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上海,家电和消费电子热情重燃!
智东西4月27日报道,今天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正式在上海开幕,这也是后疫情时代的首届AWE展会。智东西记者亲临现场,走遍15万平米展区,并与数十家行业头部品牌进行了深入交流,第一时间为你送上满满干货。
▲AWE展会现场
整体逛下来,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今年消费电子领域着实又火热起来了,人气旺起来了,产业的热度和关注度都有明显提高,产品的成熟度、新技术带来的体验革新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火爆的浪潮之下,以AI技术见长的厂商以及智能家居领域的厂商也纷纷积极行动,科大讯飞、涂鸦智能、思必驰均认为生成式AI将会给他们的业务带来新变量,并都已开始积极行动以抓住技术趋势变化中蕴藏的机遇。
以三星、索尼、TCL、海信、创维、长虹等品牌为代表的电视新品,虽然依旧主攻OLED、Mini LED两大技术赛道,但产品在峰值亮度、画面对比度、色彩表现力上明显更进一步,TCL的旗舰Mini LED电视峰值亮度突破了惊人的5000nit,这在过去基本很难实现的,而三星也将基于最前沿的Micro LED技术的电视做到了更接近民用的89英寸。
另一边,在我们传统观念中认为增长空间已经见顶的传统家电市场,例如空调、冰箱、洗衣机、洗碗机、抽油烟机等领域,海尔、TCL、格力、海信、老板、华帝等厂商依然带来了不少“黑科技”,重点提升了产品的功能性以及实用性。
总体来看,今年展会上我观察到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花里胡哨”的功能少了许多,追求实用性的硬核技术仍然是主流。
作为全球三大家电及消费电子展之一,AWE2023这次重点聚焦的是智能科技、智慧场景、创新产品这几个方面,据了解国内外参展品牌数量超过了1000家。
接下来,智东西将带你走遍今年火爆重燃的AWE2023,看看有哪些重磅新品和硬核“黑科技”,并通过与厂商深度沟通,与你一同看透更多产业深度变化趋势。
最近ChatGPT的火爆以及Matter标准的落地,已经成为影响智能家居产业的两大关键变量,我们也非常关注相关领域厂商在这些技术的研发以及标准落地方面是否已有关键动作。
此次科大讯飞在AWE上展示的仍然是自己的拳头产品,包括各类录音笔、智能教育平板以及一些会议激光投影仪等。
▲科大讯飞展示的部分新品
就在几天前,科大讯飞的星火认知大模型已经开始内测,智东西已经第一时间进行了深入体验,相关体验分享也会在近期发布,敬请期待。
正如科大讯飞做出的实际行动,科大讯飞现场工作人员也提到,他们现在也在积极思考和布局大模型领域,AI技术浪潮的迭代向前,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就在科大讯飞的展区对面,思必驰在现场展示了内部测试版的类ChatGPT生成式AI大模型,比如该模型可以对文字版会议纪要进行内容上的理解和重新生成,从而生成一份“AI摘要”,这份摘要能够包括会议的主题以及重点的摘要。
▲思必驰展示的大模型处理会议纪要的演示案例
从实际生成的摘要来看,思必驰大模型生成的文字通顺程度是比较高的,同时对于文章主题内容的把握没有明显的偏差。
思必驰现场人员介绍,思必驰其实在大模型领域一直有相关技术布局,不过他们对于技术的思考还是比较冷静的,目前国内许多客户,尤其是政企、事业单位客户对于生成式AI的接受度仍然不高,市场需求的爆发可能仍然需要时间的积累、市场认知的逐渐改变。
从思必驰现场展示的新品来看,他们目前主要聚焦的领域还是以智能硬件产品以及车载场景为主,比如美的智能空调、冰箱产品,以及小鹏、理想、蔚来汽车的智能语音交互相关技术的支持。
作为智能家居赛道中的“平台型”企业,涂鸦此次在AWE展会上展示了不少生态合作伙伴的产品。
涂鸦现场人员透露,涂鸦已与OpenAI进行了相关技术对接,他们对于大模型领域相关技术一直保持积极态度,未来该技术也可以与他们的业务进行很好的结合。
作为Matter标准主要推进者之一的涂鸦,也一直是Matter标准在国内落地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Matter标准在国内的推进可能要比想象中的缓慢,目前更多智能家居领域的终端厂商,仍然比较重视自家产品软硬件生态一体化的建设,对于Matter标准所能够提供的更广泛的兼容,需求并不明显。
目前苹果仍然是国内Matter标准落地的主要厂商,苹果最新发布的HomePod新品就已经支持了Matter标准。
提到智能家居终端厂商,华为和云米也是此次AWE展会上智能家居、全屋智能相关赛道的重要玩家。
从展出的产品来看,两家厂商的共同特点是自有产品品类较多,且均主打全屋智能的概念。
华为这边,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耳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甚至是智能汽车,到各类接入鸿蒙生态的三方产品,均有展示,这次三方品牌产品似乎有一定增加的趋势。
云米这边,小到灯的开关、各类智能触控板,大到冰箱、空调、洗衣机,均有布局。不过云米这边的产品覆盖种类明显还要更全一些。
从展示的智能家居场景来看,目前的全屋智能仍然聚焦于客厅的影音娱乐、卧室的休息、阳台的一些智能晾晒、卫生间的智能开关灯以及水温调节,以及厨房的智能硬件产品联动几个主要的场景。
▲华为展示的部分智能家居场景
这些场景我们并不陌生了,智能家居赛道中的玩家目前所做的,更像是在纵向深耕场景,让每个场景中的用户体验尽可能地完善,而非一味的创造一些“感知不强”的智能化场景。
这种更务实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当然,这侧面也反映出智能家居赛道可能需要更多创新,ChatGPT与Matter的落地,或许恰恰提供了这样的新契机,厂商们会作何应对,值得期待。
相比当下新兴的、仍不成熟的生成式AI技术,在历年的AWE上,最吸睛、最抢眼、坐在前排VIP座位上的一定是一众电视产品。
今年走下来,电视领域主要聚焦的技术仍然是OLED和Mini LED,国内这边在大尺寸高端电视领域,采用Mini LED技术更多,而索尼和三星的新品则更多侧重于OLED电视。
比如TCL这边推出的98英寸的X11G电视就是QD量子点技术与Mini LED技术相结合的代表作之一,其峰值亮度进一步突破到了5000nit,要知道目前小尺寸顶级AMOLED手机屏幕的峰值亮度仅有2600nit,在如此大尺寸实现这样的峰值亮度,着实瞩目。
据TCL人员介绍,这背后TCL在Mini LED的灯珠设计、背光控光芯片方案设计、发光方式、以及量子点技术方面都进行了不少创新,如何让电视更亮,远不是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这背后并非是简单提亮,而是需要多方面综合技术的共同提升。
从现场观感来看,X11G的画面“通透”感的确十分明显,并且暗场的表现十分突出,几乎做到了看齐OLED暗场的表现,同时峰值亮度相比目前的OLED电视,有着比较明显的提升。
三星这边,这次首次在国内发布了OLED电视新品,包括77英寸及以下尺寸的S95Z系列新品,据了解,此前三星只在韩国市场发布了OLED电视,而在中国市场这还是三星首次发布OLED电视。
▲三星77英寸OLED电视新品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的OLED电视普遍通过量子点技术进行了画质的提升,简单来说,在量子点技术的加持下,OLED电视可以实现更好的亮度、色彩表现,但还能够在寿命方面有所改善,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不过,国内TCL等厂商也均掌握了量子点技术,并且在该技术领域的应用也比较成熟了。
当然,提到高端顶级电视,就不得不说到三星“天花板”级别的Micro LED机皇,这款售价突破百万元的产品在此次AWE上再次展出,可以说在视觉冲击力上直接“拉满”。
▲三星110英寸Micro LED产品
对面索尼的超过200英寸的商用Micro LED大屏都显得有些“不够亮”。
▲索尼的商用Micro LED产品
据三星人员介绍,这款Micro LED电视的峰值亮度可以做到惊人的2000nit,相比OLED普遍在1000nit以内的峰值亮度,提升是翻倍式的。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三星还在国内首次发布了89英寸的Micro LED电视,并且已经正式开售。
在电视屏幕之外,电视巨头们角逐的另一大战场就是“画质芯片”。三星、索尼一直以画质优化见长,索尼和三星也强调了画质芯片中AI技术加持带来的优势。
▲三星的画质芯片
据了解,TCL目前自研了TXR系列画质芯片,其中也包含了诸多自研画质调教算法,能够在皮肤纹理、山河等壮观景象中进行智能图像增强,而这种画质调校也可以同样做到像素级。
此次海信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虚拟拍摄”场景的展示,展示中,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可以和电视中呈现的虚拟场景相融合,产生一种扩展现实的效果。
▲海信虚拟拍摄场景展示
比如当一个人走到摄像机前时,电视的虚拟画面中就会呈现出这个人在一个更大的虚拟场景中的样子。
想象一下我们的春节联欢晚会,是不是感觉主持人和表演者深处一个巨大的虚拟画面中,有在天上游动的鱼、飞舞的花瓣。实际上,海信正展示了这一场景的“幕后状态”,实际上表演者所处的真实舞台并没有那么大,而且舞台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屏幕”。
据了解,该场景中的屏幕相关产品、技术都是由海信研发和提供,从中也能体现出海信在专业电视领域的深厚积累。
整体来看,在大尺寸电视领域,国内厂商在产品的核心显示参数特性上已经实现了大面积反超以及领先,在OLED等前沿技术领域也不断缩小与三星、索尼等厂商的差距,产业链整体进步的速度十分喜人。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屏幕技术仍然以OLED和Mini LED为主,但是技术在显示核心指标上的提升速度确实是不容小觑的。
相比传统家电赛道的火热,今年的AWE展会上,我们并没有看到多少VR、AR相关技术和产品,当然这与展会主要涉及的品类与VR/AR相关度不紧密有一定关系。
今年的AWE展会上,我们仅看到创维VR、雷鸟创新等少数几家XR企业出现在现场。
雷鸟创新主要展示了他们的BB AR眼镜雷鸟Air 1S。展台现场有不少观众体验该产品,大家对于AR眼镜的新鲜感还是比较高的。
▲雷鸟Air 1S
部分体验者认为,目前AR产品的价格已经在自己的可接受范围之内,但是AR眼镜在新手玩家上手的“便捷度”方面还有待提升。
此外,我们还能在TCL展台上看到一款面向商用市场的VR一体机,和2022年12月发布的初代产品相比,这款产品在外观上面做了比较明显的改善。目前TCL的VR一体机主要面向企业,可以提供不同的配色方案、产品细节等供客户选择。
现场人员称,其实TCL布局该领域,主要是进行技术的储备和积累,在VR/AR领域布局对于一家科技公司来说是必须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VR、AR厂商展示新品的不多,但是电视巨头们却“不甘寂寞”,索尼就在此次展会上亮出了自己在XR现实领域的一些技术和产品布局。
索尼这边专门展示了几款裸眼3D显示屏,我们可以直接通过观看屏幕体验到“立体显示”的效果,现场排队体验的人非常多,可见大家对于该技术是十分感兴趣的。
▲索尼裸眼3D显示屏展区
据了解,在这款裸眼3D显示屏背后,包含了视觉传感器、实时渲染算法、微型光学透镜等重要技术创新。此外索尼还展示了一款无需佩戴任何特殊眼镜和外设,就能让用户俯瞰3D图像的裸眼3D显示屏。
据现场人员介绍,裸眼3D显示屏主要面向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娱乐媒体等特殊领域的开发者群体。
整体来看,此次展会上VR、AR新品不多,但一些虚拟数字人还是出现在了不少家电产品的显示屏上,不过大部分虚拟数字人仍然只能进行产品特性的讲解,并不能与人进行更多的智能交互。
虽然以空调、冰箱、洗衣机以及抽油烟机、燃气灶具为代表的传统家电、厨电赛道的增长空间已经不大,但是此次多家厂商发布的技术新品都刷新了我对这些领域的认知,可以说,硬核技术创新仍然能在核心功能和用户体验上带来不小的提升。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健康的重视、对于智能化的需求,已经更加显著地融入了传统家电赛道。
比如TCL和格力都亮出了支持“双向新风”的空调新品。目前新风能力成为了空调品类中用户非常在意的一个关键技术点,这主要也是由于消费者对于空气质量、身体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格力支持双向新风的旗舰空调产品
目前TCL和格力是唯二推出双向新风功能的国内厂商,但是在具体技术路线上又有所不同,格力这边是通过两根管道实现双向新风,而TCL这边则是通过一根管道实现,两者的侧重点都比较明显。
TCL通过一根管道实现,可以降低用户更换空调的房屋改造成本,不需要单独开孔,而格力则侧重双向新风的运行效率。
实际上,在看起来简单的新风功能上,产品要如何实现高效地换风,同时在换风过程中保证屋内温度的稳定,这些都对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可以说,针对健康衍生出来的功能,正在刺激厂商不断在技术上进行突破和创新。
此次在冰箱领域,厂商们关注的重点依然集中在制冷、保鲜能力以及智能化方面。
比如TCL在AWE上发布了可以实现-40°C冷冻的保鲜技术,-40°C是什么概念?就是“滴水成冰”的感觉。现场TCL技术负责人将水滴在从冰箱制冷层拿出的一块金属板上,水在接触金属板表面2秒左右的时间里就基本凝结成冰了,可见其温度之低。借助该技术,冰箱可以将肉类保质时间提升至180天。
▲TCL低温冷冻保鲜技术
老板这边的洗碗机新品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老板相关人员提到,目前洗碗机品类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仅有3%左右,成长空间很大,因此产品现在重点要做好的是最根本的功能性,比如洗的干净、消毒彻底、存储更干爽等。
实际上,他们最重视的是如何让洗碗机更好用、更易用、用户接受度更高,相比去寻找一些比较“噱头性”的亮点,不如踏踏实实把这些做好。
实际上,这也是我在逛展过程中感触较为深刻的,大部分家电厂商的核心侧重点仍然是产品在实际功能性上是否已经做到极致了,是不是洗的足够好、是不是吸的足够干净、是不是冻的温度足够低?
虽然智能化也是一个大趋势,各类智能家电都反复提到“智慧化”、“智能化”等词语,但是他们并没有舍本逐末,忘记把最基础的功能做扎实,这一点值得肯定。
在方太展区,我也就家电智能化问题与工作人员进行了讨论,方太人员认为,其实目前家电厂商都在思考如何实现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智能化,也就是说,智能化的家电是否真的能够在一些场景中提供特别显著的体验提升?
只是简单的在家电上面“挂一块屏幕”,厂商们实际早已走过了这样的认知阶段。
这次我们在展会上看到并深入沟通的厂商远不止文中提到的这些,这次逛展突出的一个感受就是,厂商们都非常积极地与业内进行交流,输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对于需要更多活力注入的消费电子产业来说,是十分重要且可喜的。
实际上这次AWE2023的参展商覆盖了家电、智能家居、智能科技、3C数码、智慧娱乐、可穿戴设备、VR/AR、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远超传统消费电子行业的概念,许多我们熟悉或陌生的国内外品牌都把场馆占的满满当当。
并且ChatGPT涌入消费电子领域也带来了诸多产业新机遇,众多厂商都已经开始积极行动,后续产业中会酝酿哪些新变量、新趋势,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
产业从低谷中走出,需要厂商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但不论产业趋势如何变化,不变的是,技术创新仍然是驱动行业向前的根本动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智东西”(ID:zhidxcom),作者:云鹏,编辑:李水青 ,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