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ChatGPT|教育

梁建章、俞敏洪同框谈人口危机、ChatGPT及未来就业

作者:多鲸发布时间:2023-05-31

原标题:梁建章、俞敏洪同框谈人口危机、ChatGPT及未来就业

5 月 30 日 18:40,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老俞闲话》抖音个人直播间对话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此次对话聚焦于中国未来人口危机以及人口市场创新推动力话题,梁建章还分享了有关 ChatGPT 对于未来人类生存影响的独到见解。

2022 年,中国出生人口首次跌破千万人次,老龄化、少子化社会结构性问题日益严峻。而当前,尽管二胎和三胎政策纷纷开放,而年轻人却「并不买账」,究其原因,还是越来越高的生育成本和难以回本的教育投入。如何贯彻落实好生育补贴?如何优化养育过程中的教育投入?为年轻人生育减负,为未来国家创新人才发展谋大计,值得公众深思。

尽管放开了二胎和三胎政策,但中国新生人口数量几乎没有明显增长,甚至出现了小幅下降。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出生人口为 956 万,首次跌破千万人次,出现了明显缩减。新生人口数量的直线下降可以说是一种崩塌,情况严峻。中国社会普遍存在不愿意生育的现象,尤其是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生育压力。

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的生育率较低,甚至低于许多发达国家。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通常在工业化后生育率会下降,但发达国家的平均生育率普遍低于发展中国家。然而,一些发达国家的生育率已经接近平衡,如北欧等国家生育率约为 1.8 左右。尽管在媒介印象中日本的生育率最低,但实际上中国更低,目前仅为 1.3 左右。唯一生育率低于中国的国家是韩国,其生育率仅为 0.8。中国的生育率已经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 90%。

俞敏洪观察到,生命传承本是中华文化的文脉基因。而如今,「养儿防老」这种传统观念完全逆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无法承担高昂的生育和教育成本。梁建章谈到,中国生育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因素:高房价、高教育投入和生育支持福利不足。尽管已经提出要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但是相关生育政策和补贴机制尚未真正落实。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智能时代,人群数量和市场规模大小是一个重要的创新因素,并对创新具有正面作用。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劳动力资源,这为中国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在创新方面的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认可,被视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相比其他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中国的创新能力似乎更为出色。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的规模优势。人口众多和庞大的市场规模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和需求,促使企业和创新者投入更多资源和努力。

然而,如果中国的人口规模出现问题,如人口老化和年龄结构老化,将会对中国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人口规模的缩小可能导致经济活力下降,财富创造能力减弱,进一步减少年轻人的机会,使得社会僵化。这将使中国在与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可能受到更多的压力和制约。因此,保持人口规模的稳定和增长对于中国的经济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俞敏洪去年采访过几位人工智能专家,彼时,他们普遍认为人工智能要达到真正与人脑相当的智能化水平,至少需要20年时间。但实际上,一年之内就突然出现了 ChatGPT。梁建章表示,他对 ChatGPT 的横空出世表示非常震惊,同时对其能力和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梁建章指出,最初的震惊源于人工智能算法与人类大脑的惊人相似之处。他认为,人类大脑作为进化的产物,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种完整的模式。相比之前的算法,现在的算法通过连接神经元并使用海量数据进行训练,在向机器模仿人类大脑方面有了根本性的突破。过去几十年以来,所有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算法都被这个新算法完全击败,甚至取代。人工智能的进展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尽管 ChatGPT 代表的人工智能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解释性举世震惊,但梁建章对人工智能对人未来生存的影响抱以乐观的态度。他指出,ChatGPT 的算法仍存在其制约和局限性。

首先,人工智能算法与人脑还存在很大差距。人脑是分布式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具有搜索和尝试实验创新的能力,并通过人际网络相互交流。而人工智能算法尽管相当先进,但能耗却远远超过人脑。相比之下,人类的意识具备无限能量。因此,人工智能算法在分布式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只能作为创新的辅助,而无法独自进行实验和创新。此外,人们对于让人工智能完全发展持有高度的警惕心,严格把控算法训练中的风险。人工智能如果会拥有情感,则必然被人工训练植入了「怕死」的意识,基于此目标函数才会采取反抗措施。而在当前对于技术的高度警戒线之下,这种训练几乎不可能发生,而需要对技术犯罪保持高度警惕和防范。

对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带来就业和生存压力问题,梁建章从短期、长期两个维度进行了解读。失业意味着人类不再需要工作。短期内,人工智能仍无法完全取代许多服务性工作,如看护、导游和快递等。一些行业如旅游和建筑装修仍需要大量人力。而长期来看,人工智能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会极大促进经济繁荣,尽管人工智能可能会挤压部分工种的就业空间,但是宏观层面来看,经济发展将刺激更多人消费,以此来带动更多新行业的诞生。

梁建章认为,历史上人类在工业革命和信息化时代面临过类似的担忧,但事实证明,人们的工作性质和方式发生了改变,而不是完全丧失工作。虽然某些行业可能会衰退,但长期来看,一些工作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例如涉及风险控制和价值判断的创新工作。人工智能可以辅助人类,但无法超越人类的原创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人类需要从事一些有趣且有意义的工作。

梁建章认为,要减轻年轻人生育压力,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即是加大政府生育补贴的力度,提供切实有效的经济保障。有这样一种声音认为,为三胎家庭提供每月 5000 元的生育补贴,能有效减轻家庭负担,中国有望迎来生育高峰,并与其他发达国家的生育水平持平。

此外,为实现长远发展,中国应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人力资源领域,尤其是重视年轻人的需求。梁建章提出,相关部门应在保障基本民生的前提下,增加生育补贴,出台财税方面减免政策,对房价和房贷利息加以减免,采取措施为女性减轻生育负担,补贴普惠性托儿所等一系列建设性意见,以创造持续的年轻人创新力。与此同时,政府还需平衡财政可行性与长远发展的考虑,确保生育补贴的投入能够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而对于当下越来越「内卷」的环境和高居不下的教育成本,梁建章认为,对于教育体制的改革甚至比降低直接的财务成本更为关键。

他指出,当前的 K12 教育制度中,高考作为几乎唯一的选拔机制,使得年轻人花费大量时间在中考、高考和考研的复习和筛选中。降低教育成本,可以减少考试次数、缩短学制等措施来进行优化,使得更多人能尽早完成学业,进入职场。通过对教育进行改革,减少考试次数、减少刷题、提高效率,加快基础教育建设,将有助于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年轻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从而增加生育意愿。政府部门应当密切关注年轻人的需求和意见,制定更为灵活和适应时代需求的教育政策。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