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AIGC|教育|人工智能

聚焦AIGC 时代的学科教育与⼈才培养 夸克“AIGC 与⼤学教育”主题研讨会顺利举行

作者:封面新闻发布时间:2023-07-20

原标题:聚焦AIGC 时代的学科教育与⼈才培养 夸克“AIGC 与⼤学教育”主题研讨会顺利举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IGC技术在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等教育理念创新和方式变革同样也遇到新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怎样助推高等教育发展?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AIGC对高等教育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学术创新、实践就业等带来巨大机遇,哪些是推动变革的积极力量,哪些又是教育坚守的本质与初心?

7月18日,由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旗下夸克App主办的AIGC 时代的学科教育与⼈才培养 -“AIGC 与⼤学教育” 主题研讨会在成都顺利举行。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的高校专家,与成都市科技创新就业促进会,以及夸克业务相关负责人共同就AIGC与大学教育话题展开深度讨论。

阿⾥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副总裁兼党委书记周晓鹏在致辞环节提到了本次研讨会的目的:人工智能已成为关键技术,正推动各个行业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甚至彻底改变人类生活、工作和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社会正经历职业需求的更迭,由此也带来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变革,人们需要重塑对生产力与行业范式的认知,重新思考哪些知识是更重要的,才能更好的塑造和培养出未来世界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图:阿⾥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副总裁兼党委书记周晓鹏发言

AIGC 时代

⾼校学科教育将从知识本位向技能本位转变

根据夸克数据,今年人工智能专业异常火爆,受关注度排名第四,上升势头最猛。AIGC已经对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包括 ChatGPT 研究员、算法工程师、ChatGPT 文案编辑、AI训练师等在内的许多新职位涌现,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AIGC就业趋势大数据报告2023》显示,2023一季度AIGC相关新发职位数是2020一季度的5.63倍。

与此同时,2023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委发布《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到 2025 年,将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同时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AIGC冲击下,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如此大变化?

图: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互联网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西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系主任李忠俊发言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互联网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西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系主任李忠俊表示,AIGC已经对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是未来的大趋势。“高校需要改变教育理念、修改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善用AI工具,与时俱进,加强AIGC人才培养。这个过程中,需要自行摸索,需要大量相关人才,也对学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李忠俊举例,训练出一个chatGPT,使用了45TB数据,如今一枚小小的芯片储存的书籍就可以超过一个人一生的阅读量。因此倒逼高校教育走向新趋势,即从知识本位走向技能本位。他解释,技能与知识相比,具有私有性、高门槛、长期性、不可替代性等优势。因此,高校教育未来应该注重发展AI所不擅长的思维能力:即培养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审辩能力、创造能力;培养数字智商、数字情商、数字韧性 ,这些技能比学习知识更容易形成核心竞争力。

AI重塑千行百业

传统热门学科经历巨大变革挑战

据夸克数据,与2021年和2022年的趋势类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和临床医学依旧成为今年排行前三的热门专业。高考考生填报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热情不减。但2023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生成式AI的引领下,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在学科选择上应该注意什么?电⼦科技⼤学计算机科学与⼯程学院教授、博⼠⽣导师宋井宽提示,未来五到十年,应用大模型会在各行各业中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乃至出现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大一统模型。因此,可以预见的是互联网大厂计算机的开发和算法岗对于本科生的就业需求增速趋于平稳,一些更侧重数据安全、数据分析和用于支撑大模型运算的硬件平台岗位仍然存在较大缺口,比如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中促使标注和异常检测趋于自动化的专业。

图:电⼦科技⼤学计算机科学与⼯程学院教授、博⼠⽣导师宋井宽发言

AI使能各行各业。尤其在自然语言与人工智能开始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参与内容生成的当下,AIGC的发展深刻影响了内容生态,那么传媒专业要如何应变求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蒋忠波也分享了AIGC加速职业转型,传媒专业如何应变求新的观点。他提出,过去,AI工具会在原有的内容生产模式下提高工作效率,但有了大语言模型赋能的AI工具则可能改变原有模式,转而用全新的模式在行业中发生代替。“目前看来,AIGC对传媒业的影响主要是增强式的,颠覆性的影响只可能发生在行业部分领域。”蒋忠波认为,技术转型之下,传媒业应意识到人机合作、人机共生是大势所趋。例如,学会高效使用AI工具;在学校教育中,强调解析知识生成的内在逻辑,改变实习实训的方式等,将能培养出更加适应新时期的传媒从业者。

图: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蒋忠波发言

同时,他也提出建议,针对于传媒行业设计的AIGC和大模型工具,应该确保从业者的主体地位,给予记者、编辑充分的选择权和决策权。同时,生成的内容要保证真实性,可信任,并具备完善的开发者的问责机制。

AI大模型人才“缺口”:

算法岗位最缺人,读书越多收入越高

《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预计,近四分之一(23%)的工作将在未来5年发生变化,到2027年全球将新增6900万个工作岗位,同期将有83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AI将对低难度、重复性工作的替代已成共识,但它也将孕育出更多机遇。随着机器学习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工作和行业可能会被取代,在人工智能产业风口,人才和岗位的需求又是怎样的?成都市科技创新就业促进会副秘书长王伟懿在研讨会上透露,人工智能行业人才年龄以20至40岁为主,占比接近九成,男性占比超过70%。在所有岗位中,算法工程师是人工智能领域占比最多且炙手可热的职能,而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图像算法等职位的收入名列相关领域前列,其招聘的平均年薪都超过50万元。

图:成都市科技创新就业促进会副秘书长王伟懿发言

王伟懿进一步介绍,人工智能行业人才学历占比最多的是本科和硕士,两者合计占比达86.83%,人工智能行业工龄占比最多的是10至15年,其次是15年以上。相比互联网行业,人工智能行业8年以上工龄占比更高,行业经验丰富人群占比高于互联网行业。

哪些行业的人才可以跳槽进入人工智能领域?在王伟懿看来,互联网是流入和流出均占比最多的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电子半导体三个细分行业和人工智能行业的部分岗位职能重合度较高,具备人才流动的优先条件。

AIGC应用与服务遍地开花,通用人工智能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夸克技术负责人蒋冠军也分享了他的看法:首先是算法人才,其次是可以深入参与到模型构建细节的工程与技术平台人才,再者是产品与运营人才,数据策略的产品和运营成为新兴岗位,数据标注团队的运营能力将是模型能力的重要成功要素之一。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