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清华|人工智能

争抢国产ChatGPT背后:数据不开放、数据垄断阻碍研发

作者:南方都市报发布时间:2023-02-22

原标题:争抢国产ChatGPT背后:数据不开放、数据垄断阻碍研发

自ChatGPT面世以来,关于它是技术革新还是“高科技剽窃”,是否足以取代人类,国内大厂究竟有无与之相当的技术能力,争议不断。在近日举办的2023春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上,多位专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有专家直言,ChatGPT确实会取代一些岗位。还有专家分析国内研发类ChatGPT产品情况时指出,一方面数据不开放、数据垄断问题在国内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很多企业也不愿意冒险去做一件十年、二十年以后才能商用的东西。

ChatGPT是不是创新?更多在于商业模式

从ChatGPT的全称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可以看出,ChatGPT能够实现对话的前提是大量数据训练——这与此前的聊天机器人并无二致。然而,ChatGPT又确实具备了更强的理解能力、互动能力,能够根据与使用者的上下文互动,像真正的人类一样交流。

那么,ChatGPT到底是技术创新,还是全网共塑的“神话泡沫”?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叶强看来,数字经济的创新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技术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创新决策模式的创新、思维模式的创新。“它(ChatGPT)里边当然包含很多技术的提升……但可能更多的不是硬技术上的创新,而是在商业模式和创意上(的创新)。”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也曾对南都记者表示,在ChatGPT出现之前,已经有许多语言模型面世,提高了用户的接受度,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应用逐渐发展到了临界点。而ChatGPT的出现意味着这种模型“从能用到好用”,打开了商业的想象力。

ChatGPT如此强大,是否真的有取代某些岗位的可能性?有专家直言,答案是肯定的。

“ChatGPT作为一个内容生成式的AI,肯定会取代很多现有的岗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汪浩坦言,他以前一直认为语言交流、写作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但ChatGPT出来以后,写得比人还好,这个技能一下子就贬值了。因此,他认为,很多工作岗位也许不会完全被消灭掉,但是一定会减少。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刘涛雄则强调,ChatGPT的出现对某些行业是利好,对某些行业是利差。在如今部分人失业、“饭碗焦虑”的情况下,如何调整就业政策、让失业人群平滑转岗,需要解决再就业培训、就业市场流动性等相关政策问题。

ChatGPT为何没有诞生在我国?数据开放不足是原因之一

既然我国不少头部企业纷纷表示已具备与ChatGPT类似的技术,为什么ChatGPT没有在中国诞生?多位专家在会上表示,训练文本的规范和丰富程度、企业的研发意愿和国家政策的开放程度都会产生影响。

刘涛雄指出,英文的训练文本比中文的训练文本是要规范和丰富很多,而且ChatGPT可以用英文训练,然后通过翻译,用中文给出不错的回答。“这种人工智能训练中数据的规模是首要的……谁有更多的数据,可能谁就是更厉害,对吧?”

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杨东也认为,ChatGPT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不仅仅在于技术本身,国内存在严重的数据不开放、数据垄断问题也是一大原因。他还提出,颠覆式的创新往往来自小公司,“政府数据开放,才能确保创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也指出,国家政策是否足够开放也对企业研发有影响。不过他对国内企业的研发能力持乐观态度——通过与一些科技企业的交流,他了解到,在ChatGPT相关领域,国内企业排在第二梯队,而且在第二梯队里是靠前的,只是跟美国还有距离。

此外,如何让国内企业有意愿花较长时间研发项目也是一个问题。刘涛雄谈到,美国能通过多项措施实现发展的“一棒接一棒”,但国内很多企业往往不愿意冒险去做一件十年、二十年以后才能商用的东西。

“这个东西不是说要做一个商业模式,明年就赚一笔钱,而是更多地考虑长远。”黄益平提到,“人家不是说政府投了多少钱,而是人家觉得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去做了,而且把它给做出来了,做出来了就让全世界的人都来用。我觉得我们将来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采写:实习生赵月 南都记者蒋琳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