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火爆的是什么?
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没有之一。
星空君是个赶时髦的人,除了ChatGPT外,还体验了Claude以及国产的ChatGLM、文心一言、讯飞星火等等。
从实际应用效果来说,国产大模型表现非常好,和ChatGPT这种全球顶级领先者的差距并不大,完全可以成为生产力工具。
很弱人热衷于给AI构陷一些逻辑陷阱,以此论证国产大模型不如ChatGPT。
然而真正实用的AI是用来解决普通问题的,比如分析资料、提供代码、代写文章等等,在绝大多数场景中,国产大模型完全够用。
日常工作、学习和写作方面,星空君已经大量依赖AI,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省下的时间去做什么了呢?
用AI画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妨改成AI自有黄金屋,AI自有颜如玉。
2023年11月,最受欢迎的开源AI绘画工具stable diffsion迎来Turbo/LCM时刻。官方推出来一个提速工具叫Turbo,清华团队推出来一个提速插件叫LCM。
这两大工具将画图的速度提升了十几倍,秒级出图,即便是在廉价显卡上,只需要几秒钟就能跑出满意的效果。
每天深夜,星空君的显卡再也不啸叫了。
随着AI技术的进展,除了硬件层面追加显卡提高算力外,软件层面的调优,也可能带来革命性的进展。未来的AI时代,对算力硬件的需求,可能比之前预计的要少得多。
一家公司以AI算力、算力调优的概念,短短几个月,市值足足涨了60多亿。
它叫恒为科技。
01
1500万的营收
AI的浪潮里,裹挟着很多上市公司并因此股价暴涨。包括恒为科技。
和百度、阿里、华为、讯飞这种直接上算力卡训练AI大模型底座的企业不同,恒为科技既不搞算力,也不搞算法,那搞什么?
公司在半年报中称:在AI快速发展的时代,算力将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和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公司智能系统平台业务中的智能计算板块,为行业智能化和AI应用提供给平台硬件支撑,将受益于算力需求的增长。
而这个平台硬件又是什么?
星空君翻了公司最近的年报半年报,发现都是些普普通通的计算机网络设备。
这些通用网络设备,和AI有关,又无关。
据飞象网消息,2023年一季度,公司一部分与科研院所合作的AI一体机和AI服务器项目落地。
该解决方案以恒为高性能 AI 服务器平台为载体,以飞腾 CPU、比特大陆深度学习加速卡为驱动,具有领先业界的计算性能,特别适用于超大运算规模的深度神经网络的推理运算,可实现对视频结构化、人脸识别、物品识别、视频内容增强等典型应用的 AI 加速运算。
这大概是公司公开资料能找到的唯一和AI有关的业务,卖了多少钱呢?
1500万。按照公司的毛利率测算,大概800万左右的毛利。
带来了超过60亿的市值暴增。
啧啧。
02
真.核心业务
根据2023年半年报,公司的核心业务没有发生变化,是网络可视化业务和智能系统平台业务。
1、网络可视化
搞IT的都比较了解,网络可视化是现在流行的分析工具。但这种产品并没有非常高的门槛,公司一半左右的业务来自网络可视化。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事实上,公司所谓的算力调优,也是依托类似的可视化平台,就是一个监控平台的效果展示,并非算力、算法本身。
2、智能系统平台
另一半营收则是智能系统平台为主,尽管加了智能俩字和AI套近乎,但公司的平台依然主要是一个硬件+软件运维模式。并没有非常高的技术壁垒。
从公司的经营规模也可以看出,公司成立20年上市6年,营收在2022年才达到7.7亿。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营收较上年同期微增,净利润略有下滑。
不过,作为集成系统类的企业,公司的季报可参考价值不大,因为公司的大客户主要是央企国企以及集团型企业,这些大企业项目流程繁琐,大量的项目会在年底验收、付款。
03
研发费用真相
公司部分产品的毛利率达到了56%,在IT类企业中,属于比较高了,但公司的净利率只有6.12%左右。
除了成本,会发现公司最大的开支是研发费用。2022年达到了1.46亿。
星空君是支持高科技企业大力投入研发的,但恒为科技的研发略有不同。因为公司556人(2022年年报数据)中,有324人被算作研发人员。
而研发费用中,绝大多数是研发人员的薪酬,为1.1亿。简单测算,研发人员年薪30万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的产品定制化程度非常高。基本上是按照甲方要求进行全面的开发和改造。
这也意味着,这300多名研发人员,除了一部分总部中心开发底层代码外,大部分是驻点工程师,根据甲方的要求不断的修修补补。
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就60%左右,每个大客户的销售额在0.5-1.5亿左右,这种规模的项目,驻点3、50名工程师是常态。
然而,这些研发人员本质上是在为客户服务,他们的技术积淀很难成为公司的科研成果。半年报显示公司共有142项软件著作权,作为一家成立20年的IT企业,这个数量着实不算多。
公司只是合理利用了研发开支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事实上并没有给公司本身带来过多的研发方面的突破。
谷易电子测试座 2024-11-18
忆伯科技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