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是建立在GPT 架构之上的AI 智能聊天机器人。GPT 的全称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生成式预训练变换模型。ChatGPT 自身的三大套件是构建海量插件相互协同的核心抓手,其目的是通过将多插件形成对用户的全方位覆盖,最终形成专属个人的AI 管家。从ChatGPT 的首批接入的插件厂商即可看出OpenAI 的目标是覆盖人类生活的全维度。通过调节和协作相关插件,ChatGPT 从本质上转变为每个人的私人助理。
ChatGPT 叩响人工智能的关键奇点,这也使它在2022 年11 月推出仅仅两个月,就达到月活过亿。根据Sensor Tower 数据,Tik Tok在全球推出后用约9 个月时间达到1 亿用户,Instagram 用了30 个月才达到同样的基准。ChatGPT 的开发者OpenAI,始建于2015 年,成为行业先行者;国内百度也在2023 年3 月推出大语言模型产品—“文心一言”。
ChatGPT plugin 生态伙伴正在愈发繁荣,已知插件的功能包括制定旅游计算、收集财政票据、网上订购、预定餐厅、数学计算等各个方面,包括人们日常应用等各个部分。
骑牛看熊发现Plugin 已经具备“AI 助手”的能力:
1、ChatGPT Plugin 可以及时更新实时信息;
2、ChatGPT Plugin 更具有服务化的意识;
3、办公领域中,扮演更加类似“助手”的作用,此外Plugin 调用极其便捷,我们认为功能类似的“小程序”;此外,Plugin创建第三方插件同样方便快速。
骑牛看熊认为认为AI 加速赋能应用的时代已经到来,大模型的赋能应用的场景只限于自然语言处理,未来计算机视觉、多模态、生物计算同样有望引爆应用市场。未来5年到10 年内,所有的科技应用有望在大模型的加持下大放异彩,包括医疗、教育、办公、工业等多方面。
Copilot 接入GPT-4,用自然语言进行编程的时代或将到来。GitHub CEO 托马斯·多姆克宣布代码辅助工具Copilot 接入GPT-4,更名Copilot X。用户可以通过打字或语音与Copilot X 交互,实现代码编写、代码解释、理解报错信息、修改Bug 等功能,原本的代码补全功能依旧保留。此外还上线了改动内容读取、函数或API 应用方式查询、命令联想三大新功能。谷歌推出聊天机器人Bard 与微软竞争。谷歌宣布正式公开发布其聊天机器人产品Bard。谷歌表示此举是为了广泛获得来自用户的反馈,以支持其在对话式生成模型赛道上与微软竞争。
骑牛看熊认为GPT-4 的成功发布与GPT3.5 的自身算法迭代和用户测评反馈密不可分。百度同样具备大模型的先发优势,已经抢占相应先机,有望通过迭代方式迭代出更加出色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从而赋能千行百业。
ChatGPT的推出标志着人工智能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数字经济的发展背景下,工业数据潜在价值凸显,ChatGPT助力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进而将推动工业4.0加速落地。ChatGPT 的首批插件合作方包括旅行软件、支付公司、在线订餐平台等,这使得ChatGPT 可以执行检索实时信息、代表用户订餐等操作。此次更新意味着ChatGPT 可以通过访问互联网并与之交互从而创建一个生态系统。开发者可以在其中创建并分享自己的插件。
OpenAI 宣布支持ChatGPT 的新第三方插件,首批开放可使用的插件包括了酒店航班预订、外卖服务、在线购物、法律知识、专业问答、文字生成语音,以及用于连接不同产品的Zapier;目前, Expedia、KAYAK 和Booking 集团旗下餐饮预订品牌OpenTable 等OTA 已经成为第一批启用插件的平台。OpenAI 推出ChatGPT 插件库标志着“大模型平台+Plugin Store”有望成为未来AI 应用生态的主流模式,在AI 技术融入各类实际应用场景过程中将不断涌现出基于AI 大模型的插件产品服务,有望构建更加丰富的AI 应用生态。
ChatGPT不仅提供服务,还正在创建一个生态系统。现有的互联网生态能更容易地接入ChatGPT,通过将第三方软件的专业能力和ChatGPT 的自然语言能力以及通用知识库相结合,或将把ChatGPT 的能力提升到新层面。据Trendforce 数据,预估2022 年搭载GPGPU 的AI 服务器年出货量占整体服务器比重近1%,即约14 万台;预计2023 年出货量年成长可达8%,2022~2026 年CAGR 达10.8%。
ChatGPT 代表的自然语言交互,有望自iPhone“多点触控”之后引领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的变革。在此之上,ChatGPT Plugin 可类比于2008 年AppStore 的推出,随着更多第三方应用以插件形式接入ChatGPT,骑牛看熊认为一方面以ChatGPT 为代表的大模型有望成为新的流量入口,其战略地位和商业化潜力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AI 显性化带来的用户体验升级有望进一步在C 端破圈,从而正式开启万亿规模的下游应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