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融资|ChatGPT|人工智能

中信证券:从《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看科技产业投资机遇

作者:智通财经网发布时间:2023-02-28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从全球科技市场来看,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超预期,而国内科技板块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复苏,基本面亦有望逐步改善。重点关注:1)与底层算力、数据要素相关的数字基建板块。2)与数字经济场景密切相关的信创以及基础软硬件板块。3)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发展以及AI等新技术的互联网平台经济公司等。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2035远期数字中国建设目标。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简称“《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规划》同时提出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与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预期。在内容方面,《规划》提出了“2522”的整体框架,其中包括:

1)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包括了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与实现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

2)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包括了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五个要素深度融合;

3)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需要从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做起;

4)工作推进注意事项方面,包括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保障资金投入、强化人才支撑、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

5)此外,还要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构建开放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格局,全面提升数字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数字技术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产品与效率持续加速,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近期以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超预期,国内外科技公司相关产品的陆续发布,加速了人工智能的持续落地。根据工信部数据,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在2022年超过4000亿元,伴随着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的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将持续促进高水平应用,更好地支撑高质量发展,同时伴随着人工智能与现实产业的深入融合,将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持续发展。该行认为,新兴技术的快速迭代,将带动国内科技产业的持续升级。

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部分,持续健康发展。

过去两年,政策面针对互联网行业反垄断、数据安全、个人隐私的政策监管持续落地,行业逐步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规划》指出,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健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工作机制,发挥“绿灯”投资案例引导作用,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预计互联网公司在现有业务基础上,将进一步融入数字经济的发展浪潮,一方面通过效率的提升,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此外,互联网公司在基础技术研发、云计算、虚拟现实、文化创新等数字经济领域持续布局。该行认为,上述业务的布局将持续提升平台经济整体的效率,为后续增长提供更广的空间。

科技产业链:兼顾创新与安全,关注底层算力、新基建、应用层等领域的机会。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党的“二十大”加大对科技产业的关注,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追求效率基础上更加强调安全可控。《规划》亦指出,要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该行认为产业链安全、信创安全、数字经济安全相关的半导体、计算机、云网等板块值得关注。从创新与效率维度,智能终端、互联网等行业的基本面逐步复苏,创新有望带动效率的持续改善。与下游应用场景相关的消费电子、数字经济以及港股互联网等细分领域。

该行认为,《规划》的提出进一步强调了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中的重要性,科技企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将在基础设施、场景应用、平台服务、前沿技术研究等多个维度发挥重要作用。展望后续,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复苏、政策的持续支撑,国内科技板块的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同时板块整体的估值性价比亦较为突出。

建议重点关注:

1)与底层算力、数据要素相关的数字基建板块,如半导体、5G、IDC、运营商与云平台等领域。

2)与数字经济场景密切相关的基础软硬件板块,如在线办公、CPU、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领域。

3)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发展或AI等前沿业务的互联网平台经济公司等。

风险因素:《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行动的配套政策不达预期;企业IT开支的增长不达预期;核心技术国产化不达预期;IoT和AR/VR的发展普及不达预期;宏观经济影响下新基建进展不达预期;全球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风险;海外经济衰退压力加大以及国际经贸风险等。


Copyright © 2025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