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准备写下一篇文章,由于跟未来、科幻有关,就想让AI帮我生成一个封面图,于是开始探索起最近大火的Midjourney。结果一开始玩就上头了,逐渐偏离了为文章配图的初心。
作为一个极其注重思维逻辑性的人,即便我以前做观念性的装置艺术项目的时候,也是在放飞思绪后,要有个收回和整理的过程。要不停自我考察对观念的把握是否准确,以及观念与装置的外在物质化呈现之间的关系是否紧密。
因此起初写用于指导AI生成图像的prompt(提示语)的时候,还有点放不开,虽然脑子里有很多杂乱无章的画面,但其实有点耻于直接把这些碎片想法写成文字。
随着看了AI社区里生成的各种怪诞而有趣的图,我也逐渐放飞自我。开始把prompt写得越来越离谱。
我想让AI做一个奇形怪状的改造人的效果图,却随即发现,其实AI的实现跟我脑海里的图像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并不能把我的想法都一一准确还原。但同时又在一些我没想到的地方,能给我一些惊喜。
发现了这个特性之后,便慢慢调试指令词,生成了好几版。前面几版(前面的几张图)都不尽如人意,有点像恐怖片了,还有的直接乱掉了,最后几经修改才生成了上面第一幅图这个版本。
这算是我和AI合作的结果吧,AI没能完全理解我的想法,它有自己的偏好,但效果也算十分惊艳了,甚至是可以直接做电影概念图的水准了。
我很高兴AI帮助我释放了一部分被压抑的本我。但兴奋的同时,也有些担忧,未来的创意类工作者,在如此强大的AI的竞争下,要怎样体现自己的价值和独特性呢?
也许像我那些连AI都无法准确实现的离谱的想法,就是破局的一个切入点吧。我相信每个人脑海的混沌电波信号中,都存在大量荒谬而有趣的想法,但在成长时不断接受教育和社会化的过程中,被严重压抑了。
在AI降临的时代,我们也许从此需要更加诚实地面对内在的那个未被规训的、充满创造性的本我。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本人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颅内压(luneiya),和我一起探索各种脑洞大开的艺术玩法、理解当代艺术的多样形式、讨论有趣或严肃的文化艺术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