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微软(MSFT.NASDAQ)股价跳涨2.05%,达377.44美元/股,刷新历史新高。同时,微软的市值也冲上2.81万亿美元,直逼苹果市值2.98万亿美元。
而这一切,或许要归功于前任OpenAI创始人兼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的加盟。
11月20日,微软公司CEO、董事长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发文表示奥特曼与前任OpenAI董事长、总裁兼联合创始人格雷格·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及他们的同事们,将加入微软,领导新的先进人工智能研究团队。“我们期待迅速采取行动,为他们提供成功所需的资源,”纳德拉在社交媒体上说。不过目前奥特曼还未公开确认具体去向。
72小时前,奥特曼突然被OpenAI的董事会开除,布罗克曼也被董事会除名(但保留职位)。这一全球最炙手可热的AI公司发生的高层变动,搅动着整个硅谷,震惊了全球科技圈。
在萨提亚·纳德拉力挺了奥特曼后,奥特曼转发了这一推文并回复道:“革命仍在继续。”
戏剧性的事情再一次发生了——就在奥特曼官宣进入微软之际,OpenAI被曝出有700名员工(OpenAI共770名员工)签署了一封联名信,要求恢复奥特曼和格雷格的职位,并且董事会要全部辞职,否则自己就将追随奥特曼入职微软。
OpenAI的风波显然并未就此终结,奥特曼的最终去向也还是未知数。这家全球最火的AI公司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
冲突从何而来?
据参考消息引用外媒报道,在上述OpenAI员工签署的联名信中,员工们提出希望董事会辞任并组建一个新的合格的董事会。“我们(签名人)可能会选择从OpenAI辞职,并加入奥特曼和布罗克曼新成立的微软子公司。微软已保证,如果我们选择加入,新子公司将为所有OpenAI员工提供职位。除非所有现任董事会成员辞职,并且董事会任命两位新的独立董事。同时,恢复奥特曼和布罗克曼的职位。”
11月20日下午,OpenAI首席运营官、首席战略官、首席技术官等多名高管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没有员工,OpenAI什么都不是。”奥特曼一一转发了这些人的推文,并配以“爱心”表情。
从这一事件看,矛盾似乎出在董事会与奥特曼、布罗克曼之间。
在OpenAI的解雇公告中,其措辞也颇为严厉:“Altman先生的离职是董事会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董事会认为Altman先生在与董事会的沟通中不够坦诚,妨碍了董事会履行职责的能力。董事会不再相信他有能力继续领导OpenAI。”
据The Verge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如果解雇他的其余董事会成员下台,奥特曼和布罗克曼仍然愿意重返OpenAI。奥特曼也连发多条消息支持员工,表示将与OpenAI以某种方式一起工作,“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团结、承诺和专注”,并表示双方是“一个团队,一个使命”。
图源:奥特曼社交平台
作为创始人和董事长,奥特曼和布罗克曼为何会面临这一的局面?这主要是由于OpenAI特殊的治理结构导致的,可谓一次“理想主义的探索”。
时代周报记者查询OpenAI官网发现,OpenAI Global由OpenAI非营利性组织控制,该非营利组织全资拥有并控制一个管理实体OpenAI GP LLC。
董事会成员多数保持独立,独立董事不持有OpenAI的股权,甚至奥特曼也不直接持有股权。据官网透露,奥特曼对OpenAI唯一的、少量的投资,是在他成为全职员工之前通过YC间接进行的。
另外,OpenAI分配给投资者(包括微软)和员工的利润将有所限制,所有超出上限的剩余收益将返还给非营利组织。据OpenAI 2019年声明,对于首批投资者来说,这一上限是100倍,后续的投资者会更少。
《连线》称,根据一份联邦税务文件,OpenAI曾在关键文件上警告投资人:“以捐赠的精神看待对OpenAI的任何投资,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而一旦有限合伙人与公司使命发生冲突,则由没有持有股份的董事会成员来投票做抉择。这个董事会架构由奥特曼一手缔造,也成为其后来轻易被踢出局的关键导火索。
OpenAI治理架构 图源:OpenAI
在罢免风波前,OpenAl的董事会成员包括奥特曼、布罗克曼、OpenAl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弗(Ilya Sutskever)、独立董事Quora首席执行官亚当·迪安杰罗(Adam D’Angelo)、机器人公司企业家塔莎·麦考利(Tasha McCauley)、乔治城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Helen Toner等6人。前三位都是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再加上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四人构成了OpenAI的核心团队。
事实上,原本OpenAl的董事会有9人,其中有6人为独立董事,埃隆·马斯克也是其中一员。但在2018年马斯克退出了董事会,独立董事就变成了5名。但从2023年起开始,董事会缩减规模至上述6人,高管和来自OpenAI以外的人各占3人,不再是独立董事占多数。
《连线》指出,OpenAI的混乱在于上述不寻常的公司结构,而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保护人类免受叛逆AI(rogue AI)的伤害。
OpenAI在2019年的一则声明中提到,OpenAI LP成立的初衷是创建和采用安全有益的AGI,这一使命将置于为投资者创造回报的前面。因此,OpenAI LP的结构也应把该原则摆在第一位。
而在2023年6月更新的组织架构说明中提到,OpenAI所研究的项目属资本密集型,仅靠捐赠并不能与研究所需的算力和人才成本相适应。“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结构来维护我们非营利组织的核心使命、治理和监督,同时筹集资金。”
据悉,一份11页的OpenAI公司章程赋予了董事会成员选举和罢免其他董事及决定董事会规模的权力。规则还提到,董事会的多数成员可以在不事先通知或不召开正式会议的情况下采取任何行动。
这份一规则的设计,以及董事会人数的不断减少,造成了少数董事会成员在没有董事长参与的情况下,便能够将核心团队踢出局的状况。
AIr Street Capital的合伙人Nathan Benaich认为,OpenAI的公司治理结构与其巨额股权投资支持的需求不匹配。
谷歌前高管、雅虎前CEO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曾在文中章分析过OpenAI的治理问题:“大多数像OpenAI这样规模和影响力的公司,都有8-15名董事组成的董事会,其中大部分都是独立董事,而且他们都比OpenAI的独立董事拥有更多的董事会经验。尤其做AI,这点非常重要,不能出错。”
微软成最大赢家?
在许多人看来,OpenAI的大股东微软是在这场“内斗”中的最大赢家。“微软以0美元的价格收购了OpenAI。”有评论如是说道。
但事实上,在这场风波之初,微软也是较为被动。据外媒报道,微软仅在OpenAI官网发文前一分钟才知道这个消息,而前一天,奥特曼刚刚参加了与微软基础设施高管举行的定期会议。
而舆论发酵之下,微软又不得不出面“救火”。11月18日下午,纳德拉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声明,称“微软与OpenAI签订了长期协议,可以完全实现微软新的创新产品,并将继续致力于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
微软也一直试图挽回奥特曼,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报道,在私底下,纳德拉从未断过跟奥特曼的联系,他努力撮合奥特曼复职一事,甚至如果奥特曼最后还是无法回到OpenAI,微软将考虑投资奥特曼的新企业。
此次“政变”也让微软意识到在OpenAI管理层的被动。作为公司最大投资人,微软向OpenAI投资了超130亿美元,拥有近一半的股权,却在董事会中没有任何投票权。
消息人士称,微软希望借奥特曼的回归,抢占OpenAI董事会的席位。如果奥特曼后续再次回到OpenAI,微软可能会利用这个机会布下自己的棋子,如在OpenAI董事会中担任董事,或者是没有投票权的观察员。
在官宣奥特曼加盟的推文中,纳德拉在前面花了近一半的篇幅强调了和OpenAI新团队合作的稳固性,并表示对合作伙伴“充满信心”。
图源:纳德拉社交平台
对于奥特曼,纳德拉寄语希望其为创新设定新的步伐。“多年来,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关于如何为创始人和创新者提供空间,在微软内部建立独立的身份和文化,如GitHub、Mojang Studios和Linkedin,我期待着您也这样做。”
11月20日,OpenAI也宣布聘请亚马逊旗下视频流媒体网站Twitch前高管Emmett Shear担任临时首席执行官。
11月20日晚,纳德拉出现在CNBC和彭博社的电视节目中。问及联名信风波,纳德拉表示,微软最终决定取决于“OpenAI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选择”,他对这两种选择都持开放态度。
在AI企业孚知流(FuzFlo)创始人兼CEO白双看来,就奥特曼本人的发展而言,加入微软这类商业化的组织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白双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OpenAI现在的商业模式仍然是靠烧钱运营,这是一家公益性质较强的公司。而奥特曼本人崇尚商业化。
“他此前是加速器投资机构YC的掌门人,本身就是一个大IP,在创投圈影响力极强,早期为OpenAI带来了包括微软在内的多家投资机构的支持。二者理念对立,走向割裂也许只是早晚的事情。”白双分析道,就OpenAI的未来而言,失去了奥特曼这个灵魂人物,从商业化的角度来看是一个重大损失。
加速AI商业化
其实,微软既是OpenAI最大的投资者,也是隐形的竞争者。
两家企业的关系始于2019年7月,彼时OpenAI刚刚痛别马斯克,微软宣布向OpenAI投资10亿美元。后来,微软又追加了数十亿美元投资投资,买断GPT-3基础技术独家许可,并成为OpenAI的独家云服务提供商。
这段关系在ChatGPT爆火之后有了烈火烹油之势。今年初,微软宣布增加投资100亿美元。随后,微软与OpenAI联袂打造了新版Bing AI搜索引擎、GPT-4版Office全家桶等一系列产品。
不过,双方之间的“嫌隙”也逐渐显现。
7月,当微软作为首发合作伙伴,出现在Meta下一代开源大语言模型Llama 2的发布会现场,很多人惊掉了下巴。Llama模型一直被业内看作ChatGPT的“平替”。
这已经不是微软第一次为OpenAI的竞争对手站台。今年6月,人工智能初创公司Inflection获13亿美元融资,微软、英伟达等参投。目前,Inflection AI总融资额仅次于OpenAI。
此次奥特曼加盟,在多数行业人士看来是微软“捡到宝了”。
“奥特曼的加入,无疑会提升微软在全球AI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作为OpenAI的创始人之一,奥特曼对人工智能有深入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他在OpenAI的工作成果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和潜力。他的到来可能会为微软带来新的创新思维和研发动力,推动微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白双认为,未来奥特曼或将在微软建立自己的OpenAI,“微软相当于是一个风向标,既做云,又做大模型,还做应用,再做应用生态,由此形成一条AI整体供应链。”
目前,微软已经跻身大模型商业化领域的第一梯队。微软的云服务Azure可以直接调用OpenAI模型,将许多目标厂商引流至微软云上。当创新型企业进入微软云后,微软又能够通过优惠的政策机制让这些厂商扎根在云上。由此,除了Office 365 copilot等应用外,微软后续还将吸入更多应用生态产品,共同加速云市场的扩张。
白双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奥特曼加入微软会让AI的商业化生态进一步加速,而微软云与亚马逊AWS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企业将更多将选择背靠微软这类云厂商的方式弥补创业公司商务资源的不足,这也对亚马逊AWS等竞争对手形成极大的竞争压力。而奥特曼会加速这种格局的形成。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未来可能还会面临着战队问题。”白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