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对赋能学生成长、改善学习环境和资源具有显著意义。抓住机遇,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以推动教育改革和升级,意义重大。
就学生成长而言,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水平和需求,个性化地定制学习计划。通过对学生表现的分析,人工智能系统能够智能地推荐合适的教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还能根据学生表现进行自适应评估,更准确地衡量其知识水平,依据评估结果调整学习路径。不仅如此,人工智能技术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之一在于推动技术迁移,不仅有利于资源的管理和分享,还能够促进教育资源更广泛传播和应用,从而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使学习不再受限制于时间与空间,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获取所需的教育资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教师的职责将发生巨大变化。教师需要与技术密切协作,充分发挥人类的优势,以适应教育变革。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字素养,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理解其技术的基本原理,以更好地运用于教学。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领域赋能,尤其是朝着智慧型教育蓝图迈进,需要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在建设完备的智能教育基础设施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并为其提供高质量的智能教育工具与产品,是实现智慧型教育蓝图的重要任务。拥抱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改革与升级要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协商原则。智能教育工具需满足多重需求,包括国家政策、管理制度、教学理论及学习规律等,且产品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符合教学基本规律,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教师需求。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学者、专家、教育研究员、校长或相关学科带头人应积极参与;同时学科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不可或缺;人工智能专家与IT工程人员必须在满足以上需求的前提下,提供最大的技术支持。最终产品的设计、研发和实验需各方协商和融合。
第二,简约原则。教育产品的设计必须以学生和教师的需求为出发点,确保用户能够轻松快捷地使用系统。在智能辅导系统中,根据教师的反馈,积极采纳“应减尽减”的原则,精简软件的功能,仅保留适用于绝大多数关键场景的核心功能,使教师和学生能以较低的学习成本使用系统,可轻松解决系统的使用问题,降低系统使用门槛。
第三,积木原则。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中国基础教育中教学场景多样,这对智能教育系统的灵活性提出了极高要求。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目前科学界还难以准确预测其潜力。与此同时,基础教育领域多样性显现,为系统的迭代演化带来挑战。为此,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应采用模块化原则,方便增、删、改、查现有模块,为系统的技术升级和功能扩展提供必要接口。
智慧教育的探索阶段,蕴藏着无限的潜力,构筑崭新的教育生态系统已然成为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一项重大挑战与宏伟目标。大规模且高效率的智能教育工具将极大地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重塑。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以全方位服务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智能教育产品,是贯彻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实践探索。(郑蝉金)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教育学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