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OpenAI旗下的ChatGPT可以泄露其训练数据中的敏感信息,比如真人的个人信息。
鞭牛士报道,4月12日消息,据外电报道,人工智能研究组织OpenAI解雇了两名涉嫌泄露信息的研究人员。据报道,阿申布伦纳是公司安全团队中的后起之秀,是一位19岁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神童。GPT-4Turbo是该公司最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使用截至2023年12月的训练数据。
OpenAI人工智能
鞭牛士 2024-04-12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的四位研究人员发现,ChatGPT生成的代码往往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
ChatGPT编程
杨亮 2023-04-23
微软不小心通过GitHub公共存储库泄露了大量敏感的内部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追溯到三年多前。 云安全公司Wiz在发现属于微软人工智能研究部门的GitHub存储库robust-models-transfer时发现了隐私问题。 虽然存储库只是为了提供对开源代码和图像识别人工智能模型的访问,但Azure存储URL实际上被错误地配置为授予整个帐户的权限。 [图片] Wiz说:“我们的扫描显示,这个账户包含了38TB的额外数据,包括微软员工的个人电脑备份。这些备份包含敏感的个人数据,包括微软服务的密码、密钥,以及35
微软人工智能GitHub编程
卡饭科技 2023-09-20
2023-11-1816:40:32作者:姚立伟…
OpenAI
中关村在线 2023-11-18
研究人员发出警告:ChatGPT不适合获取医疗信息,可能误导公众 IT之家 12 月 11 日消息,一项新的研究显示,ChatGPT 可能并不适合用来获取医疗信息。 长岛大学的研究人员
ChatGPT医疗
IT之家 2023-12-11
飞机是现在人们非常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这是由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优势,作为交通工具的它载客量也非常可观,那么很多人就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100多吨的飞机能飞上天空呢?在现在常见的客机当中,飞机的重量一般在120-160吨左右,这些都是常规,大家常见飞机的重量。
基建不倒翁 2024-12-30
钛媒体App12月30日消息,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称,vivo的MR团队已经达到500人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9月份在全国十几个城市上线高保真原型机体验,产品已经在部分指标体验上会超越了苹果。在商业化进展上,则要根据内容生态的匹配情况。
钛媒体快报 2024-12-30
【2024年人形机器人领域获重大突破】2024年1至10月,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发生69起融资事件,公布的融资总额超110亿元人民币。高盛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140万台,市场规模约380亿美元。高盛还预测,人形机器人最早应用到工厂的时间为2024至2027年,应用到消费市场的时间为2028至2031年。
和讯网 2024-12-30
不过,很多人可能会问,Win10到底怎么安装呢?如果你选择USB闪存驱动器,可以使用微软提供的“媒体创建工具”来制作安装介质。
新报观察 2024-12-30
IT之家12月30日消息,iQOO手机官方今日宣布,iQOOZ9Turbo长续航版手机将于2025年1月3日10:00开售。官方暂未公布iQOOZ9Turbo长续航版手机的定价,IT之家也会持续关注并带来跟进报道。
IT之家 2024-12-30
【CNMO科技消息】随着公历新年即将到来,我们也是时候和2024年来一个告别了,何不犒赏一下过去一年努力的自己和一直爱我们的家人,以全新面貌开启蛇年新生活?恰逢年末,华为新年礼遇活动火热进行中,持续至明年2月16日,入手华为MateX5指定版本可享2500元优惠,入手华为Pura70Ultra至高可享2000元优惠,同时还有多重惊喜福利。
手机中国 2024-12-30
2022年10月4日,欧洲议会以压倒性优势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手机等便携智能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必须统一为USBType-C。经过一系列程序,该法案于当地时间12月28日正式生效。新规规定,欧盟27国销售的电子设备制造商有义务为其产品配备USB-C(即USBType-C)接口。这意味着,无法适配USB-C接口的旧设备将逐渐退出市场。
中关村在线 2024-12-30
继12月29日韩国务安机场发生空难事故后,当地时间30日上午,韩国济州航空又一架客机因起落架故障,在起飞后不久临时返航,目前已安全降落在韩国金浦机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24小时内发生两起飞机起落架故障,且飞机型号都为波音737-800,这两起事故是否有关联?
极目新闻 2024-12-30
金融界2024年12月3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鲁化森萱新材料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二氧戊环萃取提纯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2218689U,申请日期为2024年5月。
金融界 2024-12-30
找到网络漏洞,植入木马程序,躲避杀毒软件的追剿,窃取目标文件中的关键信息……这一连串的操作,乍一听似乎是违法的黑客所为,但这其实是北京市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中“信息安全测试员(渗透测试员)”项目实操环节的比赛内容。作为这个项目的冠军,石磊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已经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类似的操作。
北京日报 2024-12-30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