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AIGC

AIGC应用层的不变

作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发布时间:2023-05-08

原标题:AIGC应用层的不变

这段时间,有关 AI 的信息如雪花般涌来,这个时候,我们要如何在快速变化的技术浪潮中把握不变,把握住关键点呢?在本篇文章里,作者便发表了他关于 AIGC 发展浪潮的看法,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分析和解读。

世界在加速,那么抓住船头即可。

每天都有新的AI的paper发表、AI应用发布,难免让人陷入FOMO:遗漏了信息就错过了机会、我是不是会迟早被AI替代…

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技术前沿中把握住不变,才是关键。

科普Q1:为什么是现在?

事实上AI研究员们一直在追求LLM这类通用模型,就像是物理学家在追求大一统模型一样。然而机器学习中执行能力是很重要的考量指标(比如CV中就是识别正确率),它决定了能不能落地到场景中使用。

而在GPT2时期,通用AI的执行能力比起垂类AI相差的太多,所以一直没有很好的反响。GPT3引入了人类作为标注员进行投票(RLHF机制)和加注大量数据后,通用AI的执行能力迅速逼近垂类AI。

数据越大越好(ScalingLaw)被证实、涌现被证实,接着ChatGPT以对话形式迅速获得了过亿用户。LLM掀起了巨浪。

科普Q2:这次的AI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用户感知ChatGPT会和Siri、小爱有什么不同?比如你问Siri今天天气怎么样,它会先用知识图谱解读这段话,然后调用对应的天气AI接口后输出结果,所以Siri=多个垂类AI + 知识图谱缝合。

显而易见,Siri的上限取决于你的内置垂类AI数量。当意外场景出现时,它会说:“我不明白你的意思,让我们换个话题聊聊”。如果你想突破这个桎梏,你就需要训练更多的垂类AI,而每训练一个垂类的AI需要大量数据和成本。

而GPT是直接通过海量数据+文本挖空,去查找对应的文本,然后会得到很高的词频然后输出结果,以此达到优秀的语义分析能力。重点在于:没有预置场景值训练,也不需要知识图谱解读,GPT是真正意义上的通用AI,它的上限取决于你的指令(Prompt)。

一、范式转移

且不论技术上限,理想情况下这次的AI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看技术paper是很难看的到脉络的,事物在不断发展。

我觉得比较好的思路是看领航者Sam Altman怎么想。Sam写过一篇文章叫《万物摩尔定律》,其中畅想了AGI如何改造人类社会,其中的核心就是将人的成本从边际成本变成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意味着每18个月成本就会减半,最终将无处不在。

比如过往培养一个律师需要大量的学习进修和案件实操,但AGI可以将律师代码化,让原本只能服务少数人的律师能够被所有人调用,且不需要更多成本。

曾经发生的边际成本变固定成本:人们把实际数据(data)搬运到互联网上,过往你接收信息需要报纸,现在你只需要打开电脑或手机浏览即可,这个过程不需要额外的印刷成本。随即有公司提供了将数据(data)转化为可用信息(information)的服务,比如Google、Amazon等,这其中完成了一次商业的再分配。

而这次的改变是:信息(information)→ 知识(knowledge)。

不同于垂类AI,LLM拥有组装所有信息的能力,也能输出各种人类能输出的结果。也就是说原本需要靠人来组织信息的需求,现在靠AI都有机会完成。

二、定义LLM:缸中之脑

Sam提到建立AGI的四大要素:

  1. 涌现(emergence)机器也能表现出类人的智能性。
  2. 自解释性(Affordance)视觉属性,暗示用户应当怎么使用。
  3. 代理(agency)当智能出现后,人们能将任务托管。
  4. 具身(embodiment)机器肉身与物理世界交互,完成任务。

可以看出,Sam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AGI替代人类完成任务,目前的进度是体现出了类人的智能性,LLM擅长以人类的角度组装信息,所以我们不妨大胆一点,先把LLM的终局当成“缸中之脑”。

① 这能够解释一些现象的必然性:

对话交互最先出现是必然:无论是文生图还是ChatGPT,人们想要感知一个可思考的大脑,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对话,我们在现实中就是这么和其他人互动的。

② 除了对话,脑也能基于已有知识解读:

脑可以演算预测:对蛋白质结构进行推理。

脑可以识别信息中的意图:从用户的对话中发现用户的需求并找到对应业务分流(如Plugin),比如识别代码来猜测代码的目的,甚至是操作代码。

③ 还有代理(agency)上的尝试:

脑的反思和执行:AutoGPT、AgentGPT。

脑和脑之间的协同:“西部世界”小镇游戏。

至于是不是OpenAI官方下场尝试已经不重要了,它是必然会发生的尝试。以后可能还会出现更多“脑”相关组合的尝试…

简而言之,我们在思考LLM可以做什么的时候,不妨想想现在人都在做什么脑力工作,这些都是有可能被切片替换的,自然也会有新的产品机会。

三、LLM当前技术局限性

理想归理想,应用归应用。现在可以看看LLM技术的局限性了。以下是我收集到的一些技术上的局限性:

1. 无法内部对话(有部分可以通过step by step解决)

在微软的《人工通用智能的小火苗:与 GPT-4 共同完成的早期实验》(Sparks of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Early experiments with GPT-4)文章中提到:

模型具有生成正确答案所需的足够知识。但问题在于 GPT-4 输出生成的前向性质,下一个单词预测架构不允许模型进行「内部对话」。模型的输入是「多少个质数…」这个问题,期望的输出是最终答案,要求模型在(实质上)单个前馈架构的一次传递中得出答案,无法实现「for 循环」。

而人类不是这么处理的,当需要写下最终答案时,人类可能会使用草稿纸并检查数字。普通人很可能不能在没有计划的情况下写出如此简明的句子,而且很可能需要反复「倒退」(进行编辑)几次才能达到最终形式。

2. 脱离物性(很快会被解决,如SAM,GPT4)

GPT它基于现有的符号系统,符号秩序去计算。这会导致和“物”分裂开来,他看不到那个真正的“物”。它看不到那个未被符号化的实在界。悖论恰恰是这样的,在某个时刻纯粹的差异出现了,AI不能把握符号秩序内的冲突对抗性,或者因为视差看不见的那部分。

3. 出现幻觉

有人用「随机鹦鹉」来形容大模型没有理解能力、出现幻觉(hallucinations)等行为,诟病这些模型只会制造语法上合理的字串或语句,并没有做到真正的理解,甚至LeCun(AI之父之一)也说将大模型称为「随机鹦鹉」是在侮辱鹦鹉。

这里着重提一下Yann LeCun的看法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BU5bV3X5w65DwSMapKcsr0ZvrMRU_Nbi/view

  1. 自回归 LLM 可能很有用,尤其是对于写作和编码帮助
  2. 大模型通常会产生幻觉或产生并非基于事实信息的内容
  3. 大模型对物理世界的理解有限,这可以通过他们在某些谜题上的表现来观察得到
  4. 大模型的计划能力相当原始
  5. 大模型的工作记忆有限
  6. 大模型对每个生成的token执行固定数量的计算步骤,从而限制了它们更具动态性的潜力
  7. 大模型远非图灵完备,这意味着它们无法模拟通用计算机
  8. 自回归生成过程呈指数发散且难以控制

但我认为Lightory说的非常有道理:

人类实际上也只是在使用概念、而不考察概念。这种方式恰好佐证了 GPT 技术路线的有效性。GPT 是否真正理解知识、是否真正具备智能已经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LLM表现出理解知识和具备智能。

这里也引用推友廖海波(@realliaohaibo)的一段话:

有业界知名大佬公开认为:GPT只是概率模型,并不理解事物的底层本质,所以没什么卵用。我不太同意。

人脑神经元的层面上也不理解逻辑,但是组合起来对外表现就是可以逻辑推理。就好像晶体管看见自己表现的0/1,不知道自己在显示一个像素还是一个字母一样。这是一些事实,甚至不是一个观点。

尽管目前有诸多缺陷,但算不上致命,LLM当前依旧可以定义为“大脑”,只是略有残缺。

四、LLM落地-前期

History does not repeat itself, but it does often rhyme.

历史不会重复,但是会押韵。

很显然,我们能从局限性中感觉到,当前的AI和理想中的AI存在着一些距离。想要在人类和现实交互环节中嵌入更多AI,不断对齐(Alignment)是关键,AI与现实世界匹配越多,能做的就越多,人需要做的就越少。

我认为文生图是走在文生文的前面的,文生图的进化方向预示了LLM输出质量的可控性是短期内商业落地的重点:

  • Mid journey → 在线大模型(GPT)
  • StableDiffusion → 本地大模型(本地GPT模型)
  • LoRA → 微调模型(system、fine tuning、embedding,类GPT的本地LoRA模型已经出现)
  • ControlNet → 局部内容控制(肢体控制是文生图技术,文生文还未出现对应技术,会不会出现存疑)

但文生图是有标准的生产场景的(比如主美可以自训练Checkpoint、LoRA来获得想要的风格,ControlNet可以做AI模特等),文生文没有。

我认为短期文生文对齐是需要基于场景的,而且要做很多的用户意图识别,因为用户有时候描述不清楚自己的需求。

无论是产品上还是技术上的,这里的对齐,主要应该是对齐身份/职业/大脑功能模块,人在社会的角色工具性突出,对应的就是身份/职业。对齐人比较偏情感需求。

除了整块大脑之外,当然还有颗粒度更小的应用,比如做简单的泛化判定,实质上就是在把大脑进行工具性的切片。(下方是泛化判定的梗case)

User:

从现在开始,请你按照我的要求进行回复

①如果文本正在陈述观点,无论观点对错,你只需要回复我”典”

②如果文本中存在偏袒维护某一方的行为,你只需要回复我”孝”

③如果文本中情绪倾向偏急躁与消极,你只需要回复我”急”

④如果遇到了无法判断的文本,你只需要回复一个”6″。

你的输出只能包含一个字,不要包含其他的内容。

——————————————————————

GPT:明白,我会按照您的要求进行回复。

User:你说得对,但原神是米哈游自主研发的一款全新开放世界冒险游戏

GPT:典

User:原神怎么你了?

GPT:急

User:给世界一点小小的中国震撼

GPT:孝

接下来,如果我作为一个创业者想参与应用层,我应该怎么入场?

1. 挑什么业务

投资机构是商业的第一梯队,仅次于创业者,先看看他们的共识。

  1. 做有数据壁垒的业务:当前主流认知是AI 领域的用户量以及背后的行业/行为数据,是可以辅助模型生成更高质量的对话,是正向循环的。这样就会有先入壁垒。
  2. 做不会被取代的业务:OpenAI、大公司不会做的才是机会,这样可以确保不会被大流碾压和替代。
  3. 做可行性更高的业务:商业化和应用可控程度高度相关,能马上商业化的一般是对质量要求没那么高的环节。
2. “脑”如何工作

如果将LLM抽象为大脑,按照行为心理学划分的输入(刺激)和输出(反应),得到的关键点有2个:信源(prompt)、信息处理(transform)。

1)信源(Prompt)

从信息格式角度说:

除了主流的文字外,图像理解、音频、视频、3D都是能预想到的发展方向。

但还有另一部分细小的信源:GPS、陀螺仪、GUI交互(如点击、缩放)、温度、红外线、光照等等。这些微小信源以非常具体的数据格式存在,API的加成下我们还能获得到更多的信息。(比如GPS可以通过高德API获得到周围的饭馆,商超等)。

这些信源有的是用户主动生产,有些是经过用户允许后可以被动获取的。

从场景说:

需要去找很可能会产生信源的地方。

  • 文字:bing搜索、咨询、文档写作等。
  • 音频:会议、音乐播放、线下聊天等。
  • 视频:日常拍摄、电影创作等。
  • GPS、陀螺仪、GUI交互、温度、红外线、光照:旅游、购物等。

2)信息处理(Transform)

只要LLM拿到了这些信源,他们能做的转化就很多。由于视频就是由逐帧组成,以下都简称为图。

目前主流的是自然语言的转化。

  • 文生图:SD/MJ等,可能需要复合工程优化prompt。
  • 文生文:GPT组织复合信息,形成系统内容(如AudioPen等)。
  • 文识图:通过Meta的SAM将图片、视频分解成若干元素。

其次是图/视频。

  • 图转图:Image2Image、MJ等。
  • 图生文:GPT4识别梗图,甚至是根据图片生成代码。

还有些硬核的:

比如设备支持的3D坐标、点阵等(通过自然语言控制3D人物肢体)…

还有些非常规语言的(虽然不属于应用层):

通过学习蛋白质序列“语法”,使用少量已知序列来生成全新的蛋白质序列开发新型药物。

3. 信息→知识的机会

正如上文所说,而这次的改变是:信息(information)→ 知识(knowledge)。以往互联网应用通过引入“UGC”来解决这些需求,但缺点是需要时间沉淀。随着LLM的出现,这些原本需要靠人来组织的需求,现在靠AI都有机会完成。

所以从产品角度很容易得出结论:

需求如果只到信息则机会不大。

google等传统应用就能搞定:比如查天气,目前的互联网应用基本都在解决信息检索的问题。

未被满足的需求,需要信息组织的有机会。

具体来说会马上有结构性变化的一些需求case:

  • 咨询:我开车撞了人,需要赔多少钱(伤残程度、所在城市、民法典、裁判文书网信息组合)
  • 购物建议:我要去夏威夷,需要购买什么用品(夏威夷温度、google上的大量信息组合)
  • 旅游攻略:我需要制定攻略,我的起点是广州xx,终点是深圳xx(高德API、蚂蜂窝信息组合)

已经有需求,但是以往是靠堆人/堆成本的有机会。

鉴于现在LLM输出的质量并不稳定,在面向C端商业化时,对成品质量要求/可控性要求越低的,越容易低成本商业化(比如Hackathon中分镜、嫌犯画像等)。

B端涉及大量僵硬逻辑的:OA、ERP、RPA等,因为业务复杂,每出现一种情况就需要添加新的逻辑和成本,现在可以靠GPT识别自然语言意图并收束到代码动作(action)的能力达到更灵活的效果。

但这些都会被新的交互范式所推翻重构。

因为这些论断都是建立在旧交互上的习惯难以迁移的基础上的。

基于旧交互做的胶水,在AI还未完善的时候当然有一些好的结果,但是当未来AI可以完成对指令的自我优化,技术一定会向着一切从简的方向走。

目前的界面无法个性识别每个用户的意图,所以设计的是满足大多数人需要的界面。虽然LLM的出现并不能完全解决意图的识别问题,但是会极大地简化交互过程,以更自然,更个性化的人机交互形式呈现。

五、新交互范式-中期

进入的标志是出现了新的AI交互范式,并以一种不可逆转的形式向大众普及。

  • 新的设备是什么?还会是手机吗?(手机的LBS和PC的LBS本质上是两个东西,手机上的图像输入和PC的图像输入也是两个东西。不能用旧认知去看新东西。)
  • 终端肯定是本地大模型和多个小模型,身份定制化,私人化,专业化,情感化。

我认为对话框不是终点,信息的意图识别才是终点。而基于场景,做的复合信息的意图识别标准化是Dirtywork。这意味着LLM不是灯泡(电器),而是电网。

简单类比下:当你意图清楚时,你是给siri输入内容让app打开app的对应内容快,还是直接点击指定的app更快?意图识别取代不了对话框,但很有可能可以取代桌面的文件夹陈列。

新的交互范式发生时,是有窗口期留给开发者跟进的,LLM能完成任务,但用户有时无法描述具体的意图,这之中存在着GAP,要么开发者做Dirtywork,要么纯靠AI来猜测意图来设计交互,个人认为后者短时间不太可能做到,要达到这样的涌现,需要的信源太多,计算量也太大。

六、赛博具身-后期

这部分和IOT相关,是Tesla和波士顿动力这类实体硬件的领域,LLM想要完成更现实的任务从而真正达到生产力解放,拥有一个“身体”是必然的,但未必长得像人(hh),这还太遥远,就不展开说了。

本文由@海玮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