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融资|AIGC|人工智能|谷歌|微软

投资者该如何击中AIGC“甜蜜区的球”?

作者:阿尔法工场DeepFund发布时间:2023-03-17

原标题:投资者该如何击中AIGC“甜蜜区的球”?

巴菲特推崇的“棒球理论”告诉我们,投资要耐心等待“最佳击球区”。

01 人工智能与A股弱关联

人工智能一直是硅谷大佬们疯狂追求的领域,Google、微软、IBM都重金投资于人工智能赛道,希望未来成为这一领域的“头部玩家”。

2015年,Google开发的“可以学会自主操控玩转Atari游戏”的人工智能系统登上了《Nature》杂志的封面;微软则展示了一个全新的Skype系统,这一系统下可以将一种语言自动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而IBM则把人工智能提点为其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之一。

2016年初,由Google DeepMind开发的“阿尔法围棋”(AlphaGo)人工智能曾引起一场不小的AI风暴。

现如今,微软开发的ChatGPT更是火爆全网。上线仅5天,便收获百万用户,2个月即破亿,急速成为历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应用程序。

随着ChatGPT的铺开,它的市场空间和公司对应的盈利增长就打开了想象空间,投资者就容易给这些公司一个真实的认知并愿意用真金白银去投资它,这也是相关科技股股价上涨的原因所在。

科技发展拓宽长期成长边界,由于布局早、投资大,头部科技企业在本轮人工智能热潮中,受益是最明显。Google、微软、苹果、亚马逊这些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比十年前增加十倍甚至更多。业绩拉动股价,权重也越来越大,对市场的拉动能力越来越强,这才有了美股的超级牛市。

有人做过一项统计,如果把纳指100和标普500重合的科技公司从标普500中剔除,让标普500只保留金融、能源、消费等传统行业股,标普500在这期间的涨幅就会折去一半。

科技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哪个市场的硬核科技股越多,哪个市场的走势就越强。

反观A股市场则是另一番景象——传统行业主导,硬核科技股缺失,最终白酒称王。至于中小创那些被冠以“科技股”名头的公司,估值上天、盈利不稳、股价一涨股东就减持,早已沦为投机者的天堂,有投资价值的少之又少。

事实上,A股也有不少科技概念的指数,但从成分股的质地来看,远没有达到作为中国科技企业旗舰指数的标准,比如中证科技龙头指数、中证科技100指数等。在前者的十大重仓股中,有4只来自医药且第一、第二大重仓股也是医药;而在后者的十大重仓股中,新能源占了一半。

之所以会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是中国很多科技企业并未在A股上市。

02 “港版纳指”具备AI的赚钱效应

2018年港交所修改主板上市规则,鼓励科技创新型公司来港上市。包括允许符合条件的尚未盈利或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允许同股不同权的新兴及创新行业公司来港上市、允许符合资格的中资及国际公司在港二次上市。

本身就拥有不少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加上越来越多美国市场的中概股到香港二次上市,这使得香港成功地让中国科技公司聚在了一起。

如果将这些中国科技公司,按照一定的规则编制成指数,结果会如何呢?

从回溯结果来看,该指数在2019年全年及2020年上半年的回报分别达到36.2%及35.3%。在与恒生指数(红线)的PK中,短短一年间,该指数(绿线)上涨40%,而同期恒生指数下跌超过10%,超额收益达到50%,“科技股越多,走势越强”的说法再次得到了印证。

这一指数,就是后来被称为“港版纳指”的恒生科技指数。

2020年7月27日,随着恒生科技指数的正式亮相,中国迎来属于自己的科技企业旗舰指数。

从行业分布来看,按照恒生二级行业分类,恒生科技指数主要覆盖软件服务、资讯科技器材、药品及生物科技等.目前市场关注度较高的科技主题领域,行业特征鲜明,聚焦港股上市的大中华地区新经济板块公司,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与产业升级方向具备较强代表性。

成分股方面,恒生科技指数涵盖了阿里巴巴、小米集团、美团、腾讯、京东集团等互联网巨头,舜宇光学、中芯国际等科技硬件龙头,金蝶国际、金山软件等云服务领先企业,以及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智慧医疗代表,科技属性十足。

到2020年末,港股市场资讯科技行业市值占比已从2018年末的14%跃升至34%,港股市场的市值结构发生了质变,恒生科技指数助推作用明显。

但光有指数是不够的,还要有对应它的指数基金,这样才能方便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

2021年5月6日,首批恒生科技指数ETF获得批文,包括华夏在内的六家基金公司成为了“先行者”。

首批恒生科技指数ETF可以说是逆市发行,因为彼时的指数正处于调整期,较此前的高点已跌去20%,加之期间一些热门股跌幅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基的发行。

但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只是下跌的开始。在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指数又跌了60%,市场情绪接近“冰点”。

03 配置价值凸显

虽然此前恒生科技指数一直在跌,但体量却越来越大。以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为例,份额从成立之初的14.56亿份,到2022年末,已增至307.3亿份,增长了20倍。

来源:基金报告

说明深跌并没有令它失去来自资金的青睐,资本仍然用行动证明了对恒生科技指数的远期信心,至于为什么是这样?可能源于以下四点:

第一,恒生科技指数主打的科技概念具有稀缺性特征。比如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小米集团、美团、腾讯、京东集团,以及云服务领先企业金蝶国际、金山软件,这些公司都集中于港股,这是A股所没有的。

第二,互联网巨头们拥有庞大的网络资源,这也是互联网行业最让人着迷之处。它们编织出的巨大网络,能够让信息传播呈现指数级扩散,信息传播一旦达到一定量级,互联网巨头的产品便会深入其中,客户触达率极高。

第三,通过科技发展拓宽长期成长边界。仅依靠网络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当发展到一定时期便会遇到瓶颈,所以这些互联网巨头都在极力转型到科技发展驱动。以腾讯为例,根据财报显示,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逐年递增。2018年为229.36亿元,到2021年已达518.8亿元,增长了近一倍。百度则是通过推出更适合中国市场的“文心一言”,打造出“中国版ChatGPT”。

第四,恒生科技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依旧。互联网巨头在客户基数和粘性上,中小厂商很难企及;在科技研发投入上,中小企业根本砸不起大量资金去搞研发,这只会导致互联网巨头在未来的科技创新布局上始终走在最前列,竞争优势非常明显,很难被撼动。

而部分企业此前经历的反垄断罚款风波,更是从侧面反映了这些企业超强的竞争力。纵观海外市场,反垄断罚款是常有的事,苹果、亚马逊、Google等哪个没被罚过呢?但长期来看,并未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慢慢地,随着政策环境的再次变化,开始边际向好,耐心的守候,终于迎来了曙光。

从2022年11月开始,港股走出巨大的V形反转行情,仅两个月的时间,恒生科技指数就上涨了60%。根据中金公司的统计,在港股此轮上涨行情中,推动上涨的力量主要是空头回补和交易型资金,这类资金的行动不受基本面的主导,这也解释了为何市场反弹速度如此之快。

反弹速度过快,导致不少人错过了左侧布局的最佳时机,而随着今年2月以来指数的回调,港股再次进入合理配置期。

从估值角度看,截至3月13日数据,恒生科技指数PE和PB估值分别为39和2.4,基本回到去年11月份左右水平,并且分别处于上市以来自下而上36.9%和10%的分位点上,估值性价比凸显。

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

另一方面,海外机构的投资配置比例目前仍然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整体中国经济向好的确认才会是外资大幅度加仓的决定性因素,而互联网行业的业绩验证可能是外资进入的最重要时点,因此3月中下旬是重要的节点,而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或是最好的选择。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