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观 | 聚焦保险创新
上周,在尝试用ChatGPT辅助写了一篇文章后,上周五我们又建了一个ChatGPT的聊天微信群(这应该是第一个保险行业的ChatGPT微信群,吧?)。我们邀请了七十多位对人工智能应用感兴趣的保险业内朋友,并在群里配置了一个基于ChatGPT接口的聊天机器人和大家实时互动,回答大家的问题。
建这个群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ChatGPT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和价值,大家在群里也对机器人提了很多问题。可以看出,ChatGPT的这一波热潮大大激发了保险行业对人工智能应用的热情。虽然科技早已开始融入保险行业,但ChatGPT可能至少是保险行业内的第一次“技术民主化”现象,非技术岗的人员也可以直接体验高端技术成果,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话不多说,看看保险人们都对人工智能提出了哪些有趣的问题吧。
01
写报告、推荐产品、讲笑话:
保险人为ChatGPT设想的N种可能
我们邀请进群的朋友来自保险行业的不同公司、不同岗位,基于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兴趣,大家向机器人提出了五花八门的问题,其中不乏一些很开脑洞的问题,非常有趣。
首先看和保险行业有关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当搜索引擎查资料的、写各种稿子/方案的、分析行业问题的、分析和推荐保险产品的。
搜索引擎“代餐”
用ChatGPT当搜索引擎,它的表现如何?一些朋友向ChatGPT一些保险相关的科普类问题,可以说给出的结果质量参差不齐,整体可参考性较低。
比如,有人问“美国养老CCRC是什么意思”,机器人的回答虽然比较笼统、不够深入,但还算正确。
然而,很多情况下,ChatGPT的回答错得有点离谱,比如这个关于中国有多少家人身险公司的问题。
更离谱的是以下这个关于西湖益联保的问题,机器人完全把这款产品当成了保险公司来回答...
此外,有用户自己也用ChatGPT进行了很多测试,发现它对很多事实性问题的回答是东拼西凑得来的,而且每次“胡说八道”的结果还不一样,参考风险很大。看来,要把ChatGPT训练成保险行业的专业机器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呀!
写各种文稿/方案
对很多人来说,用ChatGPT写工作总结似乎是个不错的办法。我们的用户除了想让机器人帮忙写报告外,还测试让它写了不同类型的文案,包括销售人员招聘文案、活动方案、说明书、系统设计方案、短视频文案等。机器人写得这类文案整体结构和逻辑还比较完整,不过也不要期望有多出彩、详实。
招聘文案
周年庆方案
说明书
领导发言稿
还有朋友提出了很有个性的要求,比如,让ChatGPT写搞笑、反转的保险相关剧本(大家对人工智能真是给予了很多期望呢)。
分析行业问题
有的用户提问了保险公司经营的问题,例如,“保险公司的核心能力是研发还是培训?”、“保险公司的核心能力是研发还是增员?”等。对于这两个问题,机器人都没有做二选一的选择,而是跳出选项,强调了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还有关于将1000万元资金投向研发还是增员的问题,它选择了“端水”。从这些回答来看,虽然人工智能明显不了解一线市场,不怎么接地气,但或许也可以让我们反思一下:在完成一个个KPI的过程中,保险业务的发展是否偏离了本源?我们还记得自己的初心吗?
还有朋友提出了关于保险行业分析与展望相关的问题,例如“2023年产业行业会出现哪些机遇与挑战”。这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机器人的回答通常没错,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不过要有更深刻的、有指导意义的分析还得人类自己努力。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有观点,而ChatGPT的答案还是比较中庸的,不过也是情理之中。
分析和推荐保险产品
对于人工智能,目前保险行业最关心的问题还是“ChatGPT会取代代理人吗”。对于机器的保险销售专业能力,大家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来测试它的能力边界。总的来说,因为缺少相关资料和数据的训练,机器人的保险销售水平表现还比较差。
先看ChatGPT回答得比较“在线”的问题。有用户询问机器人保险销售话术,回答中主要强调了合理的性价比、服务和理赔,没有误导销售等违规信息,还算合格。
有用户提问“我有100万,购买什么保险什么保险可以在一年后保底盈利50万”,机器人建议TA咨询保险顾问。这个回答本身没什么问题,不过,当要求机器人推荐保险顾问时,它开始了“无中生有”的推荐;被支出该保险顾问是骗子后,它干脆选择了拒绝继续回答。
涉及到具体产品时,ChatGPT的弱点就完全暴露了。
因为缺少具体产品信息,它要么“打太极”,只给不完全错的、笼统的回答。
除了保险相关问题外,大家还有很多其他领域的问题。
有让ChatGPT写代码的,这是它的优势,完成得不错。
有用ChatGPT做数学证明题的,机器人用了反证法,也很顺利。
有要求它用卡夫卡等各位大作家的风格写作的,有点文学的味道了。
有让ChatGPT写唐诗并翻译成英文的,虽然看上去有点跑题了,不过文采还是可以的。
还有让ChatGPT给中国男足出谋划策的,只能说,机器人比我们乐观多了。
通过一轮轮的提问,ChatGPT的更多弱点也暴露了出来。ChatGPT的回答基本都是基于“理论”,缺少对现实情境的综合考量。以一位用户提出的“800千克重的牛怎么过承重700千克的桥”这一问题为例,机器人的解决方案是将牛“一分为二”。这样做虽然解决了承重问题,但牛也死了,显然不是提问者想要的结果。
02
谦虚、利他、有点傲娇:ChatGPT也有自己的性格
最近,我们和一些用户、朋友都在持续测试ChatGPT。随着与ChatGPT的“接触”越来越多,我们也感觉到这个机器人还是有些性格的。
首先,ChatGPT对自己的定位还是很清楚的。虽然ChatGPT功能强大(不出意外,接下来还会快速迭代,并与其他应用结合,功能更加强大),它的主要作用是尽可能地回答人类的问题、帮助人类提高效率,而非取代人类。当然,不同岗位受到的来自人工智能的威胁大小也是不一样的。
还是以保险行业为例,ChatGPT是如何看待自己对于保险职业的替代性呢?我们的群里有人提到了相关问题,可以看到,在ChatGPT看来,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保险代理人的部分工作(言外之意,不能完全替代)。不过,人工智能可以协助代理人处理很多事情,比如辅助回答客户问题、比较保险公司的报价、维护合同等。
关于理赔岗位的替代性,虽然我们得到了一个“不确定”的回答,但也可以推断,ChatGPT认为人工智能对保险理赔的影响会更大一些。
那么,ChatGPT如何评估自己的价值呢?对于这个问题,ChatGPT一开始还在“打官腔”,在我们要求它做一些“主观”的估值后,ChatGPT也吐露了一些“心声”。看来我们还是要加深对人工智能价值的认知啊!
第二,如果把ChatGPT当做一个人来看的话,它是怎样的性格呢?
在ChatGPT自己看来,它是一个“充满活力、乐观积极的人”,而且在持续进行积累,用于接受新变化,乐于分享(评价还挺高)。它的缺点是“太多执着、太过固执”,虽然有点凡尔赛,但这也让ChatGPT更像一个“人”了,一个有点傲娇的“人”。
除了这些特点外,就我们自己的使用感受而言,ChatGPT还是一个有原则、认错态度很好的机器人。例如,有用户向ChatGPT提问其他人的手机号是多少,便被它“言辞拒绝”了;还有人指出了ChatGPT的错误,它也马上表示会改正。
ChatGPT的回答有一个特点,它对很多事情的分析只讲优点,不讲缺点。对此,它自己的解释是因为意识到“有时候将一些优点会更容易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定”。虽然这个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放到实际场景,对于决策者来说,这么“圆滑”的咨询顾问还是有不小的风险。
除此之外,虽然ChatGPT认错态度好,但真的“嘴硬”起来其实挺气人的。
我们在测试时故意给ChatGPT挖了个坑,问它在投保宠物险时,金渐层和银渐层的保险有何区别。ChatGPT在回答时没有识别出金渐层和银渐层是指猫的品种,而将其当成了两种保险产品,胡编乱造了一个答案。在我们支出问题所在后, ChatGPT拒绝承认错误,仍然固执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换一个场景,如果遇到这样的人类员工,领导们应该会很生气。但ChatGPT毕竟是个机器人,对它生气很没有意义,只能自己忍着。从这个角度来看,真让人郁闷啊...
ChatGPT似乎也知道自己的这个问题,正如上文提到的,让他评价自己的性格缺点时,它也认为自己有时“太过执着、太过固执”,只能说,还挺有自知之明。
03
保险人对ChatGPT的应用有什么期待?
做了这么多测试,最后要回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ChatGPT在保险行业可以有哪些应用呢?
很多保险人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一家互联网保险销售渠道的负责人在使用过ChatGPT后反馈,从信息搜集的速度、搜集的能力方面来看,ChatGPT的反应比百度快,但是对于观点类问题,回答明显比较中庸,言之无物,比较空洞。针对保险行业的问题,尤其是具体的保险产品、条款类问题则错误率非常高,甚至答非所问。从一个“高级百度”到一个精通具体某个领域的人工智能,它还需要行业经验的积累,以及更加细致的培养。
不过,她还是很看好ChatGPT的未来发展以及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也会考虑定制、培训一个自己的ChatGPT机器人,愿意为这些技术付费。毕竟,现在招聘一个简单的客服,一年的人工成本最低也要8万块钱以上,而且人工作还会有情绪、上班还会摸鱼、回复还可能不及时或者回答错。而人工智能学习速度很快,如果训练成熟的话,既可以节省成本,也可以避免很多人类的弱点,能替代技术含量不够的岗位。
一家保险科技公司的负责人也告诉我们,ChatGPT对保险的普及、提升普通消费者对保险的认识能起到较好的帮助作用,它提供的答案相对客观。
从对不同岗位的影响看,目前ChatGPT在保险具体交易细节及交易的达成方面还不太智能,所以仅仅依靠它来完成保险的交易还比较难,不过可以作为销售人员很好的辅助工具来使用。以后每个销售人员都应该有个像ChatGPT这样的工具,就像每人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样。
ChatGPT对核保、核赔、客服人员的影响会比较大,一些保单、理赔案件的处理基本都可以由人工智能胜任,估计很多人员会被替换掉。
有些保险科技公司已经行动起来了。最近有媒体报道,水滴公司已经在内部测试类ChatGPT应用,主要运用在保险营销和服务领域。
水滴的AI负责人黄明星表示,要打造出符合保险行业需求的智能对话机器人,需要用大量关于保险产品的知识,保险销售、核保、理赔等各种场景下的用户对话内容去训练智能对话机器人,不断提升它对保险相关知识的理解和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否则即便拥有ChatGPT这样先进的算法和模型,没有数据的训练也不行。
此外,我们也了解到,一些做代理人赋能、健康险科技等方向的公司都在探索ChatGPT的落地应用,大家对这个科技“顶流”有很多设想。
随着ChatGPT的不断迭代,它会经历从目前的通用型机器人到被应用于各行各业的专业机器人的过程。虽然它的成长速度很快,但我们还是要有足够的耐心,用大量的数据、保险产品指示等对ChatGPT进行训练,不断提高准确性,才能最终真正具有应用价值。当然,技术开发和应用成本也是一个主要问题。
有人做了测算,按照1月份ChatGPT每天大约1亿次的咨询来计算,即使按照上海的工业用电价格,ChatGPT每天正常运行的成本都超过了300万元人民币,如果考虑美国的电费水平以及其他各项开销,成本非常高。技术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是其持续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当先很多保险科技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希望未来ChatGPT可以突破这种有点尴尬的境地。
围绕ChatGPT的讨论已经很多,大家从技术、商业、社会伦理等等不同的角度都进行了分析。很少有一项技术、应用能引发如此大范围的讨论,此前虽然也有AlphaGo这样引发轰动的人工智能“明星”,但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太遥远了。而ChatGPT给普通人也提供了与先进人工智能直接对话、体验、应用的机会,这次“破圈”意义非凡。
我们期待包括ChatGPT在内的现金技术能早日在保险行业有成熟、可持续的应用,也希望大家对新技术、新变化有更开放的心态,一起让保险行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