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

知乎单日暴涨50%,ChatGPT带火了多少“妖股”?这些坑要小心!

作者:罗超频道发布时间:2023-02-19

原标题:知乎单日暴涨50%,ChatGPT带火了多少“妖股”?这些坑要小心!

对任何一个关注科技、互联网圈的读者来说,ChatGPT一词的热度已无需赘述。但最近两天,这个大热的概念却愈发令人迷惑,并逐渐造成了诸多市场乱象和闹剧。

2月8日,因为拥有庞大创作者队伍、优质内容,具备AIGC大规模开发的基础,知乎被视为国内最有机会搭上ChatGPT快车的平台之一,股价单日暴涨50%并创下历史新高。但来到2月9日,资本市场迅速变脸,截至发稿时知乎港股股价最高跌逾10%。

同一天,在大洋彼岸高调发布ChatGPT竞品、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Bard的谷歌也迎来翻车时刻。

由于在发布会演示视频中出现事实性错误,将第一张系外行星照片拍摄者错认为JWST而非智利的甚大望远镜系统,谷歌Bard遭到媒体和网友广泛质疑。股市同样对此反应激烈,谷歌股价瞬间暴跌近9%,市值一夜之间蒸发近千亿美元。

被投资者和资本推向舆论中心的知乎也好,主动出击迎合潮流的谷歌也罢,终究无法抵抗ChatGPT的诱惑,也无法摆脱潜在的担忧。然而,随着追逐ChatGPT概念的公司爆发式增长,市场也变得愈发混乱。

ChatGPT概念股龙蛇混杂,到底谁在裸泳?

(图片来自UNsplash)

ChatGPT概念股众生相:有人抓紧开发新应用,有人强行蹭热度

在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来,ChatGPT概念股很多,真正能和这项技术搭上边的却有限。当中确实有干实事的公司,但需要我们小心辨认——毕竟还有许多公司只是在借热点炒作。

类型一:抓紧开发类ChatGPT应用

代表:百度、阿里巴巴

距离ChatGPT最近的,其实是最害怕被ChatGPT颠覆的那一类公司:比如搜索引擎和依赖算法推荐的平台。前一种企业的代表,非百度莫属。

2月7日,百度对外宣布其类ChatGPT应用命名为文心一言,将在3月份完成内测并对外开放。此前,彭博社曾爆料百度这款类ChatGPT应用将围绕语言模型、语义理解框架等环节进行提升,最终上线的版本会全面嵌入百度搜索系统,并提供写小说、诗歌、对联等功能。

2月9日,李彦宏制定的百度一季度OKR也被媒体扒出,当中就提到“引领搜索体验的代际变革,全线接入文心一言”。种种迹象表明,“百度版ChatGPT”即将准备就绪,接受用户检阅。

和高调的百度相比,另一个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颇有些闷声发财的意思。2月8日,阿里对外回应ChatGPT项目进展,一来就宣布由阿里达摩院研发的类ChatGPT对话机器人已经进入内测阶段,未来将和阿里AI大模型、钉钉开放平台结合。

从网络上流传的测试截图看,阿里版ChatGPT具备和原版类似的对话功能,且拥有多模式任务状态,甚至还添加了AI绘画、代码生成等新功能。

总的来说,凭借庞大的资金实力以及和ChatGPT高度适配的业务模式,百度、阿里已经走在这场ChatGPT国产化浪潮的前列。

类型二:靠AI技术攀关系

代表:云从科技、网易有道、海天瑞声

如果说百度、阿里将目光瞄准了ChatGPT应用场景,那么关注ChatGPT底层技术则是另一个追赶风口的方式。

说到底,ChatGPT就是一种生成式AI工具,始终离不开AI这个技术基座。那些本深耕AI领域的企业,可以说是具备追赶ChatGPT风口的天然优势,比如已经惊动了上交所的云从科技和海天瑞声,还有近期同样热度飙升的汉王科技、网易有道等。

网易有道方面宣布,其AI技术团队正将ChatGPT同源技术AIGC应用到教育场景,AI口语老师、AI中文作文批改等功能已开始测试。长期向微软提供自然语言、训练数据定制服务的海天瑞声,自然语言业务对公司整体贡献率大约在10%左右,更是被市场自动划分到ChatGPT概念股行列。

不过ChatGPT的热度对这些AI企业来说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动股价狂飙,也容易遭到市场情绪的反噬。2月6日,在接连收获三个涨停板后云从科技就赶紧发布公告,坚称并未与OpenAI展开合作,ChatGPT类产品、服务也没有给公司带来任何收入。

类型三:路线未定先表个态

代表:科大讯飞、京东、三六零

和前两类公司相比,这一类公司也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类ChatGPT应用开发基础,但其业务和ChatGPT相关性并没有那么高。对这些公司来说,ChatGPT这个热点必须要跟,但怎么跟还没想好,只能先表个态、露个脸。

三六零在2月7日表示,其人工智能研究院从2020年开始长期深耕类ChatGPT技术,但并且会尽快推出类ChatGPT技术产品demo。不过这款类ChatGPT产品的功能、定位、应用场景,三六零还说不出个所以然。并且三六零官方也承认,其内部技术和生产力工具仍未能达到ChatGPT 3的水平。

京东和科大讯飞两家公司的表态更加模糊,只是纷纷强调不会缺席ChatGPT研发热潮。京东副总裁何晓冬2月9日向媒体表示,京东一直活跃在ChatGPT和AIGC赛道上,会推出下一代聚焦2B行业的产品,但暂时没有时间表;科大讯飞则表示,该公司对ChatGPT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有坚实的积累,但并未透露具体项目。

当然,和单纯想蹭热点的公司相比,至少这些企业在技术、业务上和ChatGPT、AI、自然语言多少有些关联,且对研发现状十分坦承。相比之下,硬蹭热度的企业更加令投资者防不胜防。

类型四:强行蹭热度

代表:寺库、水滴公司等等

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近日表示,将对ChatGPT相关技术的使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拓展,并将其同源技术AIGC应用到奢侈品相关业务。水滴公司AI项目负责人黄明星则透露,公司内部已经开展类ChatGPT应用测试,落地后主要用于保险营销、服务。

虽然两家公司言之凿凿,但奢侈品电商、保险营销和ChatGPT技术的应用场景有巨大差别,目前还很难看到弥合这条鸿沟的方法。在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来,寺库、水滴公司主动蹭上ChatGPT热点,很大程度上是想借机转移视线,在主营业务节节败退后寻求一线生机。

相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做生物识别和机器视觉研发的熵基科技,做企业云通信服务的梦网科技,做数字电视的佳创视讯等企业身上。

站在企业的角度,蹭热点、追风口是常事;但问题在于,ChatGPT如今太过火热,太多不熟悉内情的投资者挥舞着钞票涌向市场,继而搅乱行情。在热闹过后,良莠不齐的ChatGPT概念板块恐怕会留下一个烂摊子。

狂热情绪下,有人选择保持清醒

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23年以后表态正研发ChatGPT相关产品、应用,或将ChatGPT技术引入自身业务的国内企业已超过百家,其中不乏大量互联网、科技巨头。但正如前文所说,在ChatGPT热度不断发酵之际,相关概念股的行情也是迎来大起大落。

2月8日,ChatGPT概念股涨声一片,大量个股飘红。次日,上文提及的海天瑞声、云从科技收到上交所发出的监管工作函,在相关消息刺激下A股ChatGPT概念股大幅走低。其中,云从科技、海天瑞声、天玑科技跌幅居前,汉王科技、高鸿股份、拓尔思等前段时间直线飙升的概念股也大幅回落,跌幅普遍在6%以上。

其中部分个股的资金走势,更是令人感到担忧。比如受到上交所重点关注的海天瑞声就连续上演逼空行情,被游资买爆。考虑到海天瑞声所在的科创板流动性不及主板,该公司股东户数仅有3500户等情况,一旦资本大幅撤离对该企业及大盘都是不小的打击。

不夸张地说,在ChatGPT概念股的搅动下,市场正变得异常狂热,投资情绪也变得很不稳定。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相应的公司也迟迟拿不出类ChatGPT产品、服务,早晚会遭到市场反噬——收到监管函的云从科技和海天瑞声就是最好的例子。

(图片来自九方智投)

值得欣慰的是,企业、投资者并没有完全被狂热的ChatGPT风口淹没,还有不少人保持理性与克制。最近几天就有多家企业作出表态,撇清自家业务和ChatGPT的关系。

2月2日,电子安防与光通信智能设备制造商英飞拓在互动平台上表示,该公司并未涉及ChatGPT相关业务,目前专注于智慧城市、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建设、运营服务;同样立足智慧城市投资、建设和综合运营服务的赛为智能也表示对ChatGPT没有布局,对于部分机构将其列入ChatGPT概念股行列的行为并不知情。

被ChatGPT推向风口浪尖、股价创下历史新高的知乎,同样表现得相当冷静。

截止目前,知乎尚未正式发布任何和ChatGPT相关的项目,也没有在日常宣传、推广中主动迎合这个热点。进入2023年之后,知乎仅有的两个大型项目分别是1月初上线的在线职业教育平台知学堂和春节前开播的“2023答案奇遇夜”,前者是知乎新的商业化探索项目,后者则是连续举办三年的王牌活动。

“别人贪婪时我恐惧”,“股神”巴菲特这句至理名言放在今天依然不过时。这些堪称人间清醒的公司,或许也能让狂热的投资者稍微冷静一点,好好思考一下ChatGPT的未来。

Clubhouse、元宇宙前车可鉴,ChatGPT还能火多久?

客观地说,ChatGPT能达到今天的热度少不了资本的推波助澜。微软豪掷100亿美元投资OpenAI的行为,也挑动了资本的敏感神经。

除了上述上市公司之外,还有许多初创企业、独角兽试图搭上ChatGPT这股东风,成为资本的猎物。PitchBook统计的数据显示,2022年AIGC在海外市场的融资规模为13.7亿美元,累计完成了78笔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额几乎是2017-2021年之和。

这些年,被资本催熟的风口很多:Clubhouse、元宇宙的例子还历历在目。虽然所属行业、底层技术、应用场景各有不同,但这三个风口也有一些共同之处:涉及的行业、应用场景很广泛,真正能落地的却不多。

按照资本市场的一贯作风,ChatGPT如今正处热度巅峰,自然要赶紧下场跑马圈地,也不会吝啬资金。但等到风口过去,翻脸最快最为无情的也是资本。而资本要看的,同时也是各家企业最需要关心的,始终是类ChatGPT应用的落地效果和商业化前景。

在应用落地方面,技术是最大的绊脚石,谷歌Bard的首秀翻车就是最好的证据。

ChatGPT的底层技术并不复杂,但想应用到实际场景却需要建立足够大的智能模型、标注参数。无论OpenAI还是谷歌、微软、百度、阿里,都在过去几年建立了超大数据模型、采集大量数据,这本身就是一项相当费时费力的工作。

谷歌Bard的首秀翻车,制造了不逊于去年扎克伯格推介Horizon Worlds时的公关灾难,也说明类ChatGPT应用的开发远比想象中复杂。在国内,阿里类ChatGPT应用一直秘而不发,恐怕也跟技术上的难点有很大关系。

要知道,根据IDC的统计阿里在与ChatGPT同源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领域专利数、市场份额已经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早在2021年,阿里达摩院就建立了参数达到10万亿级的中文模型,但依然没有达到落地水平。

连谷歌、阿里都没能完全攻克技术难关,三六零甚至直接认怂,又有多少公司能做得比这几家公司更好?

至于商业化,至少目前仍未看到值得借鉴的案例,ChatGPT的创造者OpenAI自己都还在摸索。

目前,大多数企业只能通过开发ChatGPT类应用或迎合ChatGPT热点在股市收割财富,ChatGPT自身还不具备造血能力。在利用ChatGPT创造价值方面,OpenAI正在推进的收费项目,以及美国资讯网站BuzzFeed采用ChatGPT写稿、降低人力成本的做法,是两种主流尝试。

在国内,有不少媒体效仿BuzzFeed的做法。据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了解,总部位于广州的头部科技MCN雷科技(ID:leitech)已在尝试利用ChatGPT辅助创作,如给文章自动生成多个贴合平台的标题。

雷科技MCN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还在尝试用ChatGPT生成部分视频脚本以及短平快资讯,技术团队已在紧急开发将ChatGPT整合到编辑后台。但目前由于访问者众多,ChatGPT服务并不稳定,且ChatGPT生成的中文内容距离发布还有很远距离。

(图片来自雷科技)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雷科技未来的深度专业内容将依然会坚持人工原创,“可以持续地输出专业、深度、有料的原创内容才是我们MCN的核心优势,ChatGPT只是辅助提高效率,它不可能具备专业编辑的一手信源、专业视角、全局视野和个人风格,因此只能是锦上添花。”

任何一个新概念、技术从萌芽、蹿红到大规模落地,再到商业化变现都需要一个过程,能熬到最后的企业,往往只有少数几个。别看这几天ChatGPT概念股异常火热,虚火过后才知道谁是赢家——不幸的是,从这应用落地和商业化开发这两个维度看,上面那一大堆ChatGPT概念股恐怕大多没有跑出来的机会。

写在最后

在狂热的市场氛围中,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冷静。但身处风暴中心的主角,往往心境最为平和。

2月9日,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接受了媒体采访,谈到ChatGPT的商业化、谷歌的反应和AI及搜索市场的颠覆等一系列备受外界关注的话题。除了一如既往挖苦谷歌之外,对于ChatGPT的未来,Sam Altman心中其实还有许多疑虑。

“这里(ChatGPT)有很大的价值,我们甚至都想不到要如何用它来赚钱,现在也很难判断谷歌将如何适应这项新技术。”

Sam Altman或许想告诉我们,ChatGPT的未来潜力无穷,但也充满未知。在怀揣热情、资本涌入这个崭新领域的同时,所有企业、投资者都需要保持警惕。毕竟移动互联时代,我们见证过太多风口的膨胀与幻灭,谁也不知道ChatGPT会成为转瞬即逝的流星还是真能改变世界的划时代技术。

想赚钱没有错,科技企业也应该第一时间跟上技术潮流。但在追赶风口的同时,我们不能舍本逐末,要时刻保持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