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人工智能|艺术|百度

55位西部高校老师上人工智能“大课”,“AI+唐卡”成授课内容

作者:新声Pro发布时间:2023-06-06

原标题:55位西部高校老师上人工智能“大课”,“AI+唐卡”成授课内容

唐卡艺术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工智能源于20世纪50年代,如今成为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性力量。相距千年,两者在青海西宁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6月2日,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计算机学会及百度公司在青海西宁举办以“大模型、人工智能与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师资培训(简称“师资培训”)。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李琳生动地展示了“AI+唐卡”项目,来自青藏区域高校的55名老师上了一堂文化气息浓厚的人工智能课。

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赵海兴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与百度联合开展培训,将提升西北地区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是提升在大模型、非遗文化智能处理方向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水平,并期待未来与百度加深合作交流。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周明全表示,百度在西宁举办人工智能师资培训,有助提升西部的师资力量,也将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在本次培训上,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李琳分享了“AI+唐卡”的学术成果——唐卡图片超分辨率重建。

唐卡作为藏族文化中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被誉为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但是部分唐卡由于年代久远,长期受自然光的照射和粉尘的侵害,出现了褪色、龟裂等现象。因此,有效修复、保护唐卡成为一项重要工作,而采用数字化保护成为其中一项手段。

该项目由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与百度合作,基于百度飞桨的PaddleGAN模型,通过对抗生成网络的生成模型和判别模型的互相博弈,学习获取到了唐卡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结果。

李琳表示,对唐卡进行数字化超分辨率重建,乃至对缺损颜色进行补全修复,对于促进唐卡艺术的传播交流有重要价值,并可应用与艺术领域,提升制作水平。在活动现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更登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会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创造产生深远影响。

图左为原始低分辨率图像经过插值实现放大的效果,图右是经过PaddleGAN模型放大后的效果,PSNR达到28.2,图像更加清晰

事实上,“AI+唐卡”,除了文化保护层面的价值,更有教育层面的意义。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而西部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则相对紧缺。李琳提到,“有的学生到大学还没有电脑和智能手机,更别说接触人工智能了。学生需要一些和相实际应用结合的项目,也需要能够让他们快速上手的工具。”

在“AI+唐卡”项目中,百度扮演着助力高校人才培养与科研的角色。李琳团队通过采用百度飞桨的PaddleGAN模型,令项目取得了快速突破。李琳表示,“百度飞桨的易用性很高,提供的模型功能也很丰富和强大。学生上手很快,2个月内实现人工智能实践能力零的突破,利用百度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案例快速提高自身能力。”

李琳老师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研究

随着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李琳认为,“百度将源于产业一线的案例、资源,投入到西部高校教育里,既补齐高校人工智能师资的短板,也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人工智能技术,为西部培养更多的人工智能人才。”

2020年,百度宣布五年内为社会培养500万AI人才。作为“500万AI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部分,全国深度学习师资培训自2018年起,迄今已举办32期,累计有1000多所高校的4400余名老师参训,并影响大批学生。截至目前,百度已为社会培养超过300万AI人才。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