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教育|人工智能

“双一流”疯抢!这个专业,近500所高校新增!

作者:麦可思研究发布时间:2023-04-24

原标题:“双一流”疯抢!这个专业,近500所高校新增!

近日,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人工智能专业成为继数字经济(77所)之后新增备案数量第二多的专业,新增59所。

据统计,近年来共有495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持续加速为AI“输血”。

人工智能,火爆开建!

更早之前,高校已将目光投向人工智能领域。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高校之一,吉林大学于1976年建立计算机科学系,1977年王湘浩院士在国内率先举起了人工智能研究的大旗,至今已有46年的历史。如今,该校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已具备较雄厚的科研积淀和育人基础。

苏州大学开展人工智能研究也较早。1985年,该校开始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在人工智能交叉学科方面,学校拥有包括计算机科学、物理学、数学科学、医学等学科在内的一批杰出人才和科研团队。

北京大学1988年成立了人工智能领域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200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智能科学系,2007年最早建成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

……

一直到2017年,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更多高校转向人工智能领域。

国务院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并强调,“把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尽快在试点院校建立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教育部提出目标,到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此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苏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一批高校相继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

而人工智能专业也在人工智能时代应运而生。

2019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35所高校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资格的高校。

随后的2019—2021年度,人工智能专业成为本科高校新增数量最多的专业,分别为180个、130个、95个,一时风光无两。2022年度,人工智能(59所)排在数字经济之后,成为新增第二多的专业。

至此,全国总共495所高校设置该专业。

需要说明的是,同济大学、商洛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这4所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曾进行过两次备案,修业年限分别是2年、4年。

从地区分布上看,人工智能专业遍布30省,中西部地区占17个,东部地区占10个。

山东(35个)、江苏(34个)、北京(32个)、河南(31个)、湖北(30个)是开设该专业最多的5个地区,均有30所及以上高校布局。

四川(26个)、广东(26个)、安徽(25个)、陕西(21个)、浙江(20个)、河北(20个)、辽宁(19个)、湖南(19个)等也紧跟大势,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力。

从各地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看,多地在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或未来5年工作时,明确要求在人工智能方面下功夫。

例如,北京重点要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网络安全等领域取得更多创新应用成果;重庆提出,培育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集群;福建提出,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打造大数据、物联网、卫星应用等千亿元产业集群……

再看开设人工智能的495所高校,覆盖“双一流”院校、地方院校,以及民办院校。

147所“双一流”高校中,有95所开建,占比达65%。

人工智能专业多开设在综合类(199所)、工科类(168所)院校。师范(60所)、财经(37所)等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增设人工智能专业。相对来说,政法、医药、艺术类院校布局较少。

但实际上,近年来行业类高校也在稳步推进人工智能布局。

2022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梅夏英院长就指出,“从国内情况来看,法学+人工智能研究尚处于起步之中,为了能够推动我国法学数字化研究,需要进行人才队伍梯队建设,2022年我们与信息学院进行了本科生招生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着手数据法学或者人工智能法学的二级学科建设工作,以便加强法学数字化师资队伍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在近年列入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中,还有不少带有“智慧”“智能”字样的专业,如智慧能源工程、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智慧海洋技术、智慧林业等。简单来说,这些新兴专业就是在原有传统专业基础上的升级,均需要人工智能的加持。

随着新专业的到来,近年来,高校逐渐将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渗透到专业培养中。

2021年,同济大学土木与环境大类所包含的8个专业,均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围绕智能建造方向开展人才培养。

“在同济,我们所有的学科都在进行‘人工智能+’的交叉升级,这也是与新工科的发展相适应。人工智能只有跟具体的行业结合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同济大学本科招办老师曾对媒体这样说。

武汉工程大学和知名企业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室,建成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20门理论教学课程和10门实习实训课程,构筑了人工智能软件+硬件的立体培养模式。

就业抢手

人工智能专业蓬勃发展,那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

虽然人工智能是新设专业,暂无毕业生就业数据,但其核心是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生物学、数学等的学科交叉,我们可以从以上专业的就业情况大概了解人工智能专业的就业。

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2021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高薪专业50强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薪资优势明显,以6828元的平均月收入位列第4。以77%的就业满意度,跻身就业满意度30强,比全国本科平均还高出3个百分点。

毕业三年后(2018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薪资破万,达10363元,位列主要本科专业第5位。

该专业毕业后主要从事的职业是互联网开发人员、游戏策划人员、计算机软件应用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技术人员、信息安全分析人员等。

综上,该专业薪资、就业满意度均较高,就业岗位的选择也多,就业前景向好。人工智能是个交叉学科,计算机相关知识也需要一并掌握,多重技能傍身,日后就业便更多了些保障。

不久前,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公布的《ChatGPT相关领域就业洞察报告》也显示,人工智能人才非常抢手。“一个人工智能的相关人才往往被好几家猎头公司相互争抢,人选手里基本都有三四个offer,根本不愁找不到高薪工作。”

主要参考资料:

[1]高校“人工智能热”:人工智能应该怎么学?.新华社,2018-05-30.

[2]同济大学:所有学科均围绕“人工智能+”交叉升级.光明网,2021-07-05.

[3]信息学院召开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建设研讨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闻网,2022-10-18.

[4]武汉工程大学:着力推进“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光明日报,2021-09-19.

[5]麦可思研究院.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22.

[6]缺口达30万,人工智能人才需求是五年前的近3倍.大洋网,2023-02-15.

[7]各高校网站

举报/反馈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