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超越应用场景:Character AI 走红与大模型创业之路
互联网1.0时代,所有创业者都先做资讯门户,因为信息就是信息时代最基础的生产要素;AGI的1.0时代,所有创业者都先做大模型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因为大模型是一切应用的基础。
Part. 1
创造人格,同时创造应用
ChatGPT 上线苹果应用商店创下的下载纪录是一周50万次,这个纪录不到半个月就被打破了。5月底,由Google 旧将们打造的大模型应用Character AI 上架苹果及安卓的应用商店,相关应用首周被下载了超过170万次,扩散速度惊人。
Character AI 的走红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作为一款神经语言模型聊天机器人网络应用程序,Character AI 可以生成类似人类的文本回复,并结合上下文进行对话。用户可以通过Character AI 创建“虚拟人物”,设计他们的“个性”,设置特定的参数,然后将他们发布到社区,供其他人聊天。这种创新的应用方式,让我们看到了AI大模型的强大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场景。
一个个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被创造出来,这是对AI能力落地到具体应用场景的实践。
以Character AI 的虚拟人物分类栏目来看,娱乐属性色彩浓厚,比如可以通过与“马斯克”或各种明星对话——当然他们都是网友用语料“喂”出为的AI人格;又比如可以通过文字对话的方式玩一些文字RPG游等。
不过,Character AI 的野心不止步于娱乐,它自然也可以生成各种具备辅助办公能力的“人格”。在应用的Helper分栏中,有网友已经生成了可以帮助你写故事文案、扩展代码等,而在Learning分栏中,同时也有可以帮助你学习各种语言的虚拟人物。
从娱乐到生活到学习,Character AI 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已经生成了可以锁定几乎所有常见场景的应用,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不过这似乎也不能过于乐观,在首周的热度过后,它的下载量还是明显下滑,因为在实际的使用中,它的表现并不够好。就白熊观察员(公众号:Baixiong42)的使用感受来看,Character AI 的核心问题还是底层AI的能力问题。
Character AI 在英文场景下的能力尚未达到GPT3.5的能力,而中文场景下的能力与GPT3.5则相差很大。
这正是AI 进入大模型时代的一个缩影。
一方面,Character AI 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方式让用户与AI交互,在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让用户自己输入需求的方式,就自然而然地生成了应用,并锁定了各类不同的场景。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了对于AI 大模型应用推广真正阻碍,其实是大模型本身智能化的不足。
这可能是大模型时代真正的“卡脖子”问题,目前它卡住了几乎所有从业者的脖子。这样的问题也不只出现在海外,国内恐怕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Part.2
中国玩家带资进场,闭眼猛干
今年以来,中国许多互联网大厂都提出一个理念:未来所有的应用都会接入AI 重做一遍。现在,一些企业号称已经在做了,并推出了类似“魔法棒”之类的概念。不过,这些产品并没有引过太大的反响。而且,这也不是当前中国大模型创业赛道的主流玩法。
目前,大模型创业者们首先在干的是研发自己的大模型。这种做法引发了很多争议,甚至嘲讽。比如5月底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究地图》中的数据显示,中国10亿级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发布了79个,且有14省份在开展大模型研究,这其中既有企业,也有大量的高校和科研院所。AI领域创业者、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则估计,中国未来1-2年会看到50家以上公司做大模型。
争议的焦点在于:如果平移移动互联网创业潮的经验,创业成功的关键是将技术落地到具体的应用,锁定具体的应用场景,锁定用户,再扩展成平台。
这一惯性思维的推导逻辑在于:AI大模型现在吹的神乎奇技,但关键仍然是要“有用”。而当前大模型的创业者们首先在干的是研究自己的大模型,从目前一些大厂已经发布的大模型来看,用户缺乏体感,感受不到“有用”。
当前国产大模型的数量已经接近甚至可能超过了美国,属于地球上遥遥领先的状态。这自然引发了很多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当前大家一哄而上做大模型,属于资源浪费的、重复建设;也有人质疑,一些正在研究大模型的A股上市公司,只是借机在炒作股价;还有人认为,多数企业研究大模型必然失败,没什么好做的。
不过,起码到目前为止,政府部门尚没有出台相关的补贴政策。这至少说明两点:一是开发大模型骗补的案例还不存在,二是大家还在用企业资金、创业者自有资金以及为数不多的创投融资在研发大模型。
一个赛道让很多人带资进场,这意味着对产业趋势的共识。这一批创业者应该早就意识到,当前的核心就是大模型本身。从当前的情况看,一个智能化程度在GPT3.5左右的AI大模型可能并不罕见(不排除有些大模型的能力是吹出来的),但更加智能化的大模型却非常稀缺。
中国科技企业猛干大模型,至少有两个机会点:
一是通往AGI道路还没有被炸掉,机会总是留给勇于尝试的人。二是在研究大模型的过程也是练兵的过程,既锻炼了队伍,也加深了中国科技企业对AI本身的理解。
从成本来看,这些企业去做AI大模型,无非就是两个成本,一是资金成本,二是人力成本。这两块其实问题不大。作为现在几乎可以预见的产业趋势,其实各路资本早就蠢蠢欲动,但凡有人做出一点成果,融资应该不成问题。同时,各种大厂虽然在传统业务上不断“收紧队形”,但稍微翻翻财报就能发现,大厂们本身并不缺钱,他们只是不愿意将钱投入前景不明的地方。此刻,特别是有微软百亿美元投向Open AI的范例在前,中国最擅长照猫画虎的机构们必然不会手软。
从结果上看,现在扑上大模型的企业,多数都必然失败,这可能是对AGI采取“饱和式进攻”的必然结局。 不过一旦有哪家企业在大模型层面能建立起护城河,一切的投入都不是问题。
最后回看硅谷,无论大厂还是创业企业,都在不断地从各个角度对现有的大模型进行迭代和调优,新的大模型也在不断涌现,而在简体中文互联网资讯圈里所谓中国大模型数量超过美国,大概只是段子。
Part 3.
其实还有两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是目前ChatGPT在大模型时代一马当先,它的研发者Open AI居然是以非营利组织的形态创业,这无论在硅谷还是在全球都是独树一帜。那么,在国内大模型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刻,要如何在大模型领域“组织生产”?什么样的组织形态才能最高效快速的冲出战线?
二是最近有人质疑大模型的涌现能力,认为这东西可能是一种幻象,大模型能力的上限在哪里?
这两个问题留个悬念,后续将持续探讨。
————————————————————
本文配图:MidJourney
白熊42号:白熊观察员创始人
永远对未来充满好奇心的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