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GPT-4|元宇宙|百度|商汤

全球虚拟人专利,中国占了一半多,为何仍是虚火

作者:张书乐发布时间:2023-03-27

原标题:全球虚拟人专利,中国占了一半多,为何仍是虚火

由于GPT-4的爆火,虚拟人也被拉出来溜达了一番。

媒体报道称,相比ChatGPT固定的语言风格,GPT-4将允许接入API的用户定制AI的“性格”。

对此,中信建投预计将进一步优化虚拟人的反馈机制,类似于国内AI对话应用Glow可以让用户与“钢铁侠”TonyStark等不同背景、场景的虚拟人对话,将相关技术带入虚拟人场景中,使虚拟人成为真正的“人”。

近年来,虚拟人逐渐突破了二次元的壁垒,开始以实际形象出现在主流媒体上,受到了年轻人的关注和追捧。

今年开年,虚拟偶像洛天依的又一次登上B站的元旦晚会,成为了当晚晚会的热点。

随后,央视元宵晚会的宣传片中,虚拟人“央视网小C”首次登场,给观众带来了富有中国古典文化的场景和内容。一时间,虚拟人形象再次成为了网友热议的话题。

回顾过去一年,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文夭夭”、新华网的“筱竹”、浙江卫视的“谷小雨”、敦煌研究院的“伽瑶”……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虚拟人形象出现在C端用户的面前,应用场景也越来越丰富。

一份来自智慧芽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14日,全球虚拟人领域已有超过35万件相关专利申请。

其中,中国虚拟人领域相关专利申请量超过18万件。

与此同时,对于虚拟人的规范,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近日,依托虚拟现实与元宇宙产业联盟(XRMA),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商汤科技主编 ,OPPO、百度、北方工业大学、二六三、VIVO、虚拟动点、优链时代、Soul APP等作为首批参与单位,共同发起《可信虚拟人生成内容管理系统技术要求》标准制定工作,并已通过XRMA立项评审。

已经烧了几年钱的虚拟人,真的要火了吗?

拟人在安全可控方面存在哪些潜在风险和挑战?

需要对技术层面作出哪些规范?

目前,国内虚拟人市场规模有多大?

对此,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记者李洋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虚拟人市场目前基本是虚火,都是在探路之中,商用较为成功的虚拟人寥寥无几,且主要集中在虚拟偶像范畴。

整体而言,虚拟人可以分为两类,即木偶生态和匹诺曹生态。

所谓木偶生态,在既有音源库和形象设定的基础上,有内容创作者为其提供动作、歌曲和话术。

此类虚拟人多为虚拟偶像,如洛天依、初音未来,其风险在于输出内容是人为设定,无法避免内容输出上的错误和风险。

所谓匹诺曹生态,即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以拟人形态完成一定深度学习并达成自主输出。

如微软小冰、华智冰以及此前爆火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都可算在此类,这类虚拟人在深度学习上,可能由于“知识”偏科、原始内容有问题等情况,而出现在内容输出上的更加不可控。

对于两类虚拟人,风险其实都在于内容。

木偶生态则侧重加强对内容创作者的管理、监督。

匹诺曹生态则更为技术化,更需要在深度学习的全过程中避免虚拟人“学坏”,以及在内容输出和人机交互中,不被网民带偏,其难度更大。

目前虚拟人的市场,经常被说成是有百亿、万亿,但其实都是虚数。

毕竟,虚拟偶像或虚拟主播的使用场景大多在视频播报、才艺表演、歌曲发布,以及大热之后的线下演出。

这样的盈利场景其实并不会带来多少回报,而其创作成本则更为高昂。

未来技术成熟之后,虚拟人或许还可以成为动漫、影视的常客,形成和真人明星类似的影响力和“带货”(广告)能力,但也不该寄予太高的赚钱希望。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TMT产业评论人,新出版有《自媒体写作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出版社)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