃,世界如何转身,仍履行好一名记者的本分。
sunny-mmm 2024-12-26
钦莎一口甜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