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在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AI理论技术的快速突破,AI从科幻小说中“无所不能”的神的虚构形象,逐渐成为日常中人人皆能够触及到的存在。在最近几个月,OPENAI开发的CHATGPT以其强大的功能和可扩展性,成为了AI领域火出圈的“网红”,很多人也日益开始重视AI在现实社会中的影响力。当然,对于各国科技投入的最前沿,如今AI也广泛利用在军事领域的各方各面。虽然AI远不能如同科幻作品一样建立出破坏世界的机器人大军,但毋庸置疑的是,如今的战争十分比拼各国AI和全信息系统的水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AI加持的现代战争。
传统信息系统和AI作战系统的异同
很多人往往认为AI系统仅仅是传统信息化系统的升级,加入了AI专家库的辅助模式而已。但是这种认知其实是非常肤浅的。
传统信息系统和AI系统其实硬件层面较为接近,基本上都是以计算机自动化处理系统为核心,辅之以能够传输数据的情报获取终端(如预警机,卫星侦察和前线人工填报的数据等)、通讯系统(卫星数据,微波数据,短波数据和激光通信等),火力终端(安装了能够接受指挥平台下传的火控诸元的火力平台),载具平台(安装了电子地图和能够互相交换数据的各种地面,水面,水下,空中和太空载具,无论是有人还是无人的)等。但是在具体的战略制定,任务筹划,参谋作业,部队组织,火力准备,任务分发和现场指挥方面上,传统信息化只是实现了发送步骤的自动化,但是具体的每一步骤命令本身仍然是人工完成;而AI作战系统则是,通过其内置的强大的专家库的历史经验积累,和良好的神经网络自我学习和自我迭代机制,在输入总体任务的“关键词”(如歼灭还是俘获),给定目前已知的数据(敌我情报数据,有时候可以直接录入原始数据,由AI自行判断真假)和具体的评价标准(如可接受的伤亡,预定的完成时间等)后,即可自行根据数据组织模拟沙盘推演,并不断自我迭代,最终得出一个或者若干可行方案供指挥官使用,指挥官和参谋团队只需要对其进行细节修正,之后下达任务时,则具体的命令文本写作、命令传达和实际战场调度,都由AI本身根据其内部推演的数据,实时实行控制和调整,一线只需要服从每一步下达的指令即可。
打一个比方,如果原本的信息化作战系统只是手绘板携带的“参考线和差错更正”功能,那么AI作战系统就如同现在的AI绘图软件一样,给定关键词和素材库后,就可生成出一副完整的图像。
AI系统对目前作战各个阶段的优化和整体性的影响
凭借良好的数据库和高速的自我迭代和优化处理,AI系统能够在作战的每一环节——战前策划,情报搜集处理,战役规划,战术制定,火力打击,战场实时控制和效果评估领域都做到整体性的改善。
AI最擅长的工作莫过于其优秀的情报处理和整合分析,及多元影响因子的处理问题。人类往往因为人脑客观性的记忆不足和知识储备不足,以及主观性的人际矛盾和利害关系,导致很多情报会“选择性失明”,同时在指挥协调时,也可能因为部属关系恶劣而无法有效协调,但AI是不存在这种感情影响的,因此在做计划方面可以有效避免人的客观能力不足和主观偏见的问题。
在具体的方案实施方面,AI也有着良好的处理和应变能力。在组织协调上,AI能够很好的规划路径和时间,协调火力,后勤和行动,同时由于可以预先计算多个应急预案,在战场上出现异常情况时,AI可以立即调用储备预案予以解决,可以有效避免指挥官个人主观上的惊慌失措问题。
从实际的火力调度中,在AI技术和数据链系统更为成熟之后,就可以进入AI直接控制火力单元的阶段。在美国假想的“马赛克”战争中,正是利用AI整体调度大量的分布式杀伤平台,将侦察系统,打击系统分散化,从敌方四面八方展开打击,让对方无从是从。这种同时操控大量的无人化分布式平台的能力,是人类力所不能及的,正好是AI大展身手的良好舞台。
AI系统不会让指挥官下岗失业
有人会说,既然AI都主导一切,那么会不会产生指挥官下岗失业的问题呢?并不会。
严格来说,战争是人类文明生活的必然产物,没有人,就不会有利害冲突,就不存在战争的发生条件,因此AI也好,其他武器也罢,只不过是人类的战争的工具而已。同时,战争本身因为信息不对称,人本身的能力差异,使得战争的偶然因素必不可少,如著名的“四渡赤水”,这种军事行动完全有悖于所有的军事教材,但是却获得了极大的战术和战略成功,这就说明在伟大的指挥官领导下,完全可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化不可能为可能;同时,伟大的指挥官还有巨大的人格魅力和魄力,在危机面前能够有效的提振人心,凝聚即将分裂的团体,这也是AI所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当然,考虑到战争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更是百年乃至于千年难遇,所以说AI技术就能很好的弥补一线人员素质偏差值过大的问题,提升“平均水平”,而一个军队的“平均水平”,才是一个部队在大规模持久战中最终赢得胜利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