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楠 舒越)ChatGPT热度不减,在高校里,已经有学生开始用它写作论文,并且有老师反馈:“写得不错”,继而引发热议。当前是否有手段避免学生用ChatGPT写论文?2月15日,现代快报记者联系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技术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教授,解读ChatGPT对教育教学乃至人类思维模式的影响。
能生成文本、润色文本、还能划重点,ChatGPT应用范围很广
“ChatGPT横空出世,确实非常火,上周的课上,我还用它为例,跟学生们分析了背后的原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导李丕绩告诉记者,他的研究方向主要就是自然语言处理,包括预训练模型、文本摘要、文本生成和对话系统,正好和ChatGPT的基本原理吻合。
说到ChatGPT,行业内人士可能会想到2020年发布并且大火的GPT-3,在MEET 2021 智能未来大会现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唐杰教授介绍,GPT-3的参数量已经达到了千亿级别,规模已经接近人类神经元的数量了。“GPT-3是一个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可以做到根据前缀,生成出后面的内容,但没有类似ChatGPT的对话功能。”李丕绩说。
李丕绩表示,大家可以把ChatGPT看作是高级的生成式的搜索引擎,它的出现首先就是对文字工作者有冲击,尤其是文字存在通用模板的工作,比如写工作报告、推荐信、申请书、邮件等,而且它还有个出色的功能就是润色。“如果你对生成的内容不满意,还可以让它重新优化一版。比如我试过放一段英文文本,让其润色,最后不管是拼写还是语句流畅性都非常专业,而且保证了意思不变。”
“ChatGPT应用其实很广,包括提供广告文案、小说剧情、游戏关卡等设计灵感,还有根据需求描述生成算法代码,以及代码检查和纠错。甚至可以根据输入的文档进行问答,例如打开企业的年度财报,你可以直接询问去年收益怎么样,它还会帮你划重点做摘要,大大节省了时间。”李丕绩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执行院长邹荣金最近也持续关注ChatGPT,他认为,这次人工智能领域的ChatGPT可以成功应用于文本的自然语言交流,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也更加深远,学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形成初步的文稿将不可阻挡。“ChatGPT涉及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可以为用户提供全知识领域的内容,随着各种工具嵌入,ChatGPT也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担忧论文造假?ChatGPT有固定文风,老师有办法检测
至于很多人提出学生用ChatGPT写论文的担忧,李丕绩也坦言,这种情况已经出现,甚至觉得“写得不错”。
“现阶段很难避免,不管再怎么屏蔽,学生总有办法登上ChatGPT,也没有相关检测软件。我们作为老师以教育为主,告诉学生背后的原理,其实就是根据互联网公开的语料,进行整合,稍作修改。一旦原封不动复制粘贴,很有可能被系统检测出抄袭。而且如果论文规定主题,限制了ChatGPT的搜索空间,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语句很容易‘撞车’,千篇一律,这样老师一眼就会看出来是ChatGPT写的。”
“ChatGPT有固定的文本风格,比如回答的文字很长,一般以“总分总”的形式呈现,有偏好的词法和语法等。”李丕绩说,当然它的出现对教学也有一定好处,特别是它写代码读代码的能力非常优秀,比如他们专业的学生经常要写代码,老师可以把几百个学生写的代码输入进行批处理分析,ChatGPT很快就能检测出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他透露,随着ChatGPT的问世,国内几大互联网企业也会陆续推出类似产品。从法制与道德角度来看,也许未来国家层面会加强监管,颁布针对这些AI的法律或规定,防止不法分子使用ChatGPT伪装用户发布谣言等行为。
有人说,ChatGPT的应用会进一步减弱人类的思考能力,增强了人类的惰性。对此,李丕绩表示,从目前来看,大家还是把它当成高级的内容助手或搜索引擎在使用,肯定会有依赖,但是否减弱人类的思考力,还要从长远来看。
ChatGPT+场景,赋能传统行业
邹荣金鼓励同学们使用该产品。“你可以看一遍,但不能直接抄。看了之后自己写,写出更优秀的作品。”他表示,因噎废食并不可取。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创造更优秀的作品,辅助教育和学习。同时,也提醒我们转变教育的方向和方式。”邹荣金举例,比如需要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
随着学习资源和途径的极大丰富,社会将逐渐“开放教育入口,抓住教育出口”,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完成测试和评价,逐渐取代抽样考试,形成能力导向的社会和价值体系。
ChatGPT及其相关技术,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比如ChatGPT+数字人教师/医生/律师等多种衍生应用,将文本与语音结合起来用于新兴行业。因此,邹荣金预测,各个行业都将会整合ChatGPT的应用,包括教育、医疗、电商和服务行业等。
“ChatGPT已经给出了人工智能可以突破的方向,下面就是奋力赛跑!”邹荣金坦言,新事物的出现,也勉励更多科研工作者要有挑战新科技的信心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