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艺术|AI绘画

雅昌专稿 | 白水:AI时代 艺术不设限

作者:雅昌艺术网发布时间:2023-05-24

原标题:雅昌专稿 | 白水:AI时代 艺术不设限

撰文|彭菲

摄像|安鹏俊

编辑|王丽静

本文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初见白水的作品,不是在现场,而是透过一张照片: 薄而透的幕帘里,是一处金光闪烁的世界。脚下的台阶仿佛是故事的索引,舞台的序曲。拾级而上的那一刻,前一秒如梦如幻的璀璨逐渐转为耀眼的真实。

    该作名为《光之茶室》,整座空间的外部结构犹如一只巨大的金色满钵,最初灵感来自于佛教中“空”和“满”的辩证思维。空间内部,不计其数的《满钵》如点阵般依次排列,每一只大约巴掌大小,从地面一路通往顶部,尽头处则是变换的天空。这件作品是白水有关艺术与生活的凝练。

    她将平日钟爱的茶文化引入作品之中,并借由创作传递中国传统佛教哲学的智慧。她曾说:“进入‘茶室’,犹如进入一只满钵之中,而其中每一件《满钵》,分别是一个小小的三千世界。

    艺术家 白水

    水、自然与宇宙是白水最为主要的创作母题。她曾说,无论创作媒介是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还是综合场域作品,水从未从她的创作中消失。 而对于自然的关照,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探索是她长久以来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基于以上两点,各种形式的创作油然而生:比如雕塑《雨滴》,作品以通透的玻璃材质构筑了雨的立体结构,不小于成人身高的大小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物体尺度进行置换,以此传达人与自然平等共生的理念。艺术家为人熟知双鱼图腾则是将中国古老的太极阴阳相生的文化与希腊神话中有关双鱼座的记载一并融合,从而描绘出“双鱼相对”的形态。

    “四象I”系列之《青龙》

    2022

    150*150cm

    AI绘画、艺术微喷印刷品、水彩手绘

    ▲ “四象I”系列之《白虎》

    2022

    150cm*150cm

    AI绘画、艺术微喷印刷品、水彩手绘

    在有关水与自然的探索中,《光之柱》的创作过程可谓“疯狂”:艺术家携团队从吴淞口取了十五罐江水,经过净化并检验达标后,冻成巨大的三棱冰柱,用冷练车从上海一路运到青藏高原,试图把它融化在它的源头。不过,因多方原因,这场计划在途中未能实施。艺术家们索性顺势而为,他们决定将冰块自然融化在冈仁波齐高原的草原上,接着再去塔钦的玛旁雍错圣湖取水,将它带回上海冻成冰柱,最后运往崇明长江入海口,融化其中 在日益浮躁的当代艺术界,处于市场边缘的行为艺术无疑已是最奢侈的创作方式。即便可能徒劳无功,也阻挡不了白水创作的勇气。 身为艺术家,她始终对创作保持敬仰、向往、追逐与信念。

    纵观白水的创作历程,不禁为她持续不断的创作热情与与时俱进探索能力所动容。数年内,她尝试了多种创作媒介。对于新技术、新语言的闯入,她不惧探索,始终保持好学之心。故此,近两年的艺术热点——沉浸式艺术、NFT数字艺术、AI艺术——她都积极投入其中。在对热点或潮流反应相对后置的当代艺术界,白水透过各种新兴技术迎来属于自己的创作语言。“艺术家不该拒绝新技术。艺术不设限。”她掷地有声。

    ▲《雨滴》

    2021

    光学玻璃、不锈钢、亚克力

    展览现场展示4件

    190*100*77cm;200*100*100cm

    250*120*120cm;290*120*120cm

    近期,由ART+画廊所承办的女性艺术家群展“感织力量”在上海兴业太古汇拉开帷幕。展览汇集了六名女性艺术家的创作。身为参展艺术家之一的白水,以一系列新作进一步传递了她的创作理念与精神。

    借此机会,雅昌艺术网与艺术头条与艺术家白水展开对话,由她讲述作品背后的灵感、态度、创作过程以及在AI技术助力下的最新实践。

    Q&A

    Q = 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

    A = 艺术家 白水

    古意新生:有关四象、竹与水

    ▲《铸梦》

    2023

    丙烯酸、竹子、不锈钢

    232*35.5*2.3cm

    Q:面对“感织力量”这一主题时,您脑中最初浮现的构思或作品是什么?

    A:我首先想到的是“竹”这一意象。竹既是中国传统底蕴的象征之一,也是高洁风骨的体现。我们素来有“竹君子”一说,用以形容谦谦君子铮铮铁骨的气韵。作为创作的媒介与材料,竹可视为一种“织物”,譬如编织竹帽、竹衣等。在此灵感下,我创作了新作《铸梦》。它的主体结构一组非常通透的竹屏。 有别于传统墨竹与白竹的表现形式,我们舍去了竹叶,仅保留竹子骨感的结构,传达简约、立体、当代的视觉形象。为了达到更好的展陈效果,我们还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上一组支架,由它支撑整组装置,串联起室内与窗外的空间。这件作品便是展览的起点。

    ▲《铸梦》(局部)

    Q:竹同样出现在您的AI绘画中,它历经了哪些演变的过程?

    A: 我有很多的作品理念是同时受到东西文化的影响的。就像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玫瑰与竹子的组合也是如此——当东方文化语境下的竹遇上西方文化语境下的玫瑰,它们非但毫不违和,而且非常自然地相互交融。 借由AI技术,我们输入“玫瑰与水”的指令,出现的效果令人惊喜,这便是“暗香”系列的萌芽。发布这组作品时,我还邀上了好友一同喝茶,给他们呈现了一场真实版“竹林深处有暗香”,那次经历让我进一步确定了竹与玫瑰是那么契合,更坚定了我继续创作的信念。目前正在展出的“浮动”系列是“暗香”系列的延申,相较以往,画面更为抽象。竹与玫瑰惯常的视觉符号在这里被消解了,画里的竹成了一个个有机结构,有疏有密,韵律得当。

    ▲《暗香1》

    2023

    150cm*150cm

    AI绘画、艺术微喷印刷品、综合材料

    ▲《暗香2》

    2023

    150cm*150cm

    AI绘画、艺术微喷印刷品、综合材料

    作品《浮动1》是“浮动”系列的第一张。我一直想把代表西方热烈、娇柔的玫瑰和东方内敛却不阿的竹子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又都钟爱的植物融为一体,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但如果加入“水”的概念呢? 雨润万物,水融万物。于是我就尝试用宋画的色调做底,保留玫瑰以对比的油画感,再辅以综合材料“水”的融入,当一瞬间的灵感被付诸于现实,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浮动1》。而《浮动1》是这个角度东西融合主题系列的序幕。

    ▲《浮动1》

    2023

    120cm*194cm

    AI绘画、艺术微喷印刷品、综合材料

    从“暗香”到“浮动”,我对“竹”有了更深的感悟。作为女性,柔韧的力量非常重要,正如竹,任凭你如何改变,它始终有自身的韧劲。你可以将它视为是谦谦君子,铮铮铁骨的象征,也可以把它作为“织物”的载体;你可以采用墨竹或白竹去表现,也可以由它无限地接近于抽象的画面。但万变不离其宗——竹体现着我们中国人的底色和血液,体现着流传至今的大局观,也体现着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与连接。

    Q:展览中另一组AI绘画——“四象”系列也是您主要的创作线索之一,它给您的启发是什么?

    A:在以往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们常常将四象具象化,即以青龙、朱雀、玄武、白虎为起点展开相应的创作并试图将其可视化。可四象究竟是什么模样,艺术史里是没有定论的。 我所创作的“四象”系列是基于我个人的理解与想象并借助AI技术来逐一实现的,“四象”系列形象来源于我的标志性符号双鱼图腾,它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如果说《四象I》是我借由古老文化与传说的想象而所描绘的画面,此次展出的《四象II》进一步舍去以往对“形”的自我束缚,而采用更抽象、更前卫的视觉元素来表达。

    ▲《人水》

    2022

    150cm*84cm

    AI绘画、艺术微喷印刷品

    Q:水与自然的母题贯穿着您的创作始终,您具体是基于什么样的理念来表现自然与创作的关系?

    A:在我所有作品之中, 水无处不在,它从来没有消失过。比如双鱼图腾,鱼离不开水;比如作品《光之柱》,它是关于水的时空穿行;比如本次展出的装置《雨滴》,它借用“水滴”探讨了“平等”的概念;甚至《铸梦》中的竹屏,通透的材质运用就是追求一种新雨打在上面的感觉……我常说水是生命。我的创作与生活—— 绘画、装置、影像、茶与茶室都与水相关,无论它的表现形式是具象还是抽象,水始终在我的创作中不曾离开。

    自然是人类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如今,有关碳中和、地球气候等话题的讨论络绎不绝。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们应当珍惜自然资源,保护我们所在的环境。我的作品都在传达人与自然的关系,希望透过不同的媒介和主题创作,把我们对大自然的感悟与思考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索传递给更多的观众。

    ▲《浮动2》

    2023

    120cm*194cm

    AI绘画、艺术微喷印刷品、综合材料

    AI时代的“新艺术”

    Q:请以一、两件作品为例,分享一下您用AI创作作品的过程。

    A:以“暗香”和“浮动”系列为例:最初,我输入的指令是“玫瑰在水中”,它反馈的图像通常是非常具象、直观的,即“一把玫瑰落在水里”的画面,严格意义上来说是脱离艺术性的,甚至不具备什么美感。有些人以为,AI绘画只需靠精确的指令就可以得到精确的画面,其实并不是这样。 AI需要长时间去学习和理解我们所传达的信息与语境。

    比如玫瑰与水这两个元素,具体到是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玫瑰都需要通过不断的调试来累积和完善数据信息。 从这一角度来说,与AI对话就和与人交往一样需要漫长的时间。你很可能长时间内得不到想要的效果,也可能在某一刻迎来意料之外的惊喜。因此,一件AI绘画从第一项指令开始到最终实现,整个过程用“千锤百炼”来形容也不为过。另外,作为一种创作工具,AI可以实现各种技法与笔触,但不代表AI绘画中没有手工痕迹。譬如,“浮动”系列中类似宋画的底纹和细微的肌理都是一根一根添加上去的。

    《浮动3》

    2023

    120cm*194cm

    AI绘画、艺术微喷印刷品、综合材料

    Q:借助AI创作时,你收获了哪些不一样的体验?

    A:AI技术的确在帮助我们实现更多的可能性。一位艺术家可能精通某一专项,比如水墨、油画、造型、色彩,但很难面面俱到。AI恰恰可以补足这一点。艺术家可以借助AI实现各种技法,只要它是美的,对作品有效的,是艺术家想要去传达和实验的,便都值得实践与探索。作为艺术家,我们不要拒绝新技术,应该放下某些成见或防备相应的,如果愿意学习新技能,任何时候都可以,而机会永远在你的身边。

    Q:当AI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技术与笔触的需求时候,您认为艺术家对作品的创造性具体体现在哪里?

    A:不管采用任何手法——手绘、人工制作、还是借助AI技术生成—— 艺术家核心的课题是构思,即“我”要表达什么?“我”该如何表达?构思不仅是创作的起点,也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涌现,那些来自心灵深处的自问会时不时地指向艺术家, 创作期间可能出现变化、徘徊、犹疑和困惑,这都需要我们一一越过。以“浮动”系列的其中一件为例,作品采用天青色,我想表现出雨打在窗上的感觉,那究竟是把“雨滴”画上去还是贴上去?是想达到更立体的效果还是更朦胧的效果?这是由艺术家来判断的。

    ▲《四象II-玄武》

    2022

    150cm*100cm

    AI绘画、艺术微喷印刷品

    如今,人类与计算机正展开一场有关想象力与算力的角逐。在同一主题、同一时间内,AI可以生成数以万计的相关图像,它所提供的选项和效率远超于人类。但最后做出选择的是我们。这是一个赋予个人更多解决方案的时代,也是一个让艺术家从技法中解脱出来的时代。但这也意味着我们要花更多时间做有创造价值的事。 “创造”是件很美好的事,也是所有艺术家孜孜不倦追求一辈子的事。

    Q:AI的日益成熟是否会改变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A: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带来创作方式的改变。没有笔之前,我们拿手画,拿泥巴在地上抹;有了笔以后,我们掌握控笔的能力,能更精确地描绘图像;有了计算机,我们开始在计算机上绘画。这些都是技术革新的成果。AI本身并不具备原创性,艺术家的作品永远是你的创造。没有艺术家的指令,AI会生成画面吗?相应地,如果下达指令后,结果超出了你的想象,为什么拒绝呢?

    正在创作的艺术家白水

    始于理想的艺术之路

    Q:是什么机缘让您决定投身于艺术创作?

    A:我从小就非常喜欢艺术。以前没有电脑,画画时只有一个心愿:想一直一直画下去。这纯粹是出于个人喜好,所以也不知疲倦。后来有了留学经验,在海外接触到西方文化与哲理体系,发现它跟中国文化的显著差异——西方文化追溯到古希腊的传说,它对人体雕塑、骨骼与结构的刻画非常科学,试图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验证与求新;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坐忘、凝神、大写意。但我认为艺术家应该用当代的手法去表达,无需拘泥于中外古今,想到了,意境到了,就够了。 总之,我从小就想做艺术家,既然现在有机会,我就去做。

    Q:创作过程中,是否经历一些困惑的时刻,如何跨越?

    A:“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应不应该这样做?”这些问题是我经常追问自己的。创作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不确定的时刻,比如“这里要是加一点水墨就好了,但它本来是一张油画,那我还能加吗?”虽然我没有询问旁人的意见,但诸如此类的怀疑时刻的确是存在的。不过,这两天从敦煌回来之后,我就不再怀疑了。敦煌之旅让我发现,古人也曾使用各种方式和材料,比如矿物石、水墨、线描,一幅壁画上可以同时容纳多种不同的手法。那我为什么要给自己设限? 我愿意用各种手法实现作品的丰富性。

    《天水》

    2022

    96cm*120cm

    AI绘画、艺术微喷印刷品

    我觉得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我们有作品偏向传统的艺术家,也有当代的艺术家,我们有先锋艺术家,也有实验艺术家。我觉得不要互为设限制,不要有那种“当代的看不上传统的手法”,或者“利用AI技术实现创作就不能成为艺术家”的观念。各类艺术之间是可以互动的。我们既可以把传统艺术家的作品数字化,也能在当代艺术的创作中汲取传统元素。 为什么艺术要设限呢?艺术不设限。

    Q:最后能否分享本次展览的参展新得以及最新的创作动向?

    A:以前我做作品更多是从概念出发,在美术馆展示给观众看,很少考虑到个人收藏。现在会考虑艺术品的收藏和应用问题。另外,最近我在构思一个“无形”的作品,愿届时能与更多观众分享。 与此同时,数字艺术、AI艺术是我会持续推进的创作方向。

    - END -


    Copyright © 2024 aigcdaily.cn  北京智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06237号-1