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算力的逻辑:“10%的精度 vs 50%的算力”。根据论文研究,模型精度每下降10%,算力可能减半。在2500万DAU的假设条件下,若每个用户使用10次,GPT-3.5所需GPU数量大约为27.2万A100。同样的假设条件下,若New Bing使用压缩6倍的模型(得分76.2分),所需算力约为4.5万GPU。
2、Open AI的总体盈亏分析。data.ai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19日,ChatGPT iOS端上线首月的日活付费率约为4.36%。在GPT-3.5精度下降的情况下,如果日活月活比例达到35%,月活付费率突破12%,对于压缩后的GPT-3.5或能实现盈亏平衡。Open AI资金预测:对于GPT-3.5降低精度后的模型和GPT-4模型,若月付费率每月提升0.5%或能扭亏。
3、Open AI“单用户”盈亏分析。日活/月活比例与成本的权衡:日活跃用户与月活跃用户比例用于衡量产品的用户粘性,比率越大粘性越好。如果在统计周期内,ChatGPT用户使用产品的频率越大,日活月活比例越高,产品使用年限越长,此时面临的问题是成本也越高。GPT-4访问限制推出后,“高频用户”的使用受限,平均请求次数可能下降。
4、如何提高GPT-4付费率。ChatGPT用户中,主要使用者为程序员;其次还包括学生和教师用户、设计师/创作者用户等;此外,还有社会科学家、游戏玩家、投资者等多类用户。GPT-4独特的第三方插件及“代码解释器”功能,推动用户付费:2023年5月,Open AI全面开放了GPT-4第三方插件功能,这些功能仅向Plus用户开放,促进了用户的付费;2023年7月11日,ChatGPT“Code Interpreter”测试版正式向所有Plus用户开放,扩展了ChatGPT的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交互式编程体验和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功能,可能推动用户付费。
5、投资建议:
1)若Open AI实现盈利,或可刺激所有海外巨头加大资本开支,建议关注算力相关公司。
2)在Open AI收费的带动下,或有利于用户养成付费意识,各类AI相关应用有望百花齐放。建议关注:“AI+游戏”宝通科技、凯撒文化、恺英网络、巨人网络、神州泰岳、吉比特、完美世界;“AI+角色”奥飞娱乐、芒果超媒、掌阅科技;“AI+图像”美图;“AI+营销”三人行、蓝色光标、捷成股份等。
3)若Open AI实现盈利,则其他公司在大模型的投入或将加大,“数据要素”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建议关注:人民网、新华网。
风险提示:Open AI营收平衡效果不及预期,用户付费意愿不及预期,海外大厂资本开支有限。
来源: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