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军平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张雅婷
编辑 | 杨锦
近日,由OpenAI开发的AI聊天机器人ChatGPT引起广泛关注。在推出仅两个月后,ChatGPT月活用户已经突破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
通过一个聊天的对话框,人们可以用ChatGPT来闲聊、写代码、写论文、创作音乐......据报道,高达89%的美国学生承认在完成作业时用过ChatGPT,甚至ChatGPT还通过了年薪18.3万美元的谷歌工程师面试。
ChatGPT之所以能做到如此智能,是因为在大型语言模型基础上,引入了核心技术RLHF (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即用强化学习的方法,利用人类反馈信号直接优化语言模型。
“我认为ChatGPT已经走在了弱人工智能与强人工智能之间的边界上。”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军平在接受搜狐科技专访时表示,ChatGPT比以往的对话模型进步很多,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做很多事情。
一般来说,人工智能可被分为弱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与只专注于完成某个特别设定任务的“弱人工智能”相比,“强人工智能”也叫通用人工智能,即像人类一样拥有全面智能。
有斯坦福大学学者甚至认为ChatGPT背后模型拥有心智,相当于人类9岁儿童。
张军平对此持反对意见。他认为,从计算机角度来看,ChatGPT本质上是程序,看起来像有人的心智,但与真正有心智之间有本质的区别,两者实现的路径完全不一样。“AI需要消耗巨大的电力、算力,人类大脑工作一天消耗的能量只有20多瓦。”
可以看出,ChatGPT与“人类智能”之间还有一定距离,但已经拥有了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从目前的用户反馈以及进化速度来看,ChatGPT在商业化方面的机会巨大。
潜在的造富盛宴之下,科技巨头扎堆入场,投资人和创业者蜂拥而至。谷歌发布了ChatGPT竞品Bard,百度推出国产版ChatGPT文心一言,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出资5000万美元创业、希望打造中国的OpenAI。
不过,张军平对这种跟风式的投入并不看好。“我觉得这件事情是可以去做,但可能需要比较长时间积累。跟风到底有没有突破性的成果能够出来,或者能不能超越ChatGPT,是值得考虑的。如果我们做出来的东西还跟ChatGPT一样,那么意义在哪里?”
事实上,OpenAI从成立到推出ChatGPT花了7年时间,其间一共收到了40亿美元投资,但直到去年OpenAI仍处于亏损状态。
在张军平看来,国内要想做出超越ChatGPT的产品,需要在编程、硬件、数据这三方面同时使力。以硬件为例,美国对顶级计算芯片有限制,比如ChatGPT用的Nvidia A100国内无法获取,这导致算力上会有差距。
以下为搜狐科技与张军平教授的对话实录(经删改):
搜狐科技:您认为ChatGPT处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哪个层级,是弱人工智能还是强人工智能?
张军平:ChatGPT可能是在这两者之间的边界上,正在往强人工智能进化。ChatGPT相当于是一个平台,但是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聊天、写作业等等,不像以前一个平台只能做一件事情,我觉得比原来的对话模型要进步很多。
搜狐科技:斯坦福大学有学者认为,ChatGPT背后模型拥有心智,相当于人类9岁儿童,这是如何做到的?您认同他的观点吗?
张军平:这一次说ChatGPT出现心智的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专业的副教授Michal Kosinski,他不是学计算机的,所以看问题角度可能不太一样。
回顾历史,世界上最早的聊天机器人Eliza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时Eliza的发明人在实验时就发现,许多Eliza的测试者对该程序产生了情感依恋,他将这种现象称为“ELIZA效应”,即人类倾向于将机器拟人,或者把机器想象成人类。
从计算机角度来看,无论是Eliza还是ChatGPT,本质上都是程序,只是看起来像有人的心智。用一个比喻来说,我们在造飞机,外界觉得这个东西好像跟鸟类差不多、可以飞,但两者完全不一样。
搜狐科技:像有心智和有心智之间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张军平:区别其实很大,两者实现的路径完全不一样。我们现在做人工智能,需要消耗巨大的电力、算力,但人类大脑工作的话,可能一天消耗的能量只有20多瓦。在如此少的能量消耗下,人类却可以达到很高的智能,这是计算机暂时无法做到的。
搜狐科技:ChatGPT的内容目前主要还是网上现有知识的总结和检索,未来有可能进化出自我意识吗?会对人类造成威胁吗?
张军平:现在不需要太担心。如果要进化出自我意识,那么我们首先要定义什么叫意识。从整个人工智能的历史上来看,这个问题大家还没办法回答,我们也不知道自我意识具体是什么,怎么生成的。
人要想了解自己是比较困难的,除非是有个更高维度的东西引导。同理,ChatGPT是人类编程编出来的,ChatGPT想把自己搞清楚也很困难。
我认为短时间内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但是可能对有些人会产生误导,比如过分相信它、依赖它的时候。
搜狐科技:ChatGPT爆火之后,科技巨头扎堆入场,投资人和创业者蜂拥而至,您怎么看?
一方面,其实ChatGPT没有开源,需要重建这个系统的话难度比较高。
另一方面,数据规模达到如此大的量级可能会比较困难,ChatGPT收集的数据都来自互联网,大部分是英文,比较容易拿到。但国内很多数据很难拿到,网页不太公开。而且国内有数据安全法,拿到的数据不能够随便向国外输出,有安全隐患。
在硬件方面,美国对顶级计算芯片有限制,比如ChatGPT用的Nvidia A100国内无法获取,这导致算力上会有差距。我们要突破卡脖子的话,从芯片到显卡都需要做出突破。
想超越ChatGPT,在编程、硬件、数据这三方面都需要同时使力。
搜狐科技: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说要出资5000万美元创业,打造中国的OpenAI。5000万美元够吗,ChatGPT算力成本大概是多少?
张军平:ChatGPT大概用了285000个CPU和10000多颗GPU,然后在45TB的文本数据上去做的训练,训练成本大概是1200万美元。
我也不知道5000万美元投下去能不能成功,毕竟OpenAI从成立到推出ChatGPT用了七年时间,并且去年OpenAI还处于亏损状态,也曾经遭受过质疑,所以这里面的风险还是蛮大的。
搜狐科技:这不是一件短期就能做成的事对吗?
张军平: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积累,并且跟风式的投入到底有没有突破性的成果能够出来,或者能不能超越ChatGPT,这可能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果我们做出来的东西,还是跟ChatGPT一样的,那么到底它的意义在哪里?
搜狐科技:ChatGPT能创作音乐、写程序、写论文、还能代替搜索引擎一部分功能,从应用角度来说,您认为ChatGPT会最先取代哪个行业、哪种职业?
张军平:首先搜索引擎肯定会改变的,以前我们输入单句单字,但是现在有可能会变成一种对话式的搜索引擎。
创作内容方面,ChatGPT很适合写一些新闻摘要、简报,可能会替代办公室秘书等职业。如果你觉得你的工作电脑也能做得到,就极大可能会被取代。
搜狐科技: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为什么ChatGPT没诞生在中国?
张军平:这是一件需要一个长期性投入的事情,但是我们国内很多做研究的,追求速度、追求发文章的数量,所以深度不够。
并且国内对于创新考核的时间指标定得太短了,企业普遍追求短期利益,3-5年之内就要出成果。
所以我建议国家可以投入一些更长线的研究计划,比如5到10年或者更长期,也不要经常短期考核成果,因为中间有可能失败,但最后还是可能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