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1月末,其月度活跃用户已突破1亿人次,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ChatGPT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全球公众对人工智能领域注,ChatGPT一夜走红之后,在全球引发了高度关注,有业内人士认为它将影响包括搜索引擎、广告业、教育行业等领域。2022年12月,谷歌内部发布红色警报,着手进行紧急应对。甚至更有人危言耸听:人工智能将取代大部分人类工作。
ChatGPT是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拥有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它通过海量数据训练模型,使其几乎无所不知。令人们惊讶和着迷的是,ChatGPT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模拟类似真实人类的聊天过程,撰写邮件、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无疑,ChatGPT的出现将改变甚至颠覆我们现有的生活模式。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究竟意味着什么?
真正的聊天不是单纯的信息交流
而是有着丰富的人性要素
美国的一项实验发现:“OpenAI的GPT-3模型在经过数百万单词的训练后,已经能够伪装成美国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与人讨论哲学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难以分辨AI生成的评论到底是否出自丹尼特之口。”如果ChatGPT沟通的精确度足够高,是否就说明人与人之间的聊天的意义将不复存在?
ChatGPT的本质是一种基于提高生产效率的高新技术。他能够快速准确的回答问题的原因来自于强大的数据处理处理功能,也就是说,ChatGPT背后有海量的大数据池,包括关联的信息,当人们输入一个指令时,ChatGPT会快速从数据池抓取相应的信息,并按照程序进行逻辑上的排列。说到底,是一种纯粹性的数据处理的过程,信息的交换是本质。
而沟通义是什么?卡耐基说:
“两个人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
沟通是人的感官上的丰富。就好像你今天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你的朋友看见了可能会情不自禁的发出溢美之词,反观ChatGPT会怎么说呢?你需要先问他:“你的衣服好看吗?”但是它根本看不见,尽管这样,它还是会说:“好看”!ChatGPT不需要看到你,就能说你真好看,而且能两个字说完的,绝对不会三个字,一切以效率为准,这也是技术升级的本质!
人类的聊天不只是在处理信息,其中情绪性、直觉性、联想性的东西,不能化约为数据处理。ChatGPT始终摆脱不了“回答问题的宿命”无论你输入什么指令,它的第一数据处理器都默认为:找答案!不可否认,技术会在不断地升级中逐渐趋于人性化、便捷化,但数据处理基因就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个巨大简化,虽然这样的简化会越来越有效,而且会带来一些巨大的改变。可简化必然有损失的,再有效的简化也不同于事情本身。数据可以说明问题,但不是事情本身!
丰富的沟通会激发我们的创造力,这个“丰富”包括了沟通双方的性格特征,语言特征、肢体动作以及长期以来自己的生存处境、自我认识等等综合了多重因素提出切身的问题,是一种思想的碰撞,而ChatGPT现今给我们提供的仍然是数据、信息的输出。貌似回答问题是方方面面、滴水不漏,实际上是像一个巨型的抓手一样,遇到问题,快速从背后海量的数据池找答案。信息的碰撞只会产生答案,而思想的碰撞才会产生新的有生命里的东西。
教育是点燃一团火
而不是灌满一桶水
ChatGPT能归纳、总结、举例、理解上下文,能够回答开放性、创意性的问题,甚至在一些涉及伦理安全的敏感问题上都能答得很好。目前微软已宣布在搜索引擎Bing中引入ChatGPT,我们熟悉的搜索框将变为对话框,今后Bing将对复杂的搜索请求给出更完善的答案。其实ChatGPT之前,就有很多能够帮助学生写作业应用已经被大规模使用。
ChatGPT是GPT-3的产品之一。从神经网络的角度看,当前的大模型 GPT-3 有 1750 亿参数,人类大脑有约 100 万亿神经元,约 100 个神经元会组成一个皮质柱,类似于一个小的黑盒神经网络模块,数量级上的差异决定了算力进步可以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所以是算力更大的数据处理器。不可否认,更先进的技术确实会在某些领域带来更高的效率,但教育和学习文化知识是例外。
那些有深度的知识,往往是要我们自己去深入的思考,并加以归纳总结延展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句话很到位:“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我们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样也是随着我们生活境遇的变化和思想森深度的不断延伸,有所变化和丰富的。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专注力的程度在某总程度上也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关键点。
随着功能更强大的工具的不断迭代,学生的耐心程度和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力以及总结归纳能力都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效率时代传递的底层思想变了,我们不再推崇“一万小时定律”快速完成任务成为了我们办事的第一要义。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注意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注意力极为重要,它不但是有效学习、深入思考的前提,而且是个人幸福感的重要要素。
关于教育,尼采曾说过:“真正的意义不是培养学者,而是培育真正意义上的人,甚至大写的人。”可我们仿佛本末倒置了!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中国人的修养》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以人为本”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不是“以教为本”、“以分为本”。健全的人格可以让人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大大地提高一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
人文教育关系到青年灵魂的成长、生命的塑造、对伟大传统的理解和对世界的开放态度。ChatGPT的回答追求正确,可真正的人文教育关注的恰恰不是给出全然正确的答案,而是基于深切的关怀和深厚的学养去追问,由此打开新的反思空间、新的生命空间。
错误的答案也是思考的结果
成长,不应该只有正确答案
就算一个孩子给出的答案是错误的不完美的,那在这个给出答案的过程中,孩子内心产生的想法以及大脑思考的过程,对于其人格塑造和思想丰富的价值,也是促成其成为“大写的人”必不可少的路径。这些都是无法被机器所取代的。
ChatGPT一个更大的问题在于,它使用的是过往的资料库。它是在处理海量数据中生成的回答。这意味着,它的回答基于出现频率最高的、在大多数人当中流行的说法。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上,人类自古以来如此。真正有创造性的思想,在当时常常是不被接受的。内容生成型人工智能的核心原理是贝叶斯公式,数学家贝叶斯(Thomas Bayes, 1702-1761)在世时没有得到承认,贝叶斯公式是在后世不断的运用中赢得了声誉。
我们都希望看到满分的考卷、完美的答案、开挂逆袭人生,但如果所有生命个体都同时追逐一个目标。那我们自己是谁?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体验不同的境遇,无论是对的答案、还是错的答案,都是人生经历中不可获缺的思考,人生或许并不是非快即慢的两极分化。笔直的路走习惯了,或许偶尔走弯路能看到更出其意料的景色。ChatGPT能给你正确的答案,但给不了你丰富的人生体验。
工业革命替代了“低端的体力劳动”
人工智能革命替代了“低端的脑力劳动”
《毫无意义的工作》中写到:很多的工作就是狗屁工作,写发言稿、填表格、做方案等等都是低端的脑力劳动。总体来说,这些低端的脑力劳动未来会在相当程度上被替代。但就像工业革命会产生新型的低端体力劳动一样(比如农民可能去开收割机,或在流水线上按螺丝),在替代一些岗位的同时会产生新的岗位,就像机器产生了以后,我们需同样需要操作机器的人一样。
一项新的技术产生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的迭代,而不是完全替代,就业会发生大规模的缩减和转移,这两者会同时发生。
格雷伯界定的狗屁工作和提到的低端的脑力劳动有很大的重合度,但其实很多工作的存在是为了满足职场上位者的需求,无论是虚荣心还是权力欲望。这一类工作虽然毫无意义,但它是根据人性需求创造出来的。人性很难改变,那技术也不大可能改变这样一种职场权力结构。
那人工智能的出现是否能够满足我们这种需求?我们又是否能因为人工智能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就将其推到“领导力”的地位?我们要如何在人性思维和数据计算之间做出本质区分?陪我们如何区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的位置?
随着“人性化”的人工智能进入我们的生活,它对人类心理的这种微妙影响力其实值得关注。人类在自我理解和理解社会过程中很重要的问题在于:它不止事关个体,也涉及到人的社会性,涉及到人把什么作为他者。
很多孩子作业不会时的第一反应不再是思考,而是拍照上传找答案,汉字不会写了第一反应不是查字典,而是拍照上传;开心不开心的情绪不再明显,之前有个词叫“灵气尽失”,形容现在孩子呈现出来的状态。当ChatGPT显得更加人性化的时候,是否能够容易替代人进入亲子交流的领域?还是依然改变不了“回答问题,提出解决方”似的冷冰冰的数据处理器定位。
未来世界最大的分野
“被信息喂养的人”和“掌握创造信息的人”
如果我们培养的是低端劳动力的人,那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多?如果我们培养的是有思想、有人格、有价值的高端的人才,人工智能的升级迭代反而会有助于你的思考;同样如果你从事的工作是低值低效的,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被替代是毋庸置疑的;相反的,如果你的工作不仅仅是找答案,完成任务,而是更有价值,影响力巨大的,人工智能又怎么能拼过你呢?
1930年,凯恩斯就预测随着技术发展人类每周工作时间可能不超过15个小时,但至今他的预言不仅没有实现,反而我们的加班时间越来越长。也就是说,技术进步的果实其实没有被普通的劳动者享受到。
显而易见,无论是ChatGPT还是其他先进技术的升级,都不是普惠的。马太效应适合很多场合,强者更强、弱者更弱,ChatGPT技术的产生也是如此,它并不会缩小强者与弱者之间差距,反而会因此加大。
未来的世界的分水岭还体现在,劳动在现代世界被认为是个人实现自我成长的途径,但今天的劳动变成了单纯的绩效追求和自我施加的暴力。我们每天的工作除了增长和谋生意义之外,没有了真正的自我实现的含义,或许,面对新技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劳动办的不可替代?而不是担心什么时候被替代。
写在最后:
《还原与无限》中着重分析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技术不是简单地让我们有了更便利的生活,而是把我们从原来的生活方式中“解放”出来,置入一个无限增长的系统。技术系统之所以会有中立的假象,就因为它唯一的目的在于增长本身。
资本因为有时间价值,所以有强制增长的内在要求,有时间价值意味着“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多,要不然就亏了”。被置入资本-科学-技术的系统之后,看上去大家的生活改善了,但其实我们原先的生活是没有那么多增长需要的,增长也不是生命的唯一追求,甚至也不是主要追求。
技术的进步不一定惠及到每一个人,但先进技术的冲击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提醒:那些不可或缺的思考是什么?那些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什么?当新的技术真的冲击到我们的时候,我们是否有能力全身而退,华丽转身?
声明:本文部分节选自《毫无意义的工作》[美]大卫·格雷伯 著 吕宇珺 译;《还原与无限:技术时代的哲学问题》余明锋 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知识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