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

资本市场丨ChatGPT带动算力需求 “东数西算”可适度超前布局

作者:中国经济时报发布时间:2023-06-13

原标题:资本市场丨ChatGPT带动算力需求 “东数西算”可适度超前布局

适度超前布局“东数西算”

编者按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的战略布局核心,也是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近日,华为、中兴通讯等助力“东数西算”解决方案引发关注。我国算力产业发展现状怎样?算力公司有哪些创新?如何更好推进“东数西算”工程?本期资本市场将进行深入分析。

片来源/新华社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慧

2023年6月,华为、中兴通讯等亮相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展现信息通信业成果及“东数西算”解决方案;贵州省与深圳市签订推进“东数西算”实施算力协同发展合作协议……随着我国加速发展数字经济,算力产业也得到加速发展。事实上,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的战略布局核心,也是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ChatGPT带动了算力需求,“东数西算”工程是我国算力产业的重要布局,应兼顾当前需求和未来发展,提前谋划、适度超前、合理部署,平衡未来算力供给和需求。同时,加速算力产业链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利用资本力量补足我国算力产业链短板。

算力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杨超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算力产业包括计算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及相关服务业、算力存储传输等基础设施产业及算力服务产业。我国算力产业具备较好发展基础,但目前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2021年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我国拥有186台,居世界第一,但前100强的数量少于美国。阿里、腾讯、中国电信和华为等企业已成为全球云服务商;新华三在全球服务器市场上位居榜首,市场份额超过15%,浪潮、联想和华为也都进入全球前五位。

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算力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的战略布局核心。近年来,在《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引下,我国不断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引导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建设取得成效。算力正助力金融科技等应用落地。

然而,算力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杨超表示,目前我国的算力应用不足,经济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出来。算力应用高度集中于金融、交通和行政等领域,其他行业的应用场景相对较少。从调研情况看,国内的大型超算中心尽管有一些任务量比较饱满,但基本都无法依靠算力服务实现盈亏平衡。

《中国数字技术算法算力百强榜》显示,腾讯、阿里巴巴、中国移动、抖音、华为、美团、蚂蚁科技、比亚迪、拼多多、京东是前10强企业。

我国算力上市公司大致可分为四类:与芯片相关的寒武纪、景嘉微、海光信息等;与服务器相关的浪潮信息、紫光股份、中兴通讯等;与存储相关的兆易创新、深科技等;与传输相关的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

某证券研究所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国内上市公司在一些算力细分领域已达全球领先地位。光通信行业市场调研机构LightCounting2022年TOP10榜单中,国内供应商占据七个席位。中际旭创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光模块企业。浪潮信息在2022年上半年保持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的市场地位,AI服务器市占率20.9%,多节点服务器市占率13.1%。中兴通讯的服务器作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供应商,维持着高增长。2022年中兴通讯服务器及存储营业收入百亿元,同比增长近80%。寒武纪是国内AI芯片领域领军企业,拥有完善的智能芯片产品布局。

徐驰分析称,从我国算力产业链看,上游产业主要是设施、设备、软件供应商、网络运营商等构成,中游产业主要是基础电信企业、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云计算厂商等构成,下游产业主要是互联网企业、工业企业及政府、金融、电力等各行业用户等构成。在算力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创新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企业、云计算厂商的中下游领域,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基础软硬件相关产业主要依赖于国外,自主创新、自主可控的能力相对不足,相关技术亟待突破。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华为、神州数码等企业负责人,了解其在算力方面的布局。华为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华为的算力主要有两条路线:第一条是对标英特尔公司,用鲲鹏方案解决通用算力的问题;第二条是用昇腾方案解决智能计算的问题。华为在这两条路线上都从根技术开始做,公司战略是“硬件开放、软件开源”,希望共同构建良好的生态。

神州数码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该公司在算力领域发力超算服务。基于“鲲鹏+昇腾”的算力,神州鲲泰系列服务器覆盖计算、安全、存储、网络、云平台等领域,解决方案应用于金融、电信、教育等行业的数据中心场景。AIGC的发展会带来算力需求的大幅增长。AIGC的出现给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挑战,新的应用对数据中心的算力、网络、存储、安全都有新要求,数据中心的架构也会随之出现变化,从网络侧会要求更大的带宽,更低的延迟、无损,计算侧则会要求更高的算力密度。

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

早在2021年5月,我国就提出实施“东数西算”工程,这是算力产业的重要布局,对算力产业的高效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如何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杨超建议,首先,应把握适度超前的原则。近年来,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加快,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普及应用,全社会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对算力的需求快速提升。今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开发和应用取得巨大进展,带动算力需求尤其是智能算力需求大幅提升。有研究预估,2030年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将比2020年增长500倍。“东数西算”中的算力设施布局应兼顾当前需求和未来发展,充分考虑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的潜在需求,提前谋划、适度超前、合理部署,平衡未来算力的供给和需求。

其次,应把握不同类型算力的结构。智能算力、通用算力和超级算力分别适用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科学研究等不同的领域,其建设发展和运营模式也不尽相同。智能算力的需求和供给都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ICPA智算联盟统计,我国投入运营和在建的有40个左右。在下一步的算力总体布局中,应更好了解三类算力需求,在此基础上平衡三类算力中心总体规模和布局。

徐驰表示,算力作为新基建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从国家层面看,要做好产业的顶层设计、优化算力资源结构布局、推动改造升级和评价评测、完善算力产业创新环境。从产业链看,有必要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构建过程中,发挥算力产业链上国企的龙头作用,通过技术整合、战略兼并等方式提升国企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实现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环节的科技创新与突破。就资本市场而言,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可以为算力产业链上的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要加速算力产业链上的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利用资本力量补足我国算力产业链短板,进一步提升我国算力基础设施水平,打破核心科技受制于人的局面。

为护卫“东数西算”的网络安全,奇安信集团副总裁罗海龙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建议由主管部门统一协调指挥,运营商与第三方安全公司合作运营担责,建立三级的态势感知体系。第一级在算力节点层面实现全局监控、响应处置、事件上报、闭环运行;第二级在数据集群层面,运营商与第三方安全公司协同进行全局态势感知;第三级在主管部门层面,协同国家网络安全资源,统一研判分析,真正实现“东数西算”的动态防护。

某证券研究所人士表示,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将数据中心处理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放在西部数据中心计算,可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此外,配套设施及生态也同样重要。比如,数据传输方面要建立可靠传输网络,通过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升级的方式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质量。与算力相关的公司面临国产化机遇,一方面融资难度相对较低,研发投入制约小;另一方面下游客户配套意愿强烈。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公司可以通过不断迭代技术形成滚雪球式的竞争优势,以此保持领先的市场份额。其他企业可以抓住国产替代的机遇,加速技术创新,形成自己的“护城河”。

多方合力助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孙兆

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180EFLOPS,存力总规模超过1000EB,国家枢纽节点间的网络单向时延降低到20毫秒以内,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我国的算力类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不仅带动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推动中国算力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关注产业配套环境、资源与人才、技术的同步匹配问题,以及东部数据中心与数字化产业的协调发展问题。

算力企业助力“东数西算”

在日前举行的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中兴通讯等企业的“东数西算”工程全栈产品和解决方案引发关注。算力类企业持续创新,助力“东数西算”工程深入推进。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有了算力企业的助力,“东数西算”工程才算有了加速推进的源动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要素,算力企业已成为推动“东数西算”工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关键驱动力。

“算力企业越多,算力企业算能越高,意味着‘东数西算’工程关联城市未来发展的效能越高、城市核心竞争力越强、GDP增长的动能越足。因此,着力提高算力企业和资源在‘东数西算’工程沿线城市的聚集度、在区域和行业间的均衡配置度,不仅有利于GDP的快速增长,还能推动城市资源效能最大化,使城市与算力相向融合,合力共生,催生出一批具有资源自我调配力、链条自主紧固力、市场自动适配力的高端智能化企业品牌和产业组群。”宋向清说。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从芯片产业到服务器产业,再到ICT设备等,算力的产业链很长。算力企业是算力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核心企业,是整条产业链资源的整合者。对于“东数西算”工程来说,“西算”的建设和资源整合,以及需求方算力的对接,都要依赖于算力企业来实现。

多方统筹助推行业发展

我国算力企业的发展对于“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与此同时,算力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进一步推动中国算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重点关注产业配套环境、资源与人才、技术的同步匹配问题,以及东部数据中心与数字化产业的协调发展问题。”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本报记者说道。

“要重点关注算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盘和林指出,算力中心的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要满足需求方的要求,而需求方需要的算力整体解决方案,也需要有平台来对接。

宋向清表示,一是要关注东西部算力资源的均衡配置问题。目前,我国算力发达的城市多在东部地区和部分西部发达城市,大多数中西部和东北城市还不具备充分的源算力系统,未来要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均衡配置算力资源。二是要关注算力在激活经济内生要素中的潜能,“有算力没效力”的无效算力沉淀问题应得到重视。三是要关注算力对高端资本的招引力。未来,进一步提高算力资本集聚度,提升算力技术的作用,是中西部城市提高数字服务效能和加速转型升级的优选路径。

“建议地方政府进一步拉伸数据中心产业链条、扩大数字化算力的投资规模、提高算力对当地产业的带动效应。通过构建算力枢纽站,数据集聚群,数字产业区等,带动数字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从而激活算力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建设,乃至乡村振兴等领域的‘磁吸效应’,培育以算力、算法为核心的先进数字产业新生态。”宋向清说。

站在风口上的算力企业

片来源/新华社

■张炜

2023年以来,A股总体表现低迷。但在结构性行情中,AI板块与中字头的“中特估”是赢家。有分析认为,A股存量资金博弈,2021年资金从大消费往新能源搬,2023年资金从新能源往AI搬。

论涨幅,AI板块较“中特估”更胜一筹,股价翻倍不足为奇。6月9日算力概念股走强,其中,当日涨停的拓维信息,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60%。

数据、算力及模型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要素。其中,数据与模型都离不开算力的支撑。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并且正成为比重越来越高的生产力来源。有关算力的发展前景,在相关上市公司2021年年报中就有详细表述。但在2022年,算力概念股并非香饽饽,有的全年跌幅超过20%。

算力概念股2023年脱颖而出,得益于以ChatGPT、文心一言等为代表的AI大模型引发新一轮人工智能商业化浪潮。虽然市场上对ChatGPT到底是一场技术革命还是一波“扰动”仍有议论,但在技术发展与政策催化的双轮驱动下,AI产业链与商业化应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成为共识。ChatGPT催热了AI板块,提升了市场对算力概念股的成长预期。A股市场上的AI板块超强势,还得益于多数中小市值股票,主力资金流入后带来更大的上涨效应。

算力成为AI突破的关键因素。多家算力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引用了IDC报告,看好我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智能计算市场的机会。IDC报告称,各行各业的AI应用渗透度不断加深,催生智能算力需求高速增长。2022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268E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已超过通用算力规模,预计2026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1271.4Eflops,年复合增长率52.3%,同期通用算力增长率18.5%。

有观点认为,综合需求、产业链及成本,预计算力基础设施相关环节有望逐步走入业绩兑现期。

人工智能新一轮产业竞赛持续升温,各地支持政策密集出台,“算力”成为热词。例如,《临港新片区加快构建算力产业生态行动方案》近日在上海发布,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将形成以智算算力为主、基础算力和超算算力协同的多元算力供给体系,算力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服务等)突破100亿元。

算力良好的发展前景,让产业链上的企业看到了商机,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中科曙光为例,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致力于链接遍布各地各类算力中心。该公司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加大,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49.46亿元,其中2022年研发投入24.7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9.01%。

大涨后的算力概念股,有的高位震荡,有的在大股东减持或获利盘的冲击下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但头部企业的发展前景被机构继续看好。

开源证券认为,AI上游对算力的需求是较为确定的,上游的算力芯片领域整体格局相对稳定,头部公司地位也比较稳固。中泰证券研报称,算力是AI芯片的底层“土壤”,未来算力需求将爆发式增长。AI应用的落地,离不开庞大算力的支撑,这也将推动算力产业链快速增长。

站在风口上的算力企业,能否持续发展,未来要看行业基本面是否有实质性变化。如果AI产业的发展被印证为“几百年不遇的、类似发明电的工业革命一样的机遇”,而中国又跻身成为AI强国,算力行业将有可能诞生“伟大的企业”。那样的话,资金对算力企业的关注将不局限于短线炒作,而是长期共享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果。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3)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根本遵循

●民生论谈丨重视“健身去哪儿”

●焦点丨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 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

●关注丨浙皖升级跨省流域生态补偿

总 监 制 丨 王辉 王继承

监 制 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