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马斯克|ChatGPT|人工智能

解读马斯克效应下Grok!瓦解“数据护城河”成新“数据封建主”?

作者:心有神明呀发布时间:2023-12-02

一位X用户发帖,分享了ChatGPT对Grok的解答。

该用户写道:“埃隆·马斯克称他的新人工智能为‘grok’。那么grok是什么意思呢。”

以下是ChatGPT的回答:

“‘grok’一词来自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1961年的科幻小说《异乡异客》。在这本书的上下文中,‘grok’是一个火星词,意思是完全理解某事或某人,以至于观察者成为被观察对象的一部分——在群体体验中合并、融合、通婚、失去身份。这是一种深刻的,近乎形而上的理解。

在现代用法中,特别是在科技和极客文化中,‘grok’的意思是凭直觉理解某事或通过移情,与某人或某事建立融洽的关系,或与某人产生如此深刻的共鸣,就好像你与他们融为一体。它通常用来表示对软件编程、技术或复杂主题的深刻理解。”这一概念具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

马斯克认为,在众多的人工智能助手中,Grok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具有幽默感。他透露,Grok在训练过程中使用了数十亿个公开数据点,但目前还不清楚这些数据的具体来源。此外,他还表示,Grok能够实时访问特斯拉的X平台,与其他生成式人工智能相比,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Grok 与经典 GPT 的对比

问:埃隆最后一次接受 Joe Rogan 是什么时候?

Grok:埃隆·马斯克接受 Joe Rogan 的最后一次采访是在 2023 年 10 月 31 日。在采访中,他们讨论了一些话题,如特斯拉 Cybertruck 皮卡,马斯克的 X (以前称为 Twitter)的所有权、COVID 大流行,以及使火星适合居住等问题。

相较之下,不少其他 GPT 还没有结合互联网上的最新消息来回答问题:

与此同时,根据马斯克的推文显示,xAI 的 Grok 系统的设计带有一点幽默感:

自带流量加持的 Grok,在开场便受到了不少用户的关注,各种“调侃”的图片也随之而来:

然而,万倍神话很快终结。

GROK于2023年8月推出,很快就获得了投资者的关注。在马斯克的推文和支持下,GROK的价格在短短几天内飙升了1000%。

GROK很快就被曝出是骗局。有报道称,该项目的开发团队使用了重复使用的社交媒体账户来操纵价格。此外,该项目还没有任何实际的用途或价值。

在这些负面消息的影响下,GROK的价格开始暴跌。

加密货币市场再次掀起波澜,这一次的焦点是由埃隆·马斯克启发的GROK memecoin。投资者原本寄望于其能够成为下一个热门数字资产,然而,在一系列骗局和重复使用的社交媒体账户之后,GROK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暴跌,跌幅高达74%。

埃隆·马斯克对加密货币的影响

自SpaceX和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首次涉足加密货币市场以来,他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数字资产的价格。特别是在DOGE(狗狗币)的案例中,埃隆·马斯克的推特动态往往引发了币价的巨大波动。投资者纷纷效仿,希望通过追逐明星企业家的推特来获取投资机会。

然而,GROK的兴起和崩溃表明,盲目跟风并不总是一条赚钱的捷径。

GROK的崛起与衰落

GROK的故事始于几个月前,当时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系列与埃隆·马斯克有关的memecoin。投资者迅速认可了GROK,并将其寄予厚望,期待着像DOGE一样的成功。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计划进行。

一些细心的投资者开始发现,GROK的社交媒体账户存在可疑的模式,很多信息都是重复使用的,甚至有虚假的推特账户散布虚假信息,煽动投资者的情绪。这一切被认为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导致GROK币价急剧下跌。


GROK骗局的事件时间表

阶段一:引人注目的推特动态
GROK的崛起始于埃隆·马斯克的一条推特动态,宣布他对该项目的兴趣。这一消息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引起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阶段二:社交媒体账户的怪异活动

随着投资者的涌入,一些细心的观察者开始注意到GROK的社交媒体账户存在大量重复使用的内容,其中一些账户甚至被怀疑是虚假的。

阶段三:价格崩溃与投资者恐慌

随着骗局曝光,GROK的币价迅速崩溃,导致投资者遭受巨大的损失。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失望和愤怒的声音,投资者开始寻找责任方。

Grok即将上线

下周,马斯克踌躇已久的Grok就要上线了。在OpenAI接连甩出炸街新闻的这段时间,这事似乎没掀起太大波澜。然而,越低调的狙击,往往伤害越高。具体来说,Grok的这次年末突袭,隐藏了老马背刺OpenAI的一件“秘术”。

所谓的“秘术”,其实也很简单,就是X平台上不断涌现的,真实的人类数据。

在大模型数据愈发吃紧的今天,连OpenAI自己,也开始直接拿用户数据训练了。

在此情况下,掌握了X这样一个源源不断的“数据喷泉”,无疑就有了一张将来翻盘的“底牌”。

Grok争当“数据封建主”?

何谓“数据封建主”?

简单来说,就是以独有数据为垒,在某些垂直的行业、领域内“圈地为王”的大小企业。

这样的概念,最初由希腊前财政部长雅尼斯·瓦鲁法克斯提出,是其在欧洲各国在美国科技企业压榨、盘剥之下发出的感慨。

而自从11月初的OpenAI开发者大会后,这种争当“数据封建主”的声音,就开始在业内不绝于耳。

毕竟,在应用层的路被GPTs堵死的情况下,独有数据就成了很多企业唯一的优势。

那么,老马推出Grok,是希望以X平台的数据为基础,成为新一代的“数据封建主”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未来,这种“数据封建主”的命运,将会受到技术发展的不断削弱,逐渐被更为强大的通用模型所取代。

老马的Grok在这方面已经展示了两种攻破这类“护城河”的方式。

一种方式是将模型置于“数据枢纽”的位置,使得模型的触角延伸至原本难以触及的行业和领域。

众所周知,美国并没有像中国那样综合社交、支付、娱乐和资讯于一身的平台,比如微信。这并非是因为美国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美国的各大金融机构和科技巨头之间存在一种相互竞争的关系。

马斯克对X的收购不仅在某种程度上结束了这种“分割统治”的格局,还为打造类似微信的超级APP提供了基础。


如果X平台真的能够演变为一个以音频、视频、消息、支付/银行为核心,同时连接商品、服务和机会的全球市场,那么Grok将成为这个数据枢纽的中心,汇聚来自不同行业、地区或模态的海量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Grok的角色不再局限于社交平台的大模型,而是变成了一个连接各领域的全面交互入口。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全面入口+大模型的协同效应将导致那些不使用Grok或不加入X的用户与经常使用的用户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尽管各个垂直行业的数据壁垒仍然存在,但如果用户脱离了Grok,很难被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被拿捏的“数据封建主”们为了求存,将不得不向Grok低头。

除了通过数据枢纽方式蚕食数字封地,类似Grok这样的大模型还通过端云协同,编织起一张庞大的包围网,攻破数据护城河。具体而言,在端侧大模型赛道上,特斯拉提供算力(Dojo),X和特斯拉提供训练数据,xAI进行模型研发,最终将模型反哺给X平台和特斯拉产品,形成坚固的三角阵营。

在大模型逐渐迈向端侧的未来,这样的三角阵营将如何攻破一个个“数据护城河”呢?以电商行业为例进行推演。

假设某企业在某电商领域凭借独有数据训练了专有大模型,而Grok打算入侵这个领域。在数据收集阶段,Grok很可能采取“领域交叉”的战术。特斯拉汽车收集的交通、地理和用户行为数据;机器人在家庭、工厂中收集的环境和操作数据;以及X平台上的社交信息,为Grok团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整合这些数据,Grok团队可能发现新的模式和关联,削弱专有大模型的优势。

这种战术核心理念在于:世界上没有完全孤立存在的行业或领域。

除了外围攻势,这样的三角阵营还能通过“合纵连横”方式,瓦解孤立的“数据护城河”。面对大模型端侧化趋势,马斯克的三角阵营提供了端到端解决方案,覆盖了从不同来源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训练到部署的整个流程。企业无需寻找不同技术和服务提供商,降低了实施难度和成本。这简化的流程有助于企业更快应用AI技术,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可能选择加入三角阵营的生态,牺牲数据独有性以换取更高的AI部署效率。这种逻辑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商家为了降低获客成本而入驻平台相似。

在这个围困下,孤立的“数据城堡”将难以抵挡日益壮大的Grok。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