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正在创业人群的心底生成最富想象力的商业场景。它可能诞生在最反直觉的地方,诞生在迄今未知的领域。中国庞大的未被满足的市场亟待AIGC激活,需求可能来自隐秘的内心世界,也可能来自久久未返的乡村。
在刚过去的AIGC创建者大会,未尽研究创始人周健工作为联合主办者,邀请了百姓AI创始人王建硕、心灵密友合伙人尚妍和朵儿庄园创始人末儿,探讨了AIGC在中国的商业机会、应用现状与改进空间。我们摘编了部分内容,完整演讲参见文末现场视频。
王建硕:越被冲击,越有机会
AIGC来了,寻找不被冲击的行业,是人们的第一直觉。但结果可能是反直觉的。被ChatGPT冲击的行业=繁荣,没有被ChatGPT冲击的行业=萧条。
就像理发师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不会被AI冲击,工作内容也不会随着AI的出现发生很大的改变;但程序员就不一样了。程序员一直都在接受类似的冲击,工作效率不断被各种工具与技术所颠覆,但数量却大幅增加。2000年初,国内程序员的数量不到10万,现在数量约为800-1000万。未来,甚至可能人人都会编程。
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杰文斯悖论”。工业革命以来,煤炭使用效率越来越高,人们认为未来只需要越来越少的煤炭就能满足需求。但事实上,煤炭的使用量反而越来越多。对于有社会需求的产品,其利用效率越高,社会对该产品会提出更高的利用需求。
周健工:论应用,中国优势比美国大
AI作为建立在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之上的通用技术,能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很多机构基于各自的方法论,对它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做了长达十年之期的预测。埃森哲认为,到2035年AI会带来至少21.2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长。普华永道认为,到2030年,全球经济增量可达15.7亿美元;麦肯锡则认为同期可达13亿美元。
但我们至今并不知道万亿级的企业会出现在哪里。真正的增量在技术刚出现时是看不到的,更多的机会处于未知的领域。正如冰箱刚出现时,谁也没有想到,未来从制冷技术中获益最大的却是可口可乐。
我们知道的是,中国在应用领域有很大优势。美国的许多新技术,哪怕只是进入早期的消费市场,后来的推广和验证,都会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在中国展开。中国工业门类齐全,消费互联网发达,拥有多数国家无法比拟的垂直领域的数据。中国AI企业已经在很多垂直领域积累了超过美国同行的研发经验。中国正面临AI产业化以及产业AI化的双重机遇,中国的一系列政策,也预示了在中国发展垂直模型的空间,将远远大于通用语言大模型。
尚妍:心理咨询的供给侧改革
中国有2.7亿人需要心理干预,7亿人需要心理保健,14亿人需要心理预防和科普。如果完全参照欧美标准,花7-10年时间培养一名心理咨询师,当前的痛点短期内就无法通过人力得到解决。
国内外都在尝试用数字技术解决供给侧问题。目前,FDA认证了用于成瘾患者或产后抑郁的对话机器人等应用程序;吴恩达旗下基金还投资了聊天机器人Woebot的天使轮投资。心灵密友在中国积累了五年,基于旗下心理问答数据库数,推出了“密友AI”,分为标准通用版、企业版、青少年版和特殊人群定制版。
在部分场景,AIGC比人类心理咨询师更合适。除了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与突发性需求之外,它还可以降低用户的病耻感。而且,咨询师作为人类,遇到特殊问题或许难免会有内心投射,面对反复提问或许也会失去耐心,AI可以尽可能中立客观地予以回应。目前,使用“密友AI”2个月,就能将负面情绪降低60%以上。
末儿:锄头或ChatGPT,都是乡村振兴好东西
与10年前的中国乡村相比,现在,路修到了家门口,网也通了。政府帮忙修建了很多基础设施,但乡村仍然缺少人才,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对返乡充满热情,但又面临现实的拷问:怎么在乡村活下来?如何实现自我价值?
技术正在帮助年轻人回答这些问题。朵儿庄园用短视频实现了电商带货,利用互联网的工具,让家乡的农产品更好地走出去。技术仍在迭代。现在,利用AIGC生成销售文案或者品牌文案,原本三天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只需要花点时间修改一下。生产劳作仍然交给农民,未来还可以交给机器;创意则可以交给年轻人,他能从AIGC中找到乐趣,也能在乡村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不管是什么工具,只要能让人省力,无论是这个锄头,还是ChatGPT,都是好东西。
AIGC的门槛,已经低到年轻人不需要花费多少学习成本了。如果它能降得更低,就像村里大爷也会用抖音短视频记录日常生活一样,用它来生成宣传视频,销售自家农产品,就会打开乡村振兴的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附:“AIGC与商业机会”演讲现场视频
嘉宾介绍(按演讲先后顺序):
王建硕,百姓AI创始人
周健工,未尽研究创始人
尚妍,心灵密友合伙人
末儿,朵儿庄园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