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商汤|生成式AI

大装置+大模型,商汤科技能否重塑AI想象力?

作者:镭射财经发布时间:2023-10-21

原标题:大装置+大模型,商汤科技能否重塑AI想象力?

本文转载自产业科技

AI的资本游戏,在商汤科技身上体现得淋漓精致。

上市前,商汤科技依靠跨场景、通用型AI算法组件概念,贪婪融资,激进扩张,导致估值被拉满。当不同场景下模型有效性迥异,需要回归定制化开发,商汤商业模式受挫,营收和规模上限失去想象力时,估值便大幅回撤,留下接盘者哀声一片。

二级市场数据显示,商汤科技股价已从上市初期最高点9.7港元每股跌至目前1.49港元,上市短短一年半左右时间股价跌了近九成。估值现形后,早期股东也选择逃离,如阿里于2022年下半年以来已逐步清仓减持所持商汤科技股份,软银亦是同步减持。

市值暴跌背后,商汤科技的通用型、平台型AI愿景落空,真实的商业模式回到定制场景开发,甚至被市场认为其本质与传统的开发外包公司无异。这主要与当下AI公司商业模式困境相关,即主要在细分场景下做定制化开发寻求变现。

依托场景的定制开发,就存在甲方复杂需求,项目交付流程长,账款清收难度大,边际成本高,人力需求重,毛利水平低等痛点,这显然决定了商汤科技的平台型AI构想根本无法跑通,试图构造像平台企业一样的高估值,更是妄想。

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是,商汤科技目前距离收支平衡还存在很大距离,但估值和融资压力上升,为了减缓经营压力,商汤科技已经开始调整部分前景不明的业务线并裁撤员工,以缩减开支。

同时,也能看到,商汤科技继续延续造梦叙事逻辑,在AI大装置之后,开始借力大模型和AIGC,讲述赋能百业,B端不够C端来凑的故事。归根结底,商汤科技还是想制造出一个平台型AI框架,但又犯下了众多AI公司的通病,即忽视了人工智能的能力边界。

当技术实际落地效果无法支撑宣传的商业框架时,商汤科技的AI人设也将崩塌。

大模型的翻盘想象

最近几年,商汤科技的研发成本高企,应收账款款龄恶化,营收乏力,当公司长期陷入亏损尴尬期,自我造血能力仍然残缺时,大模型便成了估值修复的想象力。

其实在大模型之前,商汤科技就已经动用新的概念,试图再次让市场相信其AI通用能力的高增长逻辑,一如AI大装置。2022年,商汤科技全力投入大装置和高性能计算,建设了基于2.7万块GPU的并行计算系统SenseCore AI大装置,实现了5.0exaFLOPS的算力输出。

事实证明,大装置推出的这几年,商汤科技的业绩底色并未明显改善,甚至在收入端表现得更差。如今故事讲到了大模型,为了向市场证明商汤大模型的前瞻性和应用能力,特别在财报中标注了生成式AI的业绩贡献。

商汤科技2023年中期业绩显示,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3亿元,同比微增1.3%。其中,生成式AI相关收入实现670.4%增长,对公司业务贡献从2022年的10.4%提升至20.3%。

今年4月,商汤科技发布了“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体系,可提供自然语言、内容生成、自动化数据标注、自定义模型训练等多种大模型及能力。基于“日日新”大模型系列,商汤科技推出商量SenseChat1.0,与大厂一起竞逐大语言模型应用。

相比之下,商汤科技的大模型应用多的能排成一个系列,包含六项生成式AI产品商量SenseChat聊天助手、秒画SenseMirage、如影SenseAvatar、琼宇SenseSpace、格物SenseThings、明眸SenseAnnotation,涵盖自然语言处理、绘画、数字人等领域。

与早期算法竞赛刷榜一样,商汤科技在大模型环节也爱上了刷榜。6月,商汤科技联合多家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发布了国内第一个综合性能全面超越GPT-3.5-turbo的基模型InternLM;8月,新模型InternLM-123B完成训练,新模型参数量从1040亿提升18%,至1230亿。

看起来,商汤科技AI大模型产品已全面爆发,迭代速度喜人。可大模型堪比“吞金兽”,除了要求海量数据,还需要巨大的算力支持,相比大厂,商汤科技数据和算力并不占优,入局即意味着将承担巨大的成本压力。

在大模型应用商业化通路没有真正跑通前,这种不断迭代的成本压力会一直存在,可能令商汤科技利润表雪上加霜。如果商汤科技的大模型战略不具备可持续性,落得B端难渗透、C端没人气的下场,那么投资者也不会再为其估值花一毛钱。

烧钱容易挣钱难

十余轮融资,数十亿美元,让商汤科技早期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尽管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商汤科技的员工薪资非常高,高管的薪资更是令人咋舌。

烧钱如流水的背后,是挣钱如饮冰。商汤科技业务涵盖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四大板块,其中智慧商业收入贡献占比最高。

据最新财报显示,智慧商业板块今年上半年收入8.54亿元,同比增长50.2%,营收占比为59.5%。该板块服务客户数481,单客户收入提高59.9%。虽然智慧商业收入增幅较高,但整体收入增幅并不明显。

在经历2018年至2021年,营收从18.5亿元至47.0亿元的连续飞增之后,商汤科技2022年营收下降为38.1亿元,2023年上半年仅为14.3亿元,营收增长动能出现不足。

利润方面,2018年至2022年,商汤科技亏损分别为34.3亿元、49.7亿元、121.6亿元、171.8亿元、60.9亿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31.4亿元。经调整后,亏损缺口同样较大。

更糟糕的是,受逐一场景下的交付成本和开发成本影响,商汤科技的毛利率也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大幅下滑,从2020年最高的70.6%下降至45.3%,创历史新低。对于一家AI公司,如此低的毛利率水平也行业内也是罕见。

连年亏损背后,巨额研发成本、销售费用、员工薪酬是主因。

作为一家算法起家的AI公司,商汤科技在研发方面倾注了巨大投入,早已超出了一家软件公司的范畴。这种从算法到算力,从大装置到大模型,从软件层到云计算的持续重投入,让商汤在自我造血不足的情况负重难行,目的可能就是塑造AI技术遥遥领先的市场认知。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商汤科技研发投入分别为8.49亿元、19.16亿元、24.54亿元、36.14亿元、40.14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45.80%、63.30%、71.11%,76.89%、105.00%。而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7.83亿元,费用占营收比例升至125%。

虽然研发是科技公司的立身之本,且从长远计,现在的研发投入也必然为打造坚实的技术壁垒,和未来的商业化变现能力奠定了基础,但在短期内,由研发投入带来的巨大成本压力,是商汤科技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

另一个让商汤科技陷入尴尬境地的因素,是应收账款回收不利,带来的营收乏力。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商汤科技的应收账款总额高达77.26亿元。其中,超过正常客户付款周期的应收账款超过55亿元,里面包括超2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超过26亿。应收账款逾期侧面印证了商汤外包模式的弊端,周期长,回款慢。

对此现象,商汤科技表示,应收款项总额的账龄有所恶化,账龄相对较长的未偿还应收款项的现金收回情况仍然面临挑战。

应收款项账龄恶化,也可能对商汤科技的现金流造成了阶段性影响,一旦出现大面积坏账,不仅是活干了钱没收到那么简单,甚至意味着,公司整体运营都将出现危机。

在财报中,商汤科技直接表示,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出自于智慧城市的客户。智慧城市业务收窄,也是因此原因导致。相较于去年同期的4.34亿元,今年上半年该业务下降57.7%,营收占比下降近18个百分点。商汤科技逐渐对该业务转型调整,通过有序收缩,聚焦精品项目,实现现金流优化。

商汤科技做出努力调整的另一方面,体现在裁员上。

前不久,市场消息传出商汤科技将要进行新一轮裁员,且涉及多个部门。其中,智慧城市与商业事业群(SCG)员工裁员约10%至15%,SCG下属的质量中心解散,智能产业研究院裁员比例约10%。

从财报数据上看,截至2023年上半年,商汤科技的员工总人数有5016名,对比去年同期商汤员工总数为5943人,裁减员近千人,幅度超过15%。

大幅度的人员收窄,使公司在雇员福利开支方面的支出比例减少近一半。今年上半年商汤集团雇员福利开支为2730万元,占总开支比例为3.5%;而去年同期该开支为3080万元,占总开支比例为6.4%。

商汤科技的AI故事讲到这里,结局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它的价值回落到与业绩相匹配的位置,另一方面,资本退出后,它被迫变得务实,吃力地寻找更多变现的可能。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