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人工智能|教育

把握人工智能机遇,激活就业“动力引擎”

作者:新华日报发布时间:2023-11-10

原标题:把握人工智能机遇,激活就业“动力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催生重构教育新生态,也为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提高,可能导致一些传统就业机会的减少,而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将重新塑造产业结构,创造新的行业和就业机会,这也将对大学生能力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是必经之路,有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因此,为实现平稳有效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稳就业、促发展的双重目标,就不能不对智能化发展可能引起的就业结构波动予以重视。要实现高校毕业生搭上人工智能发展的“顺风车”,在稳就业的同时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目标,就要求政府把好就业“方向盘”,高校激活就业“动力引擎”,企业疏通就业“快车道”,大学生有意识地提升智能素养,从而形成政府主导、高校落实、企业参与、学生为主体的多方联动格局。

政府充分发挥宏观政策的引导职能,把好就业“方向盘”。政府要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市场监管、平台建设、环境营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教学改革正在经历从基于学校内部条件到基于市场需求的转变,其中关键是引领方向,制度是保障手段。政府部门要以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为导向,从教育体系建构等方面采取政策措施,明确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方向,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又要能够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另一方面,就业政策在确保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制度支持作用。作为连接高校与企业的桥梁,政府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通过加大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人才培训项目、场所和资金支持,创造公平有序的环境,以吸引更多大学生进入人工智能领域,同时也可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和发展。

高校做好人才培养规划,激活就业“动力引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的“面向教育现代化”十大战略任务之一便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方面,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必然会带动教育内容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的特点,高校要明确以培育人工智能专业知识为主、多种专业知识为辅、具有多种专业思维、知识结构、技能素养的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进课程体系,改善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改变教育方式,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开展个性化的创新能力训练。高校还应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对学科专业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适时撤销那些与社会需求匹配度较低的学科专业。另一方面,高校要利用大数据技术,精确对接岗位,提高高校就业教育指导工作效率,精心摸排,精准施策帮扶,精细加强指导,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充分体现育人情怀。

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构筑人才培养与创业就业联动的就业“快车道”。企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为创新创业提供资源支持,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满足企业创新人才需求,实现校企“双赢”。一方面,企业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研发能力,对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保持高度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承担许多重复和繁琐的劳动任务,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率,降低各类成本。企业加强与院校的沟通联系,可以更好地进行相关人才需求的衔接,帮助企业解决招聘难问题。对于企业关键性的“卡脖子”技术,高校也能够帮助企业弥补短板。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高校通过企业的反馈,结合市场导向,有针对性地培养能够准确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高校还可以聘请企业优秀的创新人才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在教育中分享创新经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竞赛,通过科技研究和技术转化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使企业从负担者转变为受益者。

大学生注重专业技能、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学习和提升,驱动就业“加速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不管是新一轮科技革命还是社会产业变革都势必对高层次人才提出更高的需求。一方面,在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的生产、流动、扩散、转化、更新和再生产的速度显著加快,大学生要以课外自主学习为主、课堂内外学习相结合,不断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技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素养。还要拓宽学科视野,注重跨学科学习,能够围绕一个学习主题,将多个学科、多个专业知识体系的理念、视角、方法和技术相互交叉融合,培养综合实践能力、跨学科思维习惯和创新精神,以提升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是模拟人类的思维和行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具备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知识、技能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学生要抓住一切机会,参与到实践项目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就业工作前移。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作为智能助手,帮助大学生获取更多就业信息,提高时间管理、信息整理效率,增加就业机会。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苏北发展研究院;本文为淮安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23SK75〉结项成果,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22SJYB1944〉阶段性成果)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