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上快速渗透的生成式AI(人工智能)已开始改写半导体行业的势力格局。领先一步的美国英伟达的业绩飞速增长,2023年在营业收入方面首次跃居世界首位的可能性正在增强。
有观点预测称,AI半导体的市场规模到2027年将达到60万亿日元,包括云计算巨头在内的竞争也在日益激烈。
“AI是过去50年来最大的技术创新。与之相近的是互联网,但AI普及速度更快”,美国半导体巨头AMD的首席执行官(CEO)苏姿丰(Lisa Su)12月6日在美国硅谷举行的技术说明会的开头这样强调。
数据中心对高性能CPU(中央处理器)的需求很大,但在AI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则需要能够高效并行处理大量数据的半导体。AMD此前预测这种AI半导体的市场规模到2027年将扩大到1500亿美元,后来提高到4000亿美元。
英国调查公司Omdia的温璟如(Claire Wen)指出,“市场正在超预期扩大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首先受益的是在擅长并行处理的图形处理器(GPU)领域拥有很高市场份额的英伟达。QUICK FactSet统计的市场预测显示,英伟达2023财年(截至2024年1月)的营业收入将达到上财年的2.2倍,增至588亿美元。另一方面,韩国三星电子2023财年(截至2023年12月)半导体部门的营业收入预计为490亿美元,比上财年减少34%。预计美国英特尔也将减少14%,仅为539亿美元。
美国调查公司高德纳咨询(Gartner)的统计显示,在1992年开始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英特尔长期位居半导体营收世界第一,2017年以后则维持着该公司和三星交替居首的局面。2022年三星位居榜首。如果英伟达在2023年跃居首位,将是时隔约30年由“新面孔”获得业界盟主的宝座。
把生成式AI视为增长领域的云技术巨头自主开发AI半导体的趋势也在加强。继美国谷歌2016年宣布开发之后,业界最大企业美国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也于2018年推出了自主AI半导体。
11月,美国微软也表示有意进入该领域,云计算领域的三强采取了一致行动。
各家企业重视的是只加入自身所需功能、降低成本。其背景在于,自2024年起,企业将广泛开始采用AI半导体,成本成为焦点。谷歌12月6日推出的新基础技术的研发和提供中运用了最新的自主半导体,“虽然是最大的型号,但成本大幅下降”,该公司副总裁伊莱·柯林斯(Eli Collins)解释称。
在云计算巨头在数据中心使用的服务器领域,各家企业的自主开发产品扩大了市场占有率,但在AI领域却出现了意见分歧。
有观点认为,自主半导体将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但也有很多声音指出,将根据用途,与性能和通用性较高的英伟达等的产品区分使用。熟悉半导体行业的美国J. Gold Associates总裁杰克·戈尔德(Jack Gold)提出看法称,“将形成类似于(普通车型)丰田与高档车雷克萨斯那样的关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日经中文网,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