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新东方教育服务官微
一道智力小游戏题,出给Chat-GPT:
格雷格、杰夫、布鲁斯、皮特、克拉克、萨莉参加了一场聚会。这六个人中有三个刚刚从高中毕业,另外三个是他们的父亲。
萨莉和格雷格的儿子一起参加了毕业舞会;
克拉克和布鲁斯都在学校的象棋队里,两人中有一个是皮特的儿子;
格雷格和克拉克没有亲属关系。
根据这些信息,请将高中毕业生与他们的父亲匹配。
正确答案是:布鲁斯是格雷格的儿子,克拉克是皮特的儿子,而萨莉是杰夫的女儿。
这道逻辑推理题并不难,但Chat-GPT显然CPU被干烧了,开始胡言乱语:
在胡言乱语的Chat-GPT
不过,这种逻辑题已经难不倒最新推出的GPT-4了。它不仅给出了正确答案,而且完整解释了自己的推理过程。
这说明,GPT-4已经拥有了逻辑能力,可以“有逻辑地思考”。
从胡言乱语到头头是道,AI的逻辑力在不断进化。
像GPT-4在SAT阅读考试中排名前7%左右,在SAT数学考试中排名前11%左右;
在GRE考试数学部分,满分170分获得163分,在GRE语言部分,GPT-4得分为169分。
OpenAI官网上GPT-4参加的部分考试
我们心中,对孩子未来可能会被AI取代的担忧,也愈来愈重。而有这么一种人才,他们不仅不会被AI取代,甚至会驾驭AI为己所用。
举一个小例子,AI提示工程师这类人,需要在理解AI的运作逻辑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逻辑思考,知道如何找到最精确的、AI最能理解的关键词,得到最想要的结果。
未来可能人手一个AI,AI有多强大,取决于使用它的人有多强大。
当我们的孩子具备强大的逻辑力,便有着站在AI的肩膀之上、去创造而不是被取代的更广阔可能性。
不过逻辑力的培养,其实并不像老生常谈的那样。
01
逻辑不止和理科相关
我们有时会习惯性认为,“逻辑”只是和理科相关。
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我们总觉得作文写不明白一定是“文笔不好”,而不是“逻辑不行”。
但“说话讲逻辑”到底有多难,我们不妨一起看看202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怎么样,还算清晰吧?那么,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经常出现在作文里的排比句写法:
一枚民国的银币,当时只是货币,如今价值不菲。一个商朝的青铜器,当时只是酒器礼器,如今可能是价值连城的珍藏。时间的沉淀的确使人认识到事物的价值。
问题来了:这一小段论证,能不能得出材料的论点?
这段话看起来没问题,但实际上出现了经典的逻辑谬误:归因错误。
原题想让学生们讨论的是,时间的沉淀究竟是不是认识事物价值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事物本来就有价值,但经过了一段时间才被人认识到。
“银币”、“青铜器”却并非如此。它们是随着时间的沉淀,产生了原本所不具备的价值。这个例子想讨论的是,时间的沉淀是认识事物价值的充分条件。
一个是必要条件,一个是充分条件,南辕北辙,完全两个相反的论证方向。
每年作文题出炉,都有不少人吐槽,现在的中学作文总是“故作高深”,或“胡乱煽情”。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观点与抒情背后,缺少逻辑的支撑。
哪怕是描写母亲的付出如何触动自己,人物也需要明晰、合理的行动与情感逻辑,否则只会演变成“因为妈妈拿来的一杯牛奶嚎啕大哭”。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而11-16岁正是形式运算阶段,在这段时间内儿童将培养出熟练的抽象逻辑能力。
让·皮亚杰
198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调查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编辑部发现孩子们普遍欠缺逻辑思维。
10月,《人民日报》报导了这次调查,并呼吁“尽快在中学开设形式逻辑课”。
所谓“形式逻辑”,指的是基本的演绎逻辑——一个判断包含前提与结论,正确的结论必须来自正确的前提。
但独立的逻辑常识课没有持续多久,1988年,中学语文教材删除了与逻辑学有关的内容。
逻辑在学习中无处不在,逻辑训练却是缺失的。学生们进入大学后也倍感头痛:为什么我不会写论文呢?我该怎么进行完整的论证?而这些,其实早在中小学时,就应得到一定的逻辑训练。
02
逻辑训练
可以不靠传统学习方式
今年,教育界人大代表陈霞提出要加强逻辑教育,虽然赞同之声居多,但也有不少疑虑之声。
其中一种观点是“逻辑不是靠学的”。
来自@中国新闻周刊评论区
“逻辑能力”当然不止是靠学,但学确实能一定程度上提升逻辑力。
上海师范大学针对105名大学生进行了短期逻辑训练,实验表明,哪怕已是大学生,训练后的思维水平也有显著提高。
我们觉得逻辑不是靠学,对所谓“逻辑课”态度谨慎,其实还在于对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心有余悸。但逻辑训练,可以不只靠传统的学习方式。
在进入具体实践前,我们可以通过书影先了解什么是“逻辑谬误”。
这本《身边的逻辑学》是写给普通读者的逻辑入门。
它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逻辑谬误:新闻为什么喜欢用简洁的判断?这利用了“因果谬误”,人们会顺应媒体简单地在事物间建立联系。
想要破除逻辑谬误、独立思考,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学会提问。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很少培养孩子“提问题”的能力,而是倾向于教会他们如何解决问题。
近些年,“批判性思维”越来越受到重视。所谓“批判性”的基础,是良好的逻辑能力。
逻辑思维的本质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看似有道理的陈述裹挟,并且有能力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丰富的说明。
《学会提问》已属经典之作。这一版又增添了批判性思维在写作、演讲与沟通中的应用。
阅读它并不能让我们立刻“拥有”了批判性思维,而是让我们有意识培养一种思考方式:这种观点的概念界定是否清晰?论证是否完整?数据出处可信吗?能展现事物全貌吗?
日本纪录片《像乌鸦一样思考》可能更适合儿童教育。
表面上看,这是一些“科普小实验”:放在玻璃罩里的两根蜡烛,是长的先灭还是短的先灭?为什么有的板栗是圆的,有的是扁的?
但这部纪录片尤为出色的是,它呈现出了“思考”的逻辑链条。每个“小科普”都有完整的解答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践观察,实验评估。
这不就是科学探索的一般过程吗?功利点儿说,未来理化生课本上的实验步骤,也都遵循这个流程。
如果想要再添一点挑战,或许可以试试这部《逻辑的乐趣》。
这个纪录片甚至很适合成人一起观看。它更像是逻辑史的趣谈,通过好玩的故事讲逻辑思维。
电影里有个经典的逻辑学“脑筋急转弯”:
三个逻辑学家走进一个酒馆。酒保问:你们都要啤酒吗?
第一个人说:我不知道。
第二个也说:我不知道。
第三个果断回答:是的,我们都要啤酒。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酒保问,你们“都”要啤酒吗?
第一个人只知道自己要啤酒,不知道其他人,所以说“不知道”。如果他不想要啤酒,只要说“不”就可以了。第二个人也是同理。
第三个人明白了前两个人的潜台词,因此说“都要”。
03
不输出的逻辑训练等于没训练
说一千道一万,看书和“脑筋急转弯”只是迈出了第一步。逻辑训练,还是得靠输出。
——从这个意义上说,逻辑确实不能光靠“学”。
那么要怎么“输出”呢?最好的方式,就是辩论。
几年前以辩论为节目形式的《奇葩说》大火,其实一些专业辩论比赛不输它——甚至更精彩。
场上逻辑交锋有如刀光剑影,眨眼之间已过了数招:界定概念,提出反例拆解对方定义,指出对方滑坡论证、归谬法……
比如一场2018年的经典决赛,辩题是“青年人应该做加法还是减法”,我们可以感受一下逻辑论辩背后的思维交锋是如何呈现的:
反方:“消费主义是不会主动给你节制的,所以我们只能靠自己去节制,必须做减法”;
反方认为“青年应该做减法”
正方的反驳:“我们对时代的理解不同,在一些人生重大关头的选择,时代并没有要求我们做加法,实际上,是在要求我们做减法的。”
正方的反驳,时代并没有要求我们“做加法”
看过之后不过瘾,不如搞搞家庭辩论赛,围绕一家人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
——注意,不管观点如何,论证必须得完整。
当然,辩论赛门槛可能略高,我们可以从“讲故事”开始。
在上学放学路上,请孩子讲一讲自己最近正在读的书,要求他逻辑清晰、层次明确。
每当孩子讲乱了,家长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梳理清楚。
这样,同时训练了逻辑、口才,顺便也督促孩子读书,可谓一举三得了。
不过,最方便的输出方式可能还是写文章——而且是写稍具篇幅的文章。
逻辑训练的要义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自然也包括独立思考的欲望。
缺乏训练的孩子在升入高中甚至大学后,会越来越感觉“无从开口”、“词不达意”。
鼓励孩子输出并不是要增加他们的负担,而是慢慢培养他们“表达想法”的积极性。
美国教育学家詹姆斯·凯特在《教育与人的能力》中提出,人的基本能力三原色是“抽象”、“数字”和“语言”。
逻辑训练之所以重要,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而已,它是人的基本能力,是一切智慧的前提。
哪怕无志于学术,“有逻辑”也意味着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我。
思想的独立自主依赖思维的清晰,逻辑训练从来不只是为了某个学科而设,它是人对智识的不断追求。
参考资料
1、冯渊.一道高考作文题写作中的逻辑错误[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10):35-38.
2、罗俊龙,王玉洁,吴凯,贺雯.逻辑训练对不同理性思维方式大学生三段论推理的影响[J].心理科学,2020,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