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原创:亲爱的数据
曾几何时,多希望有一个写稿机器人,来拯救谭老师的发际线。
想象中的写稿机器人:
现实中的写稿机器人:
震惊和赞叹,溢于言表。
于是,提问:
为啥是OpenAI公司,而不是别的公司搞出了人类历史上最接近通用人工智能的产品(ChatGPT)?
为啥是美国科技公司OpenAI,而不是中国公司?
这些问题太深刻,本来上班工作压力已经很大了。
我提议,不要埋怨自己,要勇于指责他人。
ChatGPT大火,好现象。毕竟,三分钟的热度,就有三分钟的收获。
《ChatGPT成功宝典》很多人都能如数家珍:
先进技术,高质量数据,用起来不抠搜的算力,充满创造力的团队。
听上去,人工智能像是用钱堆起来的。
相信我,干起来更是。
有钱就够了吗?
有一句箴言:人工智能行业里,哪怕有一种创新,都需要三个前提:远见、钱和基础设施。
你问,人工智能回答,比搜索引擎还体贴。
鼠标点击ChatGPT那么一小下,点出了AI产业又一个黄金十年。
能创造黄金十年的,都是跨时代的产品。
ChatGPT并不是唯一的时代代表性神器(生成式大模型),ChatGPT最为出名(因为有很简单好用的应用产品面向普通人,甚至小学生)。
这些课代表(GPT-3,Switch Transformer,DALL·E,InstructGPT不用记忆,都是AI模型的名字,好比,大强,大壮,大美,反正就是“大”)的出现,令“基础设施”一词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
大模型本身就是AI基础设施了。
任何一个跨时代产品的背后都有一个跨时代的技术栈。AI技术栈有三层楼那么高。
在技术栈里,以前,AI框架就是典型的基础设施。然而,情况变了。成熟的大模型直接变成了基础设施。
这种变化值得留意,基础设施这种幕后英雄动不动就被人忽略了。而大模型,让人过目难忘。
芯片和云计算也在高声叫嚷:“别忘了我们,基础设施,俺也是。”
芯片和云计算不是专为AI而生,算是地基吧,也支撑着AI技术栈这三层楼。
众所周知,芯片和云计算都挺贵的,所以,我们再聊回赤裸裸的金钱。
ChatGPT大火,全世界用户为之震惊和赞叹,而投资人忧心忡忡。
好消息来了,一部分投资人的共识是,AICG赛道很有想象力,比Web3和元宇宙更靠谱,可以投。
好消息又来了,微软将在其消费者和企业产品中部署OpenAI模型,而ChatGPT融入微软产品线这一历史性“成功”,更是在寒冷的冬日,给资本送去了温暖,送去了信心。
投资人有了信心,才会给创业团队投资。
ChatGPT赚钱了,AIGC创业公司呢?
虽然巨头教育了市场,但是AI技术栈每一层楼现在都面临了挺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投资机构A16Z对这个现象表示,他们没有答案。
另一个投资人方面的共识是,虽然图像识别,推荐系统等已创造巨大市场,但是上一轮AI创业企业(包括,计算机视觉应用企业,决策式人工智能企业)并没有赚到大钱。
曾经也说充满了想象力,但想象力不是答案。
AIGC的创业公司可以有两个思路。
第一,干出一家超越ChatGPT的创业公司,一举拿下大模型创新的高地。
第二,创业公司基于大模型的能力,调用ChatGPT的API。
第一个思路有多难,又需要多久?
我请教了一位国内顶级科技大厂的AI高管。
他认为:” 不受限的资源投入的情况下,模型团队到位而,AI系统(框架,编译器)团队,专业化数据团队到位,铆足了劲儿,18到24个月。追平2022年12月ChatGPT版本(的能力)。”
而另一位顶级科技大厂的AI总负责人则告诉我:“ChatGPT之后,算法侧的竞争加剧,自然增大资源消耗,短期没有收益进账,基础设施侧压力增大。”
很多人想做时间的朋友,最后都没有坚持。
大模型看上去是掘金空,实则销金洞。
第一条路真是巨难无比。
这两位高管分别所在的公有云是竞品,应他俩的要求,不能实名。
投资人对AI框架,编译器等基础设施无感,认为模型算法强就够了。而大模型是一个非常依赖基础设施的技术。
恐怕大家都看出来了,投资人的看法和技术创业者的认知差,有马里亚纳海沟那么深。
基础设施投入的多,公司就“重”,而投资人喜欢“轻”。
第二个思路,ChatGPT调用API,技术壁垒没有那么高,但依然有创新空间。
投资人希望AIGC创业公司,有技术壁垒,有落地指望,有商业模式,别搞了一堆“中看不中用(fancy)”的技术,场景用不上,用户用不上。比较去年同期,投资人更看重,产品化的能力,快速变现的能力,“快速”一词要着重强调。
比如,在好场景里创业,场景好到什么程度?
比如,To C纯娱乐,内容生产。
比如,To B 首选金融,自动驾驶,医疗等大蛋糕市场,用户付费意愿强。
按照这个逻辑,算一笔账,算出创业公司能帮客户节省多少成本,提高多少效率。
用微软云的技术能力这种创业思路,尽管拿不到最新的版本,也可以有壁垒,比如数据壁垒,行业壁垒。
发现好市场,以速度抢占,甚至有投资人称:“拼手速的时候到了。”
一些中国AI创业公司的高管看到ChatGPT的效果之后,立感颜面扫地,只是愿不愿意承认。
技术突破诞生于美国硅谷,ChatGPT这样的创业公司十年难遇。差距将中国技术极客们集体点燃,反思异常深刻。
除了投资人,我们还需要什么?
第一,企业使命:
一家AIGC公司,从公司成立第一天起,就不知羞臊地大声说出:“我们要实现通用人工智能”。不是,安防智能,分析智能,看板智能,推荐智能,广告智能,家电智能。
搞一个大的,能征服全世界的大模型,中国原创。
第二,产品信仰:
把技术做成产品,实用的产品,打破留存率、产品差异化和毛利率的瓶颈,将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完美结合,产品中国制造。
第三,尊重人才:
上整建制AI团队,整建制意味着数据,算法,系统三大战线全面覆盖。不能重算法,轻系统,轻数据,顾此失彼。
成功要素的清单可以继续往下列,且都有一个共同点,而这些都不是钱能决定的。
当我向顶级投资人问出:“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成自动生成文字图片的人工智能技术)创业公司到底能不能赚到钱?”
一位投资人抛出了那句熟悉的话:“等等看(看看美国那边什么动静)。”
也许投资人与中国的创业者需要坐下来,好好聊聊。
行文到此,忽听堂外有一声音号令,嘹亮而庄重:“35岁以上程序员,出列。”
错了,我们重新来一遍。
“对技术有激情,有信仰,要征服世界的程序员出列。”
(完)
更多阅读
AI框架系列:
1.搞深度学习框架的那帮人,不是疯子,就是骗子(一)
2.搞AI框架那帮人丨燎原火,贾扬清(二)
漫画系列
1. 万字大稿深度解读硅谷风投A16Z“50强”数据公司榜单
2. AI算法是兄弟,AI运维不是兄弟吗?
3. 大数据的社交牛逼症是怎么得的?
4. AI for Science这事,到底“科学不科学”?
5. 想帮数学家,AI算老几?
6. 给王心凌打Call的,原来是神奇的智能湖仓
7. 原来,知识图谱是“找关系”的摇钱树?
8. 为什么图计算能正面硬刚黑色产业薅羊毛?
9. AutoML:攒钱买个“调参侠机器人”?
10. AutoML:你爱吃的火锅底料,是机器人自动进货
11. 强化学习:人工智能下象棋,走一步,能看几步?
12. 时序数据库:好险,差一点没挤进工业制造的高端局
13. 主动学习:人工智能居然被PUA了?
14.云计算Serverless: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15.数据中心网络:数据还有5纳秒抵达战场
DPU芯片系列:
1. 造DPU芯片,如梦幻泡影?丨虚构短篇小说
2. 永远不要投资DPU?
3. DPU加持下的阿里云如何做加密计算?
4. 哎呦CPU,您可别累着,兄弟CIPU在云上帮把手
长文系列:
1. 我怀疑京东神秘部门Y,悟出智能供应链真相了
2. 超级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大国超算,无人领航
3. 售前,航空母舰,交付,皮划艇:银行的AI模型上线有多难?
最后,再介绍一下主编自己吧,
我是谭婧,科技和科普题材作者。
为了在时代中发现故事,
我围追科技大神,堵截科技公司。
偶尔写小说,画漫画。
生命短暂,不走捷径。
原创不易,多谢转发
还想看我的文章,就关注“亲爱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